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反手拧拉

 喜颜悦色 2014-09-01
      一、反手拧拉技术特点

     摩擦球比较充分,容易克服来球的旋转,使得回球稳定性好并且带有强烈的旋转,从而使得乒乓球选手在接发球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反手拧拉技术动作要领

     步伐:根据来球调整步伐,右脚上步并将重心调整至右脚,同时左脚稍向后撤步,在击球前身体大致与球台端线平行。

     引拍:引拍时要注意时机,确保来球与前臂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上半身收腹前倾、降低重心,从而使手臂在击球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最后手腕大幅度内敛并确保球拍与球台为近似水平状态。此时球拍头部应指向己方腹部位置。

     击球:应在来球的上升期或最高点击球,这样可以提高回球的威胁性。在击球时要选择好击球位置,这里的位置是指左右方向的位置,击球点一般位于胸部正前方,位置偏左或偏右都会借不上力而造成回球下网。

     挥拍:在挥拍的过程中小臂以胳膊肘为轴心向右前方展开并将手腕打开向前发力,手腕打开时一定要有爆发力,这样可以增加对球的摩擦力 

     三、反手拧拉实践体会    

    1.细分拍子击球部位。拧拉侧下旋时,注重更多地应用拍头部位触球;拧拉侧上时,可更多地应用拍子中部触球,可有效提高拧拉的稳定性。    

    2.细分拧拉区域。靠近反手边线的位置更多运用侧拉技术;近网区域尽量少拧拉,建议练翻挑,比赛时谁的手都会发紧,失误太多;中台区域、出台区域(包括半出台区域)、中间偏正手位区域,实施拧拉技术。

    3.准确判断来球旋转。拧拉技术之所以先进,在于它可有效应对多种复杂旋转,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根据不同旋转方向和旋转强度,决定引拍高度、引拍角度和引腕幅度,可有效搞提拧拉的准确性。

    4.击球手法上的处理。手法上,握拍方式要做出调整,拇指肚顶住拍面,与食指的角度要打开一点,便于更好的引拍蓄势;伴随来球的同时向怀内屈腕引拍,这样在来球落台后,完成引拍,这样可以保证对上点,不落空;手腕尽量压低并靠近球台,腕的拧转强度随来球的强度不同做相应调节,即:来球旋转越强,腕绷得越紧,来球越低,腕放得越低,以提高准确性。球未过网前,保持反手搓球的手形,这是增强迷惑性、提高打击成功率的重要手段,百试百灵的东西。

    5.发力方式。触球瞬间,根据旋转和不同的触球点选择向前增加发力、向前+向侧发力、向侧增加发力等不同腕部爆发方式,这个很重要;击球结束瞬间,拍头朝上,拍面正对自己,拍形保持稳定,拍子、手臂不要超过自己的右肩。下图中王皓的发力更加向前,而马龙的发力更加向侧,这都是根据不同来球和不同站位做出的调整。在练习和比赛中,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发力方式不能只是一种。
      6.拧拉原则。处理台内球要突出旋转,以稳定性和突然性为重点。处理出台球要增加力量,压低弧线加快速度。                                                                           乒乓台内拧拉技术要领乒乓台内拧拉技术要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