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中醫觀點理解食物之性、味及其他性能

 昵称10019288 2014-09-03
1. 食物之四氣      
中式熱茶,味甘苦,涼性
食物的氣或性,與藥性的四氣或四性概念一樣。食性亦是根據食物作用於人體後產生的不同反應歸納出來的,分別為寒、涼、(平)、溫、熱五型。舉例如飲熱茶,初初喝進去的灼熱感會很快消失,繼而在體內產生涼快效應,因此茶是屬於涼性食物。基本上食物分為三大類氣質或性質,即寒或涼性為一類,平性為一類,溫或熱性為一類。食物中平性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寒涼性質食物多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溫熱性質食物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見食物的氣質或性質:      
  氣或性 常見食物種類
竹筍、菊花、苦瓜、蓮藕、馬蹄、粉葛、茭白、勝瓜、甘蔗、番茄、西瓜、香蕉、柚、柿子、桑椹、楊桃、海蜇、海帶、海藻、墨魚、蟹、蟶子、蛤蜊、田螺、豬髓、陳皮、大豆芽、芽菜、空心菜(通菜)、西洋菜、蒓菜、茨菇、生菜、食鹽、醬油
小米、大麥、小麥、蕎麥、薏苡仁、茄子、青瓜、老黃瓜、冬瓜、絲瓜、白蘿蔔、萵筍、椰菜花、西蘭花、莙薘菜(俗稱牛皮菜或豬乸菜)、芹菜、芥菜、白菜、小棠菜、莧菜、菠菜、油麥菜、芥蘭、菜心、枸杞葉、百合、荷蘭豆(豌豆)、綠豆、梨、甜瓜、蘋果、菠蘿、椰子、草莓、橙、柑橘、枇杷、芒果、木瓜、菱角、茶葉、豆腐、蘑菇、金針菜、鴨蛋、雞蛋白、豬皮、兔肉、響螺、田雞、麻油、芝士、乳酪
中性 粳米、粟米、芋頭、番薯、馬鈴薯、薺菜、大頭菜、椰菜、胡蘿蔔、節瓜、大豆、紅豆、赤小豆、花生、腰果、開心果、蓮子、黑芝麻、向日葵子、梅子、無花果、葡萄、檸檬、橄欖、李子、黑木耳、雪耳、香菇、海蝦、鯉魚、泥鰍、水魚(鱉)、豬肉、鵝肉、鴨肉、鰻魚、鵪鶉、蠔、牛肉、蜂蜜、蜂乳、牛奶、豆漿、雞蛋黃、鴿蛋、鵪鶉蛋、冰糖
芫荽、韭菜、洋蔥、大蔥、蘆筍、甜椒、刀豆、香花菜(青薄荷)、茼蒿菜、石榴、杏、桃、櫻桃、楊梅、荔枝、龍眼、栗子、南瓜、高粱、糯米、棗、核桃、松子、鹿肉、禾花雀、麻雀、淡菜、鱔、蚶、鱅魚、鰱魚、鯇魚、鮑魚、帶魚、黃魚、龍蝦、淡水蝦、海參、雞肉、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羊奶、鵝蛋、麻雀蛋、麥芽糖、蔗糖、小茴香、大蒜、生薑、青蔥、花椒、八角、肉豆蔻、佛手、山楂、玫瑰花、桂花、茉莉花、煙、酒、醋、咖啡、菜油
胡椒、肉桂、乾薑、辣椒、芥子
     
薑味辛,溫性及趨向升浮

認識食物的氣質或性質很有用,不同性質的食物對身體有不同影響;例如風濕關節炎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天特別感到四肢關節疼痛不適,這時進吃一些溫熱食物對舒緩不適很有幫助。又或者對於一些患熱性皮膚疹的人,在炎熱環境會非常辛苦,若適當地進吃寒涼食物亦有助緩解。

其實要平衡日常飲食,可以簡單地根據食物的陰陽屬性來達到。吃陰性食物會產生寒涼效應,舒緩煩躁、大汗、便秘、小便減少色黃等興奮表現。而進吃陽性食物就會產生溫熱效應,舒緩無食慾、精神萎靡、怕冷等代謝功能低下表現。因此平日適當地選擇食物可以改善身體素質。

決定食物陰陽屬性有以下要點:

     
生長在地面或陽光充足的地方,多偏陽;
生長在地下或暗處陽光不足的地方,多偏陰;
軟、濕、冷多屬陰;
硬、乾、熱多屬陽。
  2. 食物之五味      
豆腐味甘,涼性
及趨向沉降
食物的味,即是食物的具體口感味覺,亦是性質抽象的概念。概括為酸、苦、甘、辛、鹹五類。與藥物性味作用相一致。中醫認為平日均衡地進吃各種味性食物,就會更易得到滿足,因而減少不良的暴飲暴吃習慣。       中醫認為食味會產生特殊作用,並促進相關的臟腑功能:  
味性 受惠臟腑 所具的特殊作用 代表食物
-大腸 發散、行氣、行血、健胃 生薑、洋蔥、大蔥、青蔥、花椒、大蒜、芹菜、芫荽、韭菜、茴香、香花葉、白蘿蔔、辣椒、甜椒、大頭菜、芋頭、芥菜、小棠菜、肉桂、陳皮、佛手、金柑、芥子、酒
- 滋補、緩急、潤燥 蜂蜜、大棗、香菇、芋頭、番薯、馬鈴薯、南瓜、胡蘿蔔、芋頭、豌豆、大豆、米、麥、黑豆、糯米、粟米、甘蔗、花生、牛奶、蘋果、梨、櫻桃、栗子、葡萄、蓮子、龍眼肉、鯉魚、鮑魚
- 收斂、固澀、止瀉 檸檬、番茄、菠蘿、蘋果、草莓、木瓜、梨、枇杷、橙、柑橘、桃子、山楂、橄欖、石榴、梅、柚、芒果、李子、醋、蜂乳、葡萄、红目鳟、馬齒莧、赤小豆、荔枝、佛手
-小腸 泄降、清熱、燥濕、健胃 苦瓜、油麥菜、酒、醋、荷葉、茶葉、大頭菜、杏仁、百合、白果、李仁、李仁、桃仁、海藻、豬肝、佛手、茨菇、槐花、蘆筍、咖啡
-膀胱 軟堅、散結、潤下、養血 莧菜、小米、大麥、紫菜、海蜇、海藻、海帶、蛤蜊、蝦、蟹、海參、田螺、豬肉、豬髓、豬血、豬內臟、蠔、蟶子、淡菜、火腿、鴿蛋、鮑魚、鴨肉、烏賊魚
     
薏苡仁味甘淡,涼性 及趨向沉降
同一種食物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味;舉例如青瓜具有甘及淡味。淡味是以上五味以外的味性,也即沒有明顯的味性。淡味食物有利尿滲濕作用,薏苡仁、冬瓜、茯苓為最佳的例子。除此之外,中醫還將一些有特殊“嗅味”的食物概括為“芳香”類,食物品種以水果蔬菜居多,包括橘、柑、佛手、芫荽、香椿、茴香等。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開胃、行氣、化濕、化濁、辟穢、爽神、開竅等作用。 3. 食物的升、浮、沉、降性能       食物作用於人體有一定的趨向和規律,中醫界定為升、浮、沉、降四方面。      
性能 趨向 具有作用 代表食物 與其他食性的關係
向外 發汗散熱 溫熱、辛甘
淡食物屬此類
向上 止瀉、防止肛脫或臟腑下垂
向裹 抑制腸蠕動、解除腹脹 寒涼,酸苦
鹹食物屬此類
向下 制止嘔吐、打嗝、喘咳
     
食物的四種趨向升、降、浮、沉
      食物的氣、味與其陰陽屬性決定食物作用趨向。凡食性溫熱、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屬性為陽,其作用趨向多為升浮(如薑、蒜、花椒等);凡食性寒涼、食味酸苦鹹的食物,其屬性為陰,其作用趨向多為沉降(如杏仁、梅子、蓮子、冬瓜等)。從質地而言,花、葉及質輕的食物大都是升浮的。果實、種子及質重食物大都沉降。不過亦有很多例外。食物的這些規律及性質都可利用烹調來改變。      
蜂蜜甘平,能補中潤燥,緩急解毒,降壓
通便
另外兩個常用來形容食物特質的名詞為"潤滑"及"固澀"。潤滑食物推動胃腸蠕動及滋陰潤燥,可以緩解便秘及乾燥等症狀,舉例食物有蜂蜜、香蕉、雪耳、牛奶等。相反,固澀食物有抗滑脫作用,用來緩解腹瀉及遺精等症狀,舉例食物有烏梅、芡實、蓮子、石榴等。            

English References:
1.Chinese System of Food Cures Prevention & Remedies by Henry C. Lu.Sterling Publishing Co., Inc. 1986.
2.The Tao of Food, Richard Craze and Ronifjay, 1999 Godsfield Press.
3.Chinese Food: a Holistic Therapy by Tom Neuhaus, www.
4.Medicinal Food in China by Junshi Chen, M.D. http://
5.Cooling the Summer with Food: An Introduction to Medicinal Foods by Yanfang Wang, M.D., Ph.D. http://
  
中文參考﹕
1.党毅,中醫營養食療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2.Dang Yi, Peng Yong, Li Wenkui, Chinese Functional Food, New World Press, 1999
3.Dang Yi, Wang Huizhu, Peng Yong, Chinese Health Tea, New World Press, 1999.
4.羅元愷主編,中醫婦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5.史宇廣,單書健主編,小兒腹瀉專集,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8
6.唐.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5
7.元.忽思慧撰,劉玉書點校,飲膳正要,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8.高學敏,中藥學,第一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
9.冷方南等主編,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10.党毅,吃五穀更健康,第一版,臺灣:元氣齋出版社,1994
  
Written By:
Dang Yi (黨毅) MD PhD
Professo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Visiting Professor, Middlesex
University, London, UK; Vice Director, Gourmet Food Institute of Health Care and Nutrition of Beijing, PRC.
 http://www./chi/lifestyles/food_property_food_tcm.html

中醫臟腑學說建基於五行學說上,根據五臟的生理特性,套入五行生克關係中。運用五行相生的原理來治病,其基本原則便是補瀉,亦即《難經》所說「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虛則補其母」是指臟腑之虛証,除補益該臟外,還要依五行相生之次序,補「生其」之臟,以加速康復。例如治療肝病時,應用水(腎)生木(肝)的原則,以補腎的方法來加強治療。

圖 1.
五行相生的循環

圖 2.
五臟相生的循環
索引:  

「實則瀉其子」是指臟腑的實証,除瀉該臟之病邪外,還要依五行相生之次序,瀉「其生」之臟,以間接瀉除邪氣。例如治療肝火時,應用木(肝)生火(心)的原理,瀉除心火,以助除過旺的肝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