分享

2014CSE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h海天一色 2014-08-30

        二甲双胍自1957年问世,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当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二甲双胍的使用(有效性、剂量、用法、安全性、疗效与体重的关系等)存在认识误区。例如:因担心胃肠道反应未能发挥二甲双胍的剂量优势;因担心二甲双胍损害肝肾功能和引起乳酸酸中毒等,使一些原本可从二甲双胍治疗中获益的患者错失治疗良机。

Daniel音频播报

        为此,中国多位内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共同制订《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CSE)2014年会上公布,以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二甲双胍。

        共识内容

        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二甲双胍具有可靠的短期和长期降糖疗效,单独使用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同时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二甲双胍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长期的有效性。但在我国预防糖尿病尚不是二甲双胍的适应证。

        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1、肾功能障碍达到以下情况则禁用:血清肌酐水平≥1.5 mg/dl(132 μmmol/L)(男性),≥1.4mg/dl(124 μmmol/L)(女性),或eGFR<45 ml/(min·1.73m2);

        2、需要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衰和其他严重心、肺疾患;

        3、严重感染和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等;

        4、已知对盐酸二甲双胍过敏;

        5、急性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有或无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酗酒者;

        7、接受血管内注射碘化对比剂者,应暂时停用;

        8、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未纠正者。

        用药的降糖外益处

        1、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通过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基础和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I级)。

        2、改善血脂:二甲双胍能够改善脂肪的合成与代谢。多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TG、LDL-C及TC水平,但对HDL-C改变不明显。

        3、对NAFLD改善作用:有14项临床研究评价了二甲双胍对NAFLD患者肝脏组织学、血清酶学和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所有研究均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13项研究显示血清酶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下降;5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对肝脏炎症、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有显著改善。

        4、对肿瘤抑制作用:多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激活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而AMPK通路的激活除了影响代谢外,也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