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匈奴墓葬与城址

 南山大佛图书馆 2014-09-01
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央省的高瓦-道布、克鲁伦河口的特列勒金方台、布和河畔的布和方台、巴彦德勒格尔县西拜达里格河畔等地,发现有匈奴城址。在中央省的诺彦乌拉、特布希乌拉及呼尼河畔、乌兰巴托、达尔□和乌兰固木市附近,发现有大量匈奴墓葬。年代约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
  匈奴古城均呈方形,四面围以土墙。南北或四面设栅门。面积最大的为 360米×367米,最小的为180米×180米。高瓦-道布城址中央有一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长56米,宽45米,周围分布着若干小型建筑基址。西拜达里格河畔的古城中央有高台和石砌墙基,城内有一个直径约40米的椭圆形大坑,有人推测系供贮存淡水之用。这些城址表明,匈奴人在一定程度上过着定居生活,农业起辅助作用。
  匈奴墓葬包括普通墓葬和大型贵族墓葬。普通墓葬分为石椁墓和木椁墓两种,地表均有方形、圆形或半圆形坟丘。死者仰身直肢,头向北。墓内殉以马、牛、羊、骆驼。随葬陶器、兵器、马具及各种装饰品。大型贵族墓葬见于诺彦乌拉墓地、呼尼河畔及色勒巴河畔。地表均有方形坟丘,墓穴南面有墓道,墓室由双重木椁构成,死者以木棺为葬具。所有大墓均被盗。出土遗物有丝织品、毡毯、漆器、金银器、铜器、玉器及陶器。
  在匈奴城址和墓葬内普遍发现带有“新神灵广成寿万年”等汉字的织锦、“建平五年”等铭文的漆耳杯及铜镜、“五铢”钱、板瓦、筒瓦、卷云纹瓦当和陶器等汉代遗物,表明汉文化对匈奴文化有深刻影响。匈奴墓葬在中国长城以北地区也有发现(见桃红巴拉墓地)。其城址和墓葬在苏联外贝加尔和图瓦地区亦有分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