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培养孩子忍耐挫折的能力?

 孙西洋 2014-09-03

成长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面对挫折的态度,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是坚持,还是退缩,便是能否得成功的决定因素。许多天资聪颖、颇具才能者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关键时刻他们放弃了,以致功亏一篑。坚强而有毅力的人决不轻言放弃。有人说得好,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王根,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在省、市小有名气,喜绘画、善作文、能演讲,会做节目主持人。

然而,在这个出众的少年身上,反映的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他的考试成绩并不拔尖,每每排名全班第十位以后。于是,着眼于考试名次的人,问他母亲李晓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李晓凡的回答令人感到意外。她说,这没有什么。我重视的是儿子能够健康成长。即心理和身体同样健康。王根5岁就喜欢小弄丹青,有人说他是神童,李晓凡的回答同样令人感到意外,她说,我的儿子不是神童,我也不相信有什么童。我只相信孩子的成长规律是:犯错误——改正错误——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要适时地给予科学的点拨,做一个与孩子同行的知心朋友。

李晓凡时常对人讲,她的儿子性格开朗。心地善良,能力强。她直言不讳地说,我希望我的儿子学得扎实,玩得痛快,而不希望一个花环又一个花环地套在他头上。

王根读初中三年级时,有一天,有人动手打了他们班的同学,其中的一个同学眼镜片被打碎,扎破了眼睛,伤势很重。王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双手紧紧地抱住打人的人,止住事态,同时招呼本班的几个同学,分头报告老师和找车送伤者去医院,他果断提出去眼科医院,理由是专科医院的治愈的把握大。无奈,眼科医院因内部修缮无法接治,他又指挥去就近医院,同时急呼在本市卫生局工作的妈妈立即走进来,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令人叹服。谈起这件事,李晓凡说她满意的是儿子的爱心,能力和处事果断。

这样的心理素质,无疑是每个成功者所需要的,然而这是需要不断地和积累的。王根读小学时当了少先队大队干部。由于孩子的天性,他淘气,上课和同学说话。这些缺点被少数同学抓住,便不服从他的管理,而且讥讽他。他气哭了,撕下缀在胳膊上的大队干部符号。

母亲知道了,故意试探地问:“要不要妈妈去找那些同学算账?”儿子摇头。母亲又问:“妈妈去找老师反映?”儿子仍然摇头。妈妈窃喜,让儿子自己去思考,同时加以点拨,指出当干部应该起模范表率作用,还要心胸宽广。

又到了评“三好学生”的时候了,王根已经被提名,可是母亲却主动要求学校把儿子从名单上拿下来;学校要进行学生会干部竞选,母亲说服儿子放弃竞选;王根有多项技艺和特长,按照规定可以加分,母亲也要求学校不要给儿子加分……面对眼看到手的荣誉和应当得到的待遇失去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能够以平静心态对待,这是其逐渐成熟的表现,而在这“成熟”的背后,却是母亲大量、细致、深入儿子内心世界的思想交流。

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经历,或自己小时候挫折故事,让孩子懂得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挫折,只有克服,才能取得成功。

●适当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体验挫折。要适当地让孩子们在莽撞中吃点“苦头”,切身体验一下,但更重要的是适时地帮助他总结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再去尝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识设置一些困难,如让孩子自己穿衣、系带、铺床、收玩具等,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

●教会孩子对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如:自我鼓励。“这次没得到第一名,但比在中班有进步了。”补偿法:“我跳舞不行,可画画不错,要努力画,争取参加书法比赛。”对娇生惯养的孩子,父母不妨让他受点冷落。父母要注意用一些机会赞扬别的孩子的优点,慢慢让孩子习惯“有人比他更行”的事实。对孩子的缺点,不管他如何吵闹不听,也要坚决制止,帮助他克服。

●应为孩子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作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通过成功的自我激励,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信心。另外,不管什么原因,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克服。”

●让孩子了解挫折和成功的关系。遇到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没有挫折也不一定就是成功,教会孩子权衡利弊得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