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

 谁清斋 2014-09-03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 -- 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 32 首带有编号)、10 部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1 部歌剧、2 部弥撒曲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贝多芬也常被人们尊称为 “乐圣”。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上部曲目

 

 01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2 No.1 - 1. Allegro-- András Schiff  “第一钢琴奏鸣曲 (献给约瑟夫?海顿)f 小调 Op.2 No.1《 第一钢琴奏鸣曲 》是贝多芬呈献给他过去的老师海顿的。这首奏鸣曲具有悲剧性情绪,明显地暗示和显露出贝多芬精力旺盛的写作欲望及其深刻独创性。这首奏鸣曲以精练的钢琴写法,澎湃着阴暗的热情,可以窥见到贝多芬日后强烈的、自成一体的乐调作风。这首作品的节奏较为单调,小节间的区分也多少有点生硬,还留存着较为幼稚的作曲法。尽管如此,在这首作品中已经强烈地流露出贝多芬式的特质,头尾的两个乐章把贝多芬刚强和独特的个性表现得异常明显”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02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2 No.1 - 2. Adagio-- András Schiff“安?鲁宾斯坦曾经说过:“在Allegro中,一个音符也不象海顿和莫扎特,它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一张愁眉不展的贝多芬面容。

Adagio按照当时的时代精神写成,但它毕竟还是较少柔媚。在第三乐章中又是新的风味,这是戏剧性的小步舞曲。在第四乐章中是同样的性格,其中没有一个音象海顿和莫扎特……。03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2 No.1 - 3. Menuetto (Allegretto) -- András Schiff

“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感觉到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的音乐形象性方向,他指出:“在初期,在奏鸣曲第二号第一首中贝多芬还采用听到过的表达方式和句子。但己经出现了粗鲁的、强烈的、断断续续的音调,这种音调在借用的语言说法上留下了痕迹。本能地流露出思维的英勇气质,这不仅表现在大胆的性格上,而且表现在明确地、毫不含糊地意识到,怎样选择、决定和舍弃。沉重的音:在线条中再也没有莫扎特和他的模仿者所特有的猫一样的灵活。它是笔直的,由坚定的手把它勾画出来。它象一条极短的,但宽广平铺的道路,从一个想法转入另一个。这是灵魂的大道,整个民族可以沿着这个大道走过。不久,载重车队的士兵和轻骑兵也将通过它。”

04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2 No.1 - 4. Prestissimo-- András Schiff“《 第一钢琴奏鸣曲 》 是贝多芬创作个性形成的杰出证明。它衬托出贝多芬新的思想、新的形象,肯定了贝多芬先进的理智与感情相统一的伦理,表明了贝多芬把内心所有的力量服从于英勇的业绩、高尚的目的。这首作品与日后的 《 热情奏鸣曲 》 是相通的,显露出 《 热情奏鸣曲 》 的面目。”05 Piano Sonata No.2 in A, Op.2 No.2 - 1. Allegro vivace-- András Schiff“第二钢琴奏鸣曲 (献给约瑟夫?海顿) A 大调 Op .2 No . 2

《 A 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 被明朗的世界所支配,贯穿着青春的快乐和爽朗之美,充满了青年人的希望与率直的感情。第二奏鸣曲也与第一奏鸣曲有所不同,没有戏剧性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贝多芬创作个性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奏鸣曲不管是音乐内容或技巧的灿烂感,都显示了贝多芬那强烈的表现欲和炽热的感情。各乐章都用大调写成,明朗、欢快、活拨,在风格上更接近于古典交响曲.从技术与内容上看是绚丽多彩的,内心的矛盾是明显的,但仍富有朝气的激情,富有同情心地献出一切,表达了贝多芬寻找一条走自己愿望的艰难道路,以自己的华来吸引人们的强烈要求,显示了贝多芬的炽烈诚实与巨大的统一力量。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第一次在钢琴奏鸣曲中放人了诙谐曲。虽然这一诙谐曲还没有象中期的作品那样具有激烈的内容、永恒的幽默,但是至少贝多芬的意识方向是十分明显了。在内容上,独创性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第二乐章。这首奏鸣曲通向了下一个奏鸣曲与Op. 22 奏鸣曲,更远的通向《 黎明 》 和 《 热情 》 奏鸣曲.直至与Op.106 奏鸣曲也脉脉相通,它是走向巨人奏鸣曲的道路。

此乐章以极为丰富的主题和规模宏大的展开部,集中展现了贝多芬投身生活的欢乐,表达了他内心深处企望的热烈感情。在主要主题中,仿佛可以感受到年轻人那青春的快乐及欲展翅高飞的气势。副主题以稍带哀愁感的 e 小调代替了应有的 E 大调,这个充满不稳定的转调( e 一 E 一 B 一 D 一 E )以不安与动摇和单纯、快乐的主要主题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充满力感的展开部中,先把两个对比的乐句动机一边加工,并分成两部分。再现部也把呈示部简化了,增强了生趣。总之,整个乐章富于机智而且非常快活,具有男性气概的决断力,不论静的或动的地方,贝多芬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和伦理思想。”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06 Piano Sonata No.2 in A, Op.2 No.2 - 2. Largo appassionato-- András Schiff“此广板乐章虽然有热情地(appassionato )的记号、但是其实并没有激昂的感情,它是一首充满了宗教性气氛的优美音乐,具有更多纯贝多芬式的特征,这是贝多芬初次写出的、令人深受感的著名乐章,在无限的美好中又给人余音绕梁之感。乐章虽然极其单纯,但却充满了无限的余韵与丰富感。乐章织体紧密和丰满,积极活跃的节奏因素以八分音符的节奏背景融成整体,鲜明地表达了歌唱性,这是纯智慧的静思,这是贝多芬式的早期范例。乐章的形象极有个性特点,感情的流动较为细腻,层次对比也极为丰富,主题以它聚精会神的合唱性作为核心动力。回旋曲的主题虽然多是优美、单纯的音阶式旋律,却充满着感人心弦的表现力,音乐完全是通过演奏的力度----突然的 sf 、ff 和 pp 的急剧变化,使音响逐渐高涨地表现出来,而连奏占了主要地位,更显得庄重、严肃。难怪安 · 鲁宾斯坦发现这儿是“创作和音响的新的世界”。这一乐章已经是贝多芬奉鸣曲慢乐章结构中形象、思想、构思较为发展的部分,从倾向和内心里来观察世界,完全可以觉察到时代的哲学、宗教思潮的反应。贝多芬虽然是暂时、间接地涉及了宗教的范畴,但对于完善个人间题的坚定思考,是深入了自我,是在寻找掌握感情的力量,使之服从于最高的道德准则。

兰兹发现这乐章是一部小的“完整的清唱剧”。罗曼 · 罗兰公正地指出贝多芬的一些奏鸣曲慢乐章的特别意义:“我们的音乐代对结构比对感情更为感兴趣。对于(adagio )(Andante )比古典奏鸣曲和交响乐中的第一乐章(Allegro )较少重视.在贝多芬时代情形则不一样,十八、十九世纪交界时期的法国听众热切地在‘为祖国而忧愁’,在思念、温柔、希望和忧伤的洪流中解除渴望。这些都在贝多芬的(Adagio )中洋溢着。在那个时期( 1795 一 1796 )的‘威廉大师’的歌曲中也有同样的表达。

总之,这一乐章是一首伟大而宽宏、具有悲枪感的作品,它的音乐潜人了年轻人内心的沉思,感受着年轻人都感受过的一股力量。”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07 Piano Sonata No.2 in A, Op.2 No.2 - 3. Scherzo (Allegretto) -- András Schiff

“这段快活的诙谐曲给前后乐章带来了很大的对比。它是根据轻巧谐趣的琶音动机写成的,很好地代替了小步舞曲,同时也证明了一种创新,事实上是用嘻闹、幽默的因素来活跃奏鸣曲体裁的整体。这是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最初使用诙谐曲的乐章。此乐章的诙谐曲主部织体剔透轻盈,包含了许多力度对比。可爱的俄国民谣风中段,是由音域狭窄的音阶式动机固执地反复并与前后段的音乐形成对比。再现部分是第一部分一点不变的重复,这种重复的手法正是古典时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所常用的手法。”

08 Piano Sonata No.2 in A, Op.2 No.2 - 4. Rondo (Grazioso) -- András Schiff

“这首回旋曲是最具钢琴化、最清朗华丽,它扩大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同时具备了贝多芬独特的内容感。贝多芬以充满诗意魅力的情感,很有意义地选择了回旋曲带三个基本主题的结构,其风格清澈、优雅,它以带有建筑感的雄伟结构与快板相区别。在这终曲中,紧张度大大低落,这是贝多芬有意识的企图,这是贝多芬激奋、灵活思维的结果。回旋曲主题是以幻想曲风开始的,而后的再现却以变奏的形态登场.回旋曲的中段( a 小调)可以听到管弦乐的音响,它的性质刚毅英勇、风格锐利。在此曲中的典雅气氛中,精雕细琢的技巧和新颖的思想很象莫扎特的精致作品,但其“性急的身型”已明确地显示了贝多芬特有的精力。为了扩大音乐的表现力、贝多芬运用了相当自由而高度的技巧,逐步显露其个性特点--- 清晰的节奏、热情的重音、军号般的音调等。在第一和第二乐章中,贝多芬展现了自己的感情世界、自己的伦理思想,而在这回旋曲中,好似一切都隐藏在世俗的光彩、沙龙的雅致这个复盖物之下,似乎年轻的狮子变得驯服了,忘却了自己的野性和独立性。但是,在一时的迷恋掩盖下,贝多芬仍一个具有深刻感情的人,他的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概念是不会被收买的!他的内心已经在嘲弄自己的软弱和对世俗听众的轻信!整个乐章光辉有力,充满了快乐之情。”

09 Piano Sonata No.3 in C, Op.2 No.3 - 1. Allegro con brio-- András Schiff

“第三钢琴奏鸣曲 (献给约瑟夫?海顿) C 大调 Op.2 No . 3

这首奏鸣曲在Op.2 的三首乐曲中规模最大、技巧也最华丽,充分把当时贝多芬称心得意的气概描绘出来,自始至终充满了愉快的欢乐,它显露了贝多芬钢琴创作上非常大的进步。青年时期的贝多芬对钢琴音乐的造诣,在演奏技术、作曲技巧、内在精神面貌日积月累,提高了同时代人作曲家的风格,在这首奏鸣曲中一展风彩,为我们提供了贝多芬钢琴艺术一条明确发展的线条。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里有意采用了许多克列门蒂的技巧手法,如双音、短琶音组成的经过句等等,在技巧性的华彩部分引入了音乐的进行,创造了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这在贝多芬其他奏鸣曲中是少见的。这首奏鸣曲总的性质是朝气蓬勃的、刚毅的、严峻的,几乎没有抒情温柔成份,辉煌的托卡他因素卓越地体现了其艺术构思的精神。全曲虽然转用了旧作的几个主题,但由其所组成的艺术构思却是庞大的。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规模也变大,副主题明显地由两个曲思构成,主题的展开部明确。第三乐章的诙谐曲提高了诙谐的性格。第四乐章的回旋曲规模也变大,并第一次在奏鸣曲乐章中取用8/6拍子的节奏 ,贝多芬在此曲中极其自由地使用了大胆的写作手法,使钢琴的表现力扩大化了,也使贝多芬大师的风范猛增,充分叙述出这时期贝多芬的力量、内在的精神表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以 C 大调写作的除此曲外,只有Op.53 《 (华尔斯坦)奏鸣曲 》 了。这两首奏鸣曲的曲思非常相似,可以说,这首奏鸣曲是 1795 年贝多芬最为雄心勃勃、勇猛精进的姿态,音乐洋溢着勤奋自强,力行不怠的气氛,听不出有丝毫能阻碍他的黯淡命运的声息。完全可以这么说:这首奏鸣曲暗示了走向“华尔斯坦”方向的前驱征兆,它以有机性的统一,充分显示出贝多芬伟大的模样,展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宏伟气势。这一乐章内容非常丰富,技术完美,象一团燃烧的火、一股意志坚强的力量,威武地展现了贝多芬的精神。乐章的主要因素 ― 英勇的号声、急速的奔跑、抒情温暖的言语、某些喧哗、骚扰的激动声响、生气盎然的大自然回声。乐章的规模和幅度,按照罗曼 · 罗兰的话,这儿“感觉到帝国风格,有矮壮的身躯和肩膀,巨大的力量,有时令人乏味。但它是高贵的、健壮的、英勇的、鄙视娇嫩和叮当响的小装饰。”罗曼 · 罗兰还扩大了自己的评论局限性,把这首奏鸣曲归为具有“建筑结构和抽象精神”那一类的奏鸣曲。乐章开头的动机是具有锐角的节奏、充满活泼生命力的乐句简洁含蓄,乐章同时具有特别明确的和声功能,以主、属、下属为基础的三位一体(下属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作为一种积极的和声手法)。第一、二副主题的素材贝多芬是按原样使用了十年前波恩时代的钢琴四重奏曲第一乐章的材料,由于 g 小调与 G 大调对比,使音乐增加了戏剧性。乐章的副主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丰富乐思的第二十七小节 g 小调乐句是副主题,而有人却主张第四十七小节 G 大调乐句才是真正的副主题。因此,我们只能这样剖析:副主题群是由这两个乐句构成的。分成四段的展开部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向再现部突进的猛烈动力以宏大的动机加工。再现部的开头虽然和呈示部一徉,可是那号角般的分解八度音在这里却被唾弃了,主要主题乐句终的2小节动机又进行了对位法的加工与展开,可见贝多芬在写作时是深思熟虑的。再现部的终节又突然以假终止转到 bA 大调,产生令人迷惑的独特效果,而自由的华彩装饰也展现出壮大的尾奏,表现了宏伟、壮丽的气势。”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0 Piano Sonata No.3 in C, Op.2 No.3 - 2. Adagio-- András Schiff

“这个洋滥着优美诗情的柔板乐章是Op.2三首奏鸣曲中最富有诗意的一首,其风格和诗情味使音乐向绘画性、诗性提升,与贝多芬四重奏的慢乐章相似,尤其连线奏法的指示与弦乐器的弓法有许多共同之处,悠然唱出自己的心情。乐章的形成近于奏鸣曲式的形式,而实际上又是一种徐缓的回旋曲形式,乐章以新的手法‘形象的构思.展示了贝多芬崇高的梢神境界,主题具有深邃的内在美以及高贵、静寂的憧憬之情。音乐的进行出现了较多的停顿(长音、休止符),整个旋律线条是连绵不断、宽广抒畅的,极富有朗诵的气息和活的时间线条感觉。兰兹在评价这个乐章时写道:在这首(Adagio)中,你可以体验到对崇高美敬仰的感情,犹如在卢浮宫上的维纳斯像前一样,“这首 ( Adagio)把当时的钢琴曲提高到具有哀诗般的表情。”兰兹是第一个公正地指出(Adagio)中的小调部分与莫扎特 《 安魂曲 》 的悲伤音调相似。总之,这一乐章融入了乐句的丰富对比,变奏的手法极为优美迷人,整个音乐的进行的确给这个平静的世界带来了强大的力感,显示出惊人的美感.

11 Piano Sonata No.3 in C, Op.2 No.3 - 3. Scherzo (Allegro) -- András Schiff

这个诙谐曲作为真正的诙谐曲乐章还是第一次出现于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它的规模稍大些,完全属于管弦乐性质,充满了动荡不安的感情,我们可以从乐章中看到贝多芬古怪的脾气,某些地方近似海顿的民间情调,整个音乐在感情上是强烈的、热情的、粗犷的。乐章的主题是以对位法做活泼的进行,要切实注意 p 与 f 的音量幅度,断奏要尽量短而轻,速度平稳,不可随意改变。

节奏象舞曲般的主要动机,并以赋格曲的方式顺序加入,主要动机编织并升腾着诙谐曲主部。浮现出旋律的整个中部也显示了贝多芬的进步是何等惊人的,右手连续弹奏的三连音音型使得乐思动荡不定.贝多芬的和声性主题因素在乐章也发挥了极大的形象意义,它使音型具有独立的轮廓----似暴风雨般、似激动、似热情、似英勇的感情能力。在结尾处,贝多芬加添了真正的尾奏,固执地反复低音,具有令人神迷的力量,好象用以引接后面精力充沛的终曲。关于第三乐章,兰兹曾写道,它是“戏谑的,朝气勃勃的,三声中部有一层淡薄的忧郁色彩。”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2 Piano Sonata No.3 in C, Op.2 No.3 - 4. Allegro assai-- András Schiff

“此乐章是规模很大的回旋曲,完满地表达了贝多芬为钢琴音乐开辟了自己特殊的道路。全曲充满着欢欣的气氛,技巧也极为华丽,是一首给人以犹如听一首即兴演奏之感的乐曲,显示了贝多芬巨大的、光辉的感情升腾。全曲贯穿着明朗的欢乐感情,音乐仍然是典型的管弦乐性质。乐章以新的、具有传统的托卡他性,明显地与传统的“打猎音乐”相联系,力图把“打猎的”转化成“英勇的”这个倾向。以通过打猎,把对大自然的感受变成军人、士兵、革命年代的同时代人对自然的感受。音乐上极富于对比,一会儿是强烈、痛苦的感情,一会儿是明朗、狂欢的感受。兰兹把这首回旋曲看作是“打猎的回旋曲。”贝格评论这一乐章时说:“充满着生之喜悦,它那中心主题的变幻,千方百计的使其自由自在形成对照,如歌的主题旋律就是以上述精神写出的,并富于机智地告终于结尾。”

乐章有丰富的材料,具备了通常奏鸣曲式乐章中呈示部的所有要素,具有高度奏鸣曲形式与性格的音乐,明朗、生气勃勃地,其技巧难度(八度、和弦、六和弦)以及自由的性格和丰满的力度,越来越成为贝多芬式的。音乐不管是欢天喜地往上高升的主要主题,或是回答它的十六分音符的吵杂声、副主题小结尾的曲思,都充满了青春的快乐,每一个段落都欢跳着幸福的轮舞。最后,突如其来地爆发出最强奏的八度音主题,从低音声部往上升腾,接着同样最强奏的八度音以下降的音阶给予回答,这种结束手法是十分壮丽的。”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3 Piano Sonata No.4 in E flat, Op.7 - 1. Allegro molto e con brio-- András Schiff

“第四钢琴奏鸣曲 (献给巴贝特 · 冯 · 凯格勒维克斯伯爵夫人的爱女) bE 大调 Op.7这首奏鸣曲准确的创作年代不甚清楚。由于出版的是 1797 年,所以它的完成、写作年代被推定自然也就在离此不久前的一段时期。

这首奏鸣曲构想之大,从内容上来看,是贝多芬在Op.2 出版后趁他勇往直前之势,以更伟大的抱负、更加奋发的构思而创作的。 1797 年,贝多芬将此曲命名为 《 大奏鸣曲 》 ,献给其年轻的女学生凯格勒维克斯伯爵的爱女芭贝拉( Anna Louise V .Barbara Keglevics )。凯格勒维克斯是匈牙利出身的贵族,芭贝拉是 1801 年 2 月与奥得斯卡尔基候爵( lnnocenz od‘ Erbaodessalchi)结婚, 1 813 年逝世。她是位才华卓越的女钢琴家,也是贝多芬当时学生中才能特别优秀的一位。除了这首乐曲外,贝多芬也献给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1801 年出版)和 F 大调变奏曲(Op.34 1803 年出版)。根据车尔尼的见证:这首无比温暖而又充满热情的作品出版问世后,得到“爱情”的称号,而此称号乃是贝多芬亲自题上的。

据车尔尼的说法:贝多芬曾告诉他,这是想念着这位“长得并不太漂亮”的伯爵千金时,在狂热的气氛中写作出来的奏鸣曲。然而,有人认为此曲的各乐章分别标出“充满感情地”或“温雅地”等表情记号,也充分暗示出贝多芬与芭贝拉之间曾发生过恋情。

这首奏鸣曲在构造上比Op.2 的三首乐曲要大得多,极具英雄性力感。它的音乐写法具有管弦乐性质,第一、二乐章的英雄性表现最为鲜明,第四乐章最“钢琴化”。由于音乐构思新颖和表现手法的独特,时常在人们的心中唤起了渴望幸福、追求理想的欲望。这首奏鸣曲产生于贝多芬一生中明快、欢乐的时期。兰兹认为这首作品“与前三首奏鸣曲已相距千里。狮子震动着、禁锢着他的冷酷学派的木笼子!”兰兹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无疑可说明贝多芬已向他独特的个性跨出了一大步。车尔尼也曾说过:“人们将新版的Op.57 的(《f 小调钢琴奏鸣曲 》 命名为 《 热情 》 ,看来过于夸张,倒不如把这个名称给予Op.7 《 bE大调钢琴奏鸣曲 》 最为合适”。由于这是第一首使用“大奏鸣曲”为名,而且是单独出版的作品,足见贝多芬对它是充满信心的。

此奏鸣曲的表现力是具有魔力的,手法也越发锐利,从内心直接冲出的东西,力图冲到自由自在的形式中去。贝多芬详细地指出了各乐章的曲思,同时也显示出他逐渐运用浪漫风格的手法。第一乐章具有英雄性的性格。第二乐章也有庄严的民众感情形象。第三乐章有深刻的悲哀,也有热血的沸腾。最后乐章有优雅、谦恭的语言,神秘莫测、创作上极其激动,很有生活的自发力。总之,这首奏鸣曲的统一感十分确实,虽然还缺乏对生命中恶魔似深渊的预感,可是自始至终却充满了幸福与希望,这是流露出蓬勃朝气与洋溢着年轻人快乐心境的作品。

这是一首把年轻贝多芬很大感情起伏表现出来的庞大乐曲,尤其将戏剧性的生命感、生活感注人于奏鸣曲的意图已表露得相当明显,乐章从头至尾,是一股热呼呼流动感觉,在任何一个地方,激烈的热情与憧憬都象一个个的旋涡不停地在打转,而且瞬息万变。主要主题好似要呼唤什么,向高空直飞的小鸟般音型、舒畅圆滑的音阶,都洋溢着高贵的青春气息。副主题的歌曲也是美得出奇,而后又转变为激烈的、热情的爆发。展开部被提升成蕴藏巨大力量的积累,在开头动机的 a 小调与 d 小调上,两次呼唤出悲切的新主题,简直把人们的心灵也带往遥远的、不可知的世界。在末尾的 d 小调处,经 2 小节的动机登高一呼,主调的开头动机再度出现,那冷峻的切分味则充分反映出贝多芬令人惊叹的手法。以属调进入的尾奏,由开头动机直接引导出壮丽的副主题经过狂烈的升腾后,接到有锐利切分音的小结尾动机,此后经过巧妙的变形,再由开头动机迈向结尾,使乐章产生英雄般的磅礴威势。

此乐章是富于主题成分和形成宽阔的样本,它没有激动人心的对比及柔和的抒情因素,但与传统的打猎号角声不一样的英雄军号声却广为采用。贝多芬进步、创新的意图,力求以宏伟的内容来适应其构思的幅度,从最简单的节奏相互关系中创造出众多表现力。贝格说:“这个乐章是深思的奏鸣曲乐章的初期实例。”由此可见,这一乐章不单是停留在单纯的形式之上,而是在宽阔的形式上注人音乐,注人生命和感情,把内心潜伏的情感暴露出来。“力与火”构成了一股强烈的旋涡,使乐章基于快速的、弯弯曲曲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跑动,英雄性的表现也极为自由、明显。”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4 Piano Sonata No.4 in E flat, Op.7 - 2. Largo, con gran espressione-- András Schiff

“这个徐缓乐章具有充实的音响、深厚的情绪,是表情最为丰富的、活的音乐的一个乐章。这乐章也是这首奏鸣曲的精华,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感动,充满着深刻的、纯真的表情。贝多芬又一次在钢琴上成功地体现了管弦乐似的色彩效果,其性格是高尚的、有深度的、严峻的,有庄严的民众感情的形象,不愧是贝多芬的杰作。

贝多芬在这个乐章中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内心生活世界的感情体验,并以最大的真实性及艺术的说服力,把复杂的人类感情表达出来,展示了其特有的个性情操 ― 纯朴、亲切。这二乐章有大量丰富的节奏及休止符的间歇表现,形象也是多样和鲜明的,在调性布局上采用了变音中音,极其独特。曲式也极不寻常,是相当微妙的奏鸣曲回旋曲式,充满了无限的祟高与静寂感,蕴藏着猛烈的力与热情。它的和声宽广,在低音域歌唱出的主要主题庄严得象一首圣咏合唱,不管是调性、音域和音型,都配上对比的乐句,产生了生动的变化。主要主题展现出戏剧性的广大世界,代替展开部的短小过门连接显示出天才的非凡构想,把人们的心灵诱导到远方。再现部的主要主题再次响出那静谧、庄严的圣咏合唱,并激昂地升腾,平静的尾奏又把人们引人恍惚的境界里,这是贝多芬最高度的奇想,即使是这样祟高的世界,贝多芬无时无刻不曾忘记在他深埋土中的根是和具有可怕力量的非合理世界彼此连接的。

罗曼 · 罗兰发现(Largo)中“轮廓牢固,极为严肃的旋律,没有世俗的甜蜜,没有模棱两可的感觉,率直、健康,这是贝多芬式的沉思,没有任何含意不清的,所有人都易懂。”的确,这个乐章特别端庄朴素,它的形象与法国革命的群众音乐相似,具有祟高的文明。安.鲁宾斯坦赞赏(Largo)结尾低音声部的半音进行,认为它“与整首奏鸣曲相配。”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5 Piano Sonata No.4 in E flat, Op.7 - 3. Allegro-- András Schiff

“此乐章优雅、欢闹而快活,宛若是在阳光下快乐地嬉戏。贝多芬的对比构思进一步大胆、主动,小步舞曲的节奏出现比广板乐章那极度紧张的气氛轻松多了,整个音乐好象处在明媚的春天早晨气氛中。乐章的实际形式虽是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写明,其性格实质上是诙谐曲。乐章三连音摇曳的be小调中段酝酿出幽暗的夜晚气氛,与快板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在不绝如缕的最弱奏中,随处出现一个令人心惊胆颤的 ffp ,这种贝多芬特有的做法,使音乐的恐怖感增加了。当中段以猛烈而兴奋的最强奏结束后,象浮现在黑幕中的妖怪那样,最弱奏的旋律又出现两次,更加深了黑暗的魔力。

兰兹认为第一部分犹如一幅田园画(“一伙最快活的伙伴,某天聚集在小湖岸边,在碧绿的草地上,在古树的荫影下,沉浸在乡村笛子的乐声中” ) ;此乐章仍然保持着古老田园诗的特性,手法和节奏上存有某些拘谨,但音乐上仍是有强大的感情和形象的优势,偶尔也夹杂着浪漫主义的音响。”

16 Piano Sonata No.4 in E flat, Op.7 - 4. Rondo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 -- András Schiff

“这首回旋曲属于贝多芬所写的如歌回旋曲一类,它的性质是天真烂漫的、是光明可爱的,充满了真挚、朴素、欢乐的情调。主要主题有力地上升和优雅地下降都获得了美好的平衡。在小调部分,由于多少带着粗野的表情,这是贝多芬故意安排了这段充满粗犷力量的音乐,用以跟其它那高度优雅的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再现部中,主要主题加入的纤细三连音被修饰了,使得这主题显得格外优雅。尾奏中贝多芬以大胆的半音上升,突然高歌出现 E 大调的主要主题,并取自小调段动机构成宽广的结尾句,在弱拍上加进强音,注入了动的力感,使全曲的结尾产生了宏大的气势。按照兰兹的说法,回旋曲中温柔的音乐“流出对一种感情的信心,这就是年轻时代的幸福。”罗曼 · 罗兰深信,终曲中的感觉“近似一个小孩在奔跑和依偎在我们的膝旁。”在此回旋曲中,它包含着多情风格的影响,它表现了优雅、婉转的情怀,还有那完全贝多芬式的 c 小调特殊冲动。乐章乐念庞大、内容充实、装饰音被广泛运用,音乐的和谐性极浓,虽然没有表示戏剧性的冲突,但听起来是充满了旺盛的精力,同时在某些方面也暗示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效果。”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7 Piano Sonata No.5 in C minor, Op.10 No.1 - 1. Allegro molto e con brio-- András Schiff

“第五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 布朗伯爵夫人) c小调 Op.10 No .1

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 c 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这首奏鸣曲好象清醒地总结了第一组奏鸣曲的成就,它的最大特色是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又返回从前的三乐章制,各乐章都呈示出新的尝试。贝多芬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的发展新途径,这首便是删去了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变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是贝多芬所写的第一首三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这三个乐章既保留了古典奏鸣曲的特有性质又处理得十分简洁,乐念和内容非常宏伟丰富,拥有强烈的紧张感,它的形式十分紧凑,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全曲情绪热烈激昂。

这首奏鸣曲曾引起了同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粗暴攻击,他们指责贝多芬的思想“含糊不清的娇揉造作。”但事实上,这种“含糊不清”恰恰阐明了贝多芬的个性,表明了贝多芬多少苦难和无穷欢乐的创作想象。这部作品把各种感情广为发展得如此完整、如此优美,它倾注了贝多芬极其真诚的心,是贝多芬风格的最好接近点。第一乐章那激动的斗争,第二乐章对深刻慰藉的渴求,第三乐章在焦躁中对平安的祈望,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中有激怒的骚动、有悲哀的怨诉,有切近于人类热情而简练的语言,它是年轻贝多芬英雄戏剧性和悲怆风格结合的典型.如果说奏鸣曲第一、二乐章以严谨和完整为特点的话,那末终曲到处是听觉顽强探索的尝试。贝多芬在此曲中更自由而确实地使用了变形的动机和锐利的对比。试图使全曲呈现多面性,以强化了全曲的统一。在作品的立场上,此曲和莫扎特的 c 小调奏鸣曲( K . 457)有相似之处,如陈腐的伴奏已经消失,被特性化了;过门连接部分已旋律化;出现的动机被有机性地发明了。除主、副主题外,加入的旋律式曲思变得非常丰富,过门的音群不再供装饰用,而成为气氛的发展和细致与简结的相结合,并获得了高度的美感与和谐。由于在第一、第三乐章中具有粗狂、激烈的热情,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有人称这首奏鸣曲为“小悲怆奏鸣曲”。

这是个热情而强有力的、富于戏剧性的乐章,它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充满了男性的决断力。乐章的主要主题是由激烈地向上爆发的开头动机和表情圆滑的动机交替而成的,它们的对立已经预示了整个乐章的风格。展开部出现的新曲调也具有悲切的表情,当那被压制的热情逐渐平静下去后,再现部开头的动机又一次突然爆发。乐章具有交响性幅度,它完整严谨、在正确的速度下加深了作者内心世界感情的表达。乐章的形成也很紧凑,统一的节奏脉动极其合理,联成整体,各个乐段所具有的不同形象栩栩如生。它热情而强有力,朝气向上,展示了一股热的力量,充满了积极充沛的精力。兰兹公正把此乐章描绘成森林中打猎的画面。“打猎”那英勇的威武性,必将唤起人们在道德、心理上的思索。”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18 Piano Sonata No.5 in C minor, Op.10 No.1 - 2. Adagio molto-- András Schiff

“在这乐章中盛入象孤魂独白般的歌曲,显示出凝聚的内在性已达到异常的境界。此慢板乐章是贝多芬奏鸣曲慢乐章中最优秀的典范,是贝多芬充满感情的形象之一,它把青年贝多芬的内在成长在音乐中完美地描绘出来,它给人们的感受是突出了一种热情升涨的因素 ― 抒情、诗意,时而带有自由的即兴性质.随处展现的激烈热情,在下降的强大琶音以及悲怆的强音中震鸣,从灵魂深处迸射出来的不安憧憬,变成了副主题中往上飞舞的六十四分音符最弱奏的变奏音群,并且散发出怪异的光芒。

在这个庄严的世界中,其深处往往蕴藏着一股热情,为了表现出这样的世界,贝多芬使用了省略展开部的奏呜曲式,只以第四十五小节中的一个和弦代替了应有的展开部。主要主题在再现部和尾奏中再一次露脸时,是以华丽的变奏进行,从而引发出优美深邃的诗情。整个乐章音乐有深刻的生活喜悦;有对高尚的人类精神的长处认识;有对周围世界祟高、光明的看法;这是一个同时代人在充满幸福和创造力宁静时刻的肖像。

贝多芬在这乐章中写得异常小心仔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艺术构思和平整性,把它作为第一乐章和终曲戏剧性紧张激情之间的一个内心世界小岛。它的音乐寓意深刻、高尚纯朴,高音声部始终凌驾一切,旋律线条清晰自由,节奏极为精巧。为了弥补省略的展开部,有些地方把主题进行了灵活美妙的变奏。因此,必须把所有的奏法和力度变化做出来,准确地找到正确的统一脉动,找到基本的速度,以防止庸俗的表情和太多的自由,要把“心之歌”透过键盘流露出来。

兰兹曾正确地评论道:“这首( Adagio )同时是庄严的,又是素的,仿佛从管风琴的管中流出。”罗曼 · 罗兰发现这儿是“宽广、稠密的描绘的范例,有某些过多的圆润 … … ,这儿洋溢着从容不迫的、宽广的旋律外形,在结尾形成了柔和的源流。”

19 Piano Sonata No.5 in C minor, Op.10 No.1 - 3. Finale (Prestissimo) -- András Schiff

“在这个乐章中,是贝多芬坚强天性风格的体现,它充满了幻想与幽默,含有诙谐性的要素,在极快速度的范围内稍带着渐慢的幽默,使其音乐的表现更富光彩。主要动机充满焦躁之情,也只有粗野的外貌,似乎是非钢琴式的,与猛烈地显示前进动力的主要主题相比时,副主题又显得多么崇高、庄严、悲怆,带有精神勃勃的刚毅性质,展现出平静抚慰般的音响。乐章的乐念极美,很有感召力,非常富于独创,形式上也十分紧凑简洁、结构良好,内在的力量和深刻的含义与炽烈的热情和坚毅的意志结合在一起。

这首手法极为简洁的奏鸣曲式终曲充分显示了贝多芬在作曲上更加精炼了,这样优异的手法,被视为是 《 第五交响曲 》 的先驱之作。根据主要动机写作的,只有 11 小节的展开部末尾,那猛烈的“命运动机”已经清楚地敲响。这一终曲是贝多芬努力创作的探索和激动人心的见证,到处是听觉顽强探索的尝试,它确实展现了贝多芬天才的禀性 ― 高度分寸感的结合、苦难和欢乐的想象、苦难与紧张的探索。

这一乐章明显含有诙谐曲的要素和多彩的暗示,其内容正如贝格评论的那样:“它蕴含着远为表面上看到的多得多的东西,象一首谜语,藏着骚动和怨诉。”兰兹却在终曲中发现其中电光形的旋律,就象“阴沉的雷雨之夜的闪光。”安 · 鲁宾斯坦形容这个终曲“非同一般的紧凑和强烈。”按照罗曼 · 罗兰的看法,这儿感情“在旋转 … … 内心的惊慌,不正规的对比 … … 尖锐的停顿 … … 这些预示了 《 月光 》 、 《 热情 》 终曲中的暴风雨。”

正确地理解第五奏鸣曲的终曲,可以把它看作是贝多芬未来宏伟构思的灵感草图,它的幅度、激情是真正贝多芬式的,它具有沉着的态度、自制力的高潮,到处可以觉察到贝多芬在努为尝试和捕捉创作意识中形成的影像。”

20 Piano Sonata No.6 in F, Op.10 No.2 - 1. Allegro-- András Schiff

“第六钢琴奏鸣曲(献给冯 · 布朗伯爵夫人) F 大调 Op.10 No . 2

第六钢琴奏鸣曲与第五钢琴奏鸣曲相同,也是三乐章的,但没有前一首的戏剧性。第一乐章和终曲体现了轻巧、戏谑的情绪,第二乐章割爱了普通的、充满感情的徐缓乐章,而代之的是 ( Allegretto )部分,它轻快而怡淡之情,直率地在 f 小调上展现出来,形成了对比,贝多芬力图展示在愉快的掩盖下一时闪现的深沉感情,这也是贝多芬最喜爱的形式。在这首奏鸣曲中,贝多芬首次把第二乐章的调性改用小调,这一新的尝试也告诉我们:

贝多芬是一位多么富于创造的作曲家。这首奏鸣曲内容清楚、不包含什么戏剧性因素,但却拥有轻快、爽朗的滋味,这是贝多芬在特殊感兴之下而写的。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里使用了一些不寻常的手法:如在第一乐章的展开部里出现了崭新的主题;小步舞曲式的小快板乐章代替了缓慢的第二乐章;末乐章十分幽默,是用赋格段的形式写成的,在贝多芬奏鸣曲中采用这种对位形式,估计是第一例。

这首奏鸣曲使用了细致的动机,充满春之快乐的可爱音乐,洋溢着海顿、莫扎特作品的气氛,曲中那明朗轻快的情调令人陶醉。第一乐章个活泼而朴素的乐章,相当简洁的奏鸣曲式依然令人困惑不解,虽然植人海顿般明丽、天真、甚至俏皮的情调,可是象转调段那对比式的主题,还是展现出贝多芬的宏大情感

此乐章轻巧、戏谑、诗意的情绪极浓,它鲜明地刻划了贝多芬相当强的个性,我们多多少少可以看到贝多芬所喜爱的形象之------

把人的愉快感受与对大自然的陶醉融合在一起。整个音乐贯穿着大自然的回响:鸟儿吱叫、小河淙淙响、远处森林愉快神秘地作响,在这个背景上,心灵在抒情、洋溢着自在的幸福。兰兹非常喜欢主要主题的诗意,关于第一乐章音乐感情生动的描写是正确的:这仿佛是 《 第五奏鸣曲 》 终曲苦难、紧张的探索之后的休息,回到了青年人明快的、无忧无虑的、有时控制不住的欢乐,有时带几分悲伤的心情 … … 。罗曼 · 罗兰对此乐章曾论说道:在这个乐章中看到了贝多芬音乐最“清新的小溪。”

乐章的呈示部绝妙地表现了抒情浪潮的增长,好似愉快地一口气地飞跃,是引向人与大自然结合的欢乐。小调的展开部又是大自然和人美妙的融合,虽然取用呈示部最后 2 小节的动机,并且加入同样单纯的三连音动机进行有机性展开,所流露出纯粹的音乐趣味以及固执的表情,是值得人们注目。再现部中大自然的音响更为多样、更为生动,显示了贝多芬式的广大性,充满着内心的幸福,没有任何荫影的欢乐。此乐章贝多芬安排了丰富的旋律性与令人目眩的细致运动,足见贝多芬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作出来的,它自始至终充满着光明、愉快、信心及抒情的喜悦,好象一切都被光明所照亮。”

21 Piano Sonata No.6 in F, Op.10 No.2 - 2. Allegretto-- András Schiff

“这首奏鸣曲没有徐缓乐章,而代之以具有动感的小快板乐章。贝多芬对这个乐章并没有记以诙谐曲的名称,但在乐章中间部的主题却是明显的诙谐曲式的性格,就其内容来说,特别能让人联系到的是贝多芬较后期作品中含有的思想,如 《 命运交响曲 》等等。这个乐章好象在描写从孤独的深渊再度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梦与希望,这是彻头彻尾的贝多芬式音乐,是无限简洁又无限丰富的独特作品。

由低音域弯弯曲曲地往上爬升的齐奏歌曲是多么平静而遥远,随后的乐句中弱拍附上强音,音乐的紧张感突增,跃上高峰后又平静下降的主题又显得多么寂寞;寂静的中段在根底部却流动着可怕的力量 … … ,这一切的表现无不沁人肺腑,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

兰兹认为这个乐章是贝多芬最优秀的钢琴作品之一。按照安 · 鲁宾斯坦的评论:“这首小快板(它的第一个神秘的主题和柔和的三声中部)从头至尾是惊人的,没有内心的激动是不可能演奏的。”兰兹在这小快板中感觉到近似 《 浮士德 》 中的夜景,兰兹的想象可能是随意性的,但我们却能似乎感受到小快板中那沉着、徘徊的夜色情景音响,这的确与第一乐章响亮、白昼的音响形成对比。在第一乐章里,人们偷快地投身于欢乐的大自然的怀抱,而在此乐章里,人们感受的是忧愁、不安,大自然和音响也是神秘莫测的。

在这小快板中, p 和 PP 占优势的力度特点也强调了夜曲的形象特性,精致的和声与深沉的形象极为绚丽。总之,此乐章与第一乐章放在一起,形成了光明与昏暗、愉快与悲哀、信心与犹豫之间的强烈感情对比,这乐章显然是一首诙谐曲风的音乐。”

22 Piano Sonata No.6 in F, Op.10 No.2 - 3. Presto-- András Schiff

“此终乐章贝多芬谨慎地沿袭了意大利古钢琴音乐的奏鸣曲式,具有海顿式民间风味的纯朴特点。尤其是赋格风格的开头乐句和使用一些对位手法,令人想起杜曼尼柯 · 斯卡拉蒂的样式,也可以从中看到远离多声部样式的那种精神,但其内容却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特有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创作原则,也令人亲切地感受到贝多芬式的幽默和奔放的情趣。

这个罕见的乐章是把赋格曲与奏鸣曲结合起来的奇特作品。主要主题是以赋格风进入的,使用了一些对位式手法,但与复调音乐的精神仍有一段距离。副主题是主要主题的转位,两个主题的对比性稍弱些,但乐章表现出的痛快淋漓、诙谐而白热化的活力却使作品成为宏大壮丽的音乐世界。

安 · 鲁宾斯坦看到终乐章是“贝多芬式的幽默典型。”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在乐章中找到贝多芬的精神、贝多芬的热情!找到贝多芬善于迅速地从静思过渡到行动,从幻想过渡到振奋的感情理智表现。终曲的形象构思是健康向上的,是真正的民间大欢乐,在其音乐节奏力度的脉搏中,在尖锐性、有棱角的进行中,我们都时时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倔强个性、贝多芬伦理特点的解答。终曲所展示出深沉的悲怆世界对于明朗、欢快、诙谐的世界也埋伏了巨大的感应力和熟练的表达手法。我们发现:贝多芬在年轻时,已经深切地领悟了悲怆世界所掀起的压倒式威力。”

23 Piano Sonata No.7 in D, Op.10 No.3 - 1. Presto-- András Schiff

第七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 布朗伯爵夫人) D 大调 Op.10 No . 3

这首奏鸣曲是Op.10 的最优秀作品,它给人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极富情趣,这是由于这首奏鸣曲比以前任何作品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真正体验内涵的音乐诞生了,形象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它与下一首《(悲怆)奏鸣曲 》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据考证,此时贝多芬丰富的创作思想暂时还未找到完善的形式,而听觉的日渐衰弱又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巨大苦闷、烦忧和压抑。在这一时期之间(约 1796 一 1798 ) ,作为钢琴家的贝多芬常在布朗伯爵夫人家演奏,这首奏鸣曲就是他献给伯爵夫人的三首奏鸣曲之一。这首奏鸣曲与前两首简练的三个乐章奏鸣曲不同,因为它又恢复了寻找丰富的主题组成、扩展了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成,又回到了雄伟的四个乐章的结构世界。在这里采用四个乐章的形式对奏鸣曲的传统不仅仅是在外在结构上,而更多的是在其内部构成及处理上、在新主题的展开上、对传统奏鸣曲形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实质性的改革尝试,而这一改革在本奏鸣曲的宏伟第一乐章里表现得最成功。第二乐章的缓板、第三乐章明亮如歌的小步舞曲则表达了贝多芬不曾有过的深刻的、带有悲痛的热情。终曲回旋曲是紧凑和压缩的,在节奏方面大为长进,潜化着贝多芬典型的朝气勃勃的幽默情绪。总之,这首奏鸣曲的性质是奇异而神秘,使得此曲成为初期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兰兹曾公正地认为这首奏鸣曲是“最富有交响性”的作品之一。罗曼 · 罗兰非常正确地指出了这首优秀的奏鸣曲“不够有机地连贯。”“这是由于艺术家还未加以思考,如何把丰富的印象在自己的作品中联结起来。”贝多芬曾经对其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我们可以从这首奏鸣曲中那激昂奋进的音调感受到贝多芬特有的性格特征,找到贝多芬创作上新的可能性。不能忽略的是:在这首奏鸣曲中,层次分明的齐奏,表现了贝多芬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而在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在狂热的感情中,包含着充满哲理的追求,而冷静内在的逻辑思维又迸发出冲破枷锁与烦忧的火花。此曲中的技术和感情深度得到了一定的挖掘,旋律、和声及丰富进行的音调、各种发挥作用的七和弦,是贝多芬创作中与巴赫及浪漫派相关连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环节。主题之间的对比、调和以及有机性的发展,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技巧已更为圆熟。

贝多芬以其华丽灿烂、坚定有力的音乐思想,倾入了许多激动、痛苦的感觉,使这部作品出色迷人。此乐章的奏鸣曲形式结构比起以前的奏鸣曲要复杂得多、细腻得多,更拥有紧凑的双重结构感性质。乐章的形象化内容在开始时是神秘的,以同音跃进开始的开头动机率直地表示出全曲中那难得一见的活力。在关系小调上出现的第一副主题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巨大乐句,第二副主题却变成呼吸较短促、但具有前进性格的乐句,从而避开了通常的抒情旋律要素,这是贝多芬经常使用的手法。展开部再度以新的主题在激烈跃进中爆发,是主要主题的变形,规模也相当大,一系列的离调并向再现部一口气投掷过去,犹如一条强大的弧线,这种作法已经预示了此后Op.3 No.2 《暴风雨奏鸣曲 》 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尾声也是很有发展性,充满了运动和生命,成为整个乐章统一的最大依据。

这儿没有第三、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英雄性音调,也没有旋律鲜明对比的表达,但感情上的表现是引人人胜的,虽然没有明显的对比混合,但音乐的逻辑联想是丰富的、是很深刻的形象。贝多芬绝妙地合理安排了主题的轮流出现,使音乐的连奏更显得自然、从容。这儿还是显露出贝多芬通常所具有的标题性倾向,以形形色色、浮光掠影般的大自然印象和感受为主要内容。

总之,此乐章植入无比丰富的曲思,结构富有逻辑,形式完美,离调的调性布局与逻辑布局非常清楚,构思的规模很是交响化。所有的段落内实现统一的速度、统一的脉动,虽有较多的停顿和休止,但却给人从内心感到音乐是连绵不断的进行,而且是必须发展而成的印象。感觉到它是简明统一的整体。”

24 Piano Sonata No.7 in D, Op.10 No.3 - 2. Largo e mesto-- András Schiff

“这个震撼人心的作品是由阴暗的悲伤以及抗拒激情的热血组成的,它充满了严峻的、潜在的、凝聚的戏剧性,它是一个生动而有机的结合。

贝多芬以自己通常所力求表达戏剧性对比的意图,在本乐章创造了完全另一种音乐。从乐章的内容深度来说,是贝多芬青年时代写下的最悲伤、最优美的徐缓乐章创作顶点之作,它反映了耳聋的残疾给贝多芬的凄惨震憾与心灵上的摧残。谱头表情记号(Largoe mesto ) 集中说明了其内容是悲伤的。贝多芬在其一生中使用广板创作的钢琴曲只有三首:即Op.2 No . 2 第二乐章;Op.7C 大调第二乐章以及本奏鸣曲的这个乐章,这是最后一次的。在日后的年代里,随着其作曲手法的逐渐成熟,贝多芬也不再使用(Largo)这种形式了,只是局部的用于Op.32 No.2d 小调第一乐章的开头处与Op.106 《 bB 大调奏鸣曲 》的终曲赋格部分。贝格曾说过:“把(Largo)最精良的成份榨取近净,贝多芬便遗弃了这个形式。”

此乐章绵绵不断的音乐线条,是贝多芬忧郁的自画像,是贝多芬个性生活的体验结晶,同时也属于是贝多芬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辛德勒证实:贝多芬本人认为这个(Largo)的形象实质是通过光明与阴暗的各种色调,表达一个忧郁者的心灵状态和那哀愁的容姿。那盖尔把(Largo)忧郁内容的原因归结为贝多芬耳聋的初次严重症状,因为写作这首奏鸣曲时,正好是贝多芬耳疾悄悄来袭之年,于是他把心中的忧虑和苦痛之情倾泻在此乐章上。兰兹却认为与贝多芬母亲的去世相关。安 · 鲁宾斯坦说:“这好象是参加送葬行列的心情,这是完整的一本悲剧。”高尔基在贝多芬早期所有的奏鸣曲中最喜欢这首(Largo),他是这样叙述的:“…… 苦难在这儿是多么的深重,这不是个人的悲痛,贝多芬出自内心写下的旋律也不是他个人的旋律,这儿人民的灵魂在说话。”我认为,他不是作为钢琴奏鸣曲,而是作为一首完整的交响曲来感受这首(Largo)的。”罗曼 · 罗兰又是这样描写这首(Largo):“那儿是贝多芬的全貌,何等成熟的心灵!那儿所表达的悲哀,充满了命运的力量和规律。这似乎已不是个人的自白 …… 个人的悲歌已上升为人民、时代的史诗。这部宏伟、完整的悲剧实质 ---- 是这位巨人手下所体现的人民的灵魂。”充满激情的(Largo)音乐是如此富有表情,它具有宏大的规模、史诗般的抒情,同时又有内心直接流露的全部激情。这个制造出深刻的绝望以及猛烈热情与悲痛意念的音乐,为我们投下了无比祟高的巨大阴影,同时又预示了浪漫派时期的某些音乐思维特点。痛苦和绝望、阴晦的沮丧和激烈的反抗、热情的高涨和骄傲的温顺,都可以在这里的音乐中找到反映。”

25 Piano Sonata No.7 in D, Op.10 No.3 - 3. Menuetto (Allegro) -- András Schiff

“这乐章充满了春光般的温暖、轻快、欢欣的气氛,在这段小步舞曲中,所有的一切都和前一乐章那严峻的黑暗形成了极端的对比。和平明朗、优美迷人的小步舞曲以刚毅的激情及时摆脱了(Largo)中的悲哀、阴暗、紧张的悲痛气氛,象这类激剧的转变是贝多芬的特色之一。贝多芬仿佛向明媚的春天早晨敞开了窗户,宛如从人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阴暗浓重的色彩被阳光代替了,空气里仿佛弥漫着鲜花初开的大自然芬芳,心中变得高兴和喜悦起来。热情洋溢的中段,兴奋、戏谑,自然地探求了小步舞曲的出现,与整个乐章的理念更加融合、更有明显的连贯桂,又是那么美好、欢乐、阳光普照、鸟儿歌唱,一派田园的色彩。安,鲁宾斯坦称这乐章为“可爱的”。”

26 Piano Sonata No.7 in D, Op.10 No.3 - 4. Rondo (Allegro) -- András Schiff

“此乐章不采用奏鸣曲式而又回到以前的回旋曲形式中去。这一回旋曲乐章的情趣又迥然不同,它酝酿出的是一种特殊的气氛,不一般的变化无常和急速闪变的形象,令人感到忧郁与诙谐交错的复杂情绪。它的特点是形式简洁压缩,它的性质愉快、俏皮,带有幽默之感。

开头的主题具有暗示性的味道,有大量的力度对比和节奏对比,出现了许多延长记号。贝多芬是以充备的技巧、颇有的思虑来构画这段美妙的音乐,力图使终曲象第一乐章那样.作为音乐上“客观性”的乐章来结束整首奏鸣曲。事实上,这个回旋曲中又恢复了跑动,又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感觉,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的构思。毫无疑问,回旋曲的形象来源于民间田园式的音调,与以前的华丽回旋曲有区别,在内容上含有不同的微妙内在变化:这儿有舞蹈;有大自然迷人的召唤;有温柔的玩笑;然而基本动机却与停顿相互交替,形成一个统一生命的、活的整体。辛德勒曾说:“这个动机表现了贝多芬对自己忧愁的疑问,作曲家曾这样自问,还是那么忧郁吗?”的确,这个回旋曲特征动机在全乐章到处出现,表达了贝多芬对忧愁的观念。总之,从这乐章可以看出:贝多芬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视音乐的整体感,讲究动机的互相关连,使作品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综合力。”

27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1. Grave - 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 András Schiff

“《(悲怆)奏鸣曲》的创作也正是暴风雨般的革命年代,也是自由、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在创作风格上,两种因素互相结合。这首作品是贝多芬优秀钢琴奏鸣曲的杰作,是他这时期创作中的光辉顶点,显示了贝多芬的奏鸣曲逐渐向浪漫风格前进。(((悲怆)奏鸣曲》戏剧性的优美曲趣为众多世人所熟悉、所热爱,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非常喜爱这首奏鸣曲。作品在其出版的封面上,贝多芬本人给它题名为:"Grande Sonate pathetique”字样,由贝多芬自己冠以标题的作品,这也是第一次的,这样的做法在其钢琴奏鸣曲中也仅见于(((告别)奏鸣曲》。贝多芬把这部作品称之为(((悲怆)奏鸣曲》,说明了这是贝多芬寄予最深的自我写照。《(悲怆)奏鸣曲》三乐章的组成再一次证实了贝多芬把极为戏剧性的奏鸣曲作品局限在这个数目乐章中的倾向。在贝多芬的初期钢琴曲中,虽然可以窥见受海顿、莫扎特或克列门蒂的影响,但随处都显露出贝多芬独特的创意与力感,充满了蓬勃而优美的旋律,洋溢着狂喜跃进的节奏,并涌现出大胆奔放的幻想,这些都是贝多芬音乐[非法语句]独有的魅力。在这首(((悲怆)奏鸣曲》中,已呈示出此后苍劲有力、绵密紧凑的表现手法,富有诗情般独特的魅力,洋溢着幻想的诗情,其精彩的戏剧性处理以及闪耀的深刻个性都受到了最高的评价与赞扬。《(悲怆)奏鸣曲》的音调幼苗出自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写的《f小调奏鸣曲》,使它具有深刻、新颖、独创的形象,它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的幻想。”

28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2. Adagio cantabile-- András Schiff

“贝多芬当时对这首奏鸣曲标记为《悲怆》的主观动机含义论述和解释是很多的,争论和矛盾也是较多的。比如贝格曾就《悲怆》的意义作了如下评论:“《悲怆》不是“标题”,只不过将op.12之前,在其诸作之中应用过的乐风进行了特性化....‘正是把以前蕴藏在作品中的强烈愤慨和悲剧性的激情给予概括化了。”兰兹也认为“老实说,这是绝妙的。”乌辽贝舍夫认为:“《(悲怆)奏鸣曲》从头至尾是杰作、是趣味、旋律和表达的杰作。”安·鲁宾斯坦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认为它的名称只是适合于开始的和弦,“因为它的总的特性是充满了运动,更多的戏剧性。”鲁宾斯坦在《音乐和它的代表人物》一书中写道:“《(悲怆)奏鸣曲》的名称大概只是针对引子和第一乐章中它的重复片断而言,因为第一乐章快板的主题具有生动、戏剧性的特点,而第二主题带有“mordente” (装饰)无论说它是怎么样的性格,就只是不悲怆,在最后一个乐章,哪里有悲怆?只是第二乐章还可以有这个标记。”“悲怆”这个辞汇,对于当时的贝多芬只是表露其非常明显的意识结晶,表明他已经走向某种有明确意义的方向了。这时期的悲怆感只是完全属于年轻的贝多芬,与他后半生的感人肺腑的凄怆深刻的悲剧性‘悲怆’到底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史科托把这首乐曲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互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存在有共通的“青春的哀伤感”。列夫·托尔斯泰在写《童年》第十一章中关于母亲弹琴时。提到的大概就是《(悲怆)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他写道:“她弹起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我想起了一种悲哀的、沉重的、阴暗的···……好象使你想起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罗曼·罗兰关于(悲怆)奏鸣曲的论述是很有价值的。他在其中看到了“真正富有感情的戏剧场面的贝多芬式对话”的一个突出的范例。罗曼.罗兰同时指出奏鸣曲的形式有某种舞台性,其中演奏过份地显露。”“《悲怆》的成功,正如作品本身一样,带有某种演戏般的特点,从莫舍列斯的叙述中可以得知,赞成和反对这首奏鸣曲的争论就象关于某一歌剧似地激烈起来。显然,对于这种状况的胜利,贝多芬是不满意的,他不希望恢复它。”

29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3. Rondo (Allegro) -- András Schiff

“《(悲怆)奏鸣曲》音调庄严、情绪激昂、感情祟高,这些因素彻底地形成了贝多芬初期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悲怆)奏鸣曲》的基调不是痛苦的经验,而是对经验的苦心探求。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悲剧在敲门。”它是一首真正的诗篇。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探索和发展了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新形式,把音乐作品的戏剧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看出,《(悲怆)奏鸣曲》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主要主题毫无疑问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主题和第三乐章的主要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主要主题和第三乐章的主要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贝多芬在自己的创作中除了以一定的文学著作为题材的作品以外,很少采用标题性的标记,而在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也只有本奏鸣曲由贝多芬命名为《悲怆》和《bE大调奏鸣曲(op. 81 a 》被称为《告别》,而如《月光》、《田园》、《黎明》、《暴风雨》、《热情》等并非出自贝多芬之手,而是后人题上的。现今,阿萨菲耶夫在评论(悲怆)奏鸣曲》时指出:“第一乐章一般热情的高潮;第二乐章祟高的、安逸静思的心境;第三结束乐章幻想的、敏感的回旋曲。”总之,《悲怆》不仅在内容上有杰出的优点,而且在宏伟与简练相结合的形式上也有卓越的长处,人们从音乐中很容易感觉出贝多芬开始受到耳聋威胁的心境与幻影。”

30 Piano Sonata No.9 in E, Op.14 No.1 - 1. Allegro-- András Schiff

“第九钢琴奏鸣曲(献给冯 · 布劳恩男爵夫人) E 大调 Op.14 No . 1

第九奏鸣曲较为小巧玲珑,其形象内容规模较小,但极具有自然的、不矫揉造作的美感,与贝多芬早期所作的Op.10 No . 1 、 No . 2 一脉相承。当时的贝多芬一方面善写大型的奏鸣曲,一方面也写象这样小巧紧凑而具有形式感的作品。这首奏呜曲并没有醒人耳目的特色,但它却有自己的长处和独特的、有价值的特征。它以极其朴实的音乐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意图,包含着作者重要探索的征兆。辛德勒说过:“尽管内容最丰富最优美,却是不为一般所重视的乐曲。”“Op.14 的二首奏鸣曲有两种意见之争,也有夫与妻、相爱的男女间的对话。”“恳求的和反对的。”第九奏鸣曲用非常明快的形式写成,它的写法有许多管弦乐的特点,表现手法也较成熟,总的情绪是明朗的。虽然戏剧性的因素不多,但人们很容易从抒情性日常生活方面对乐曲进行解释,从新的方面上描绘了艺术形象的对比音调问题。从作曲的技术上看,其内容与表现有了很大的飞跃,它的音乐快活、舒畅,完全不象 《 悲怆》 那样阴郁,也不再具有戏剧性的夸张之处,它把情绪丰满的内容表现得毫无虚饰、轻快自如地行进着。

这首作品的出版消息是在 《 悲怆》 刚出版后的 1799 年 12 月 21 日出现的,所以有人认为此曲大约是在那时候完成的。可是如果去考证草稿薄时即可发现这作品是在很早之前就构想的,草稿是与 1795 年所完成的 《 b E 大调钢琴协奏曲 》 的草稿一起出现的,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清楚这部作品的原始构想是相当早期了。此作品是呈献给冯 · 布劳恩男爵夫人的。布劳恩男爵是当时的一位巨商,也是维也纳剧院的经营人,比贝多芬年长五年,是委托贝多芬写作歌剧 《 费德里奥 》 的人。除这首奏鸣曲外,在两年后贝多芬又呈献男爵夫人 《 法国号奏鸣曲 》Op.17 。我们只要注意到,海顿在他的晚年也是题献给这位男爵夫人一首优美的 《 f 小调变奏曲 》 ,很容易推测,这位男爵夫人可能是一位出色的女钢琴家。

在这首可爱而晶莹的作品里,可以发现贝多芬创作上的巨大成长,他的个性表现越来越为明显了,他手中自由运用的技巧已成为表现其新的音乐构思的强有力手段。总之,这首作品内容明快简洁、音乐自然流畅,在宽广的情感世界里自由地飞翔,具有容易亲近的魅力。

这乐章具有开朗而高贵的性格,如诗如画,表现出舒畅、爽朗的气氛,是一首极可爱的作品。虽然技巧较艰深,但洋溢着内在的热情,具有向前突进的强烈意识,整个音乐的性格是十分安宁的、十分有分寸地进行。它强调了安逸、亲切,似乎是田园诗,是抒情、热忱、明白的说理,充满着柔和与激动的情怀,酝酿出宏大的气宇。兰兹把这乐章开始的乐句与春天渴望飞向天空的云雀相比,他觉得在这乐章中,看到了严峻的冬天之后第一个美好日子的形象。乐章宁静、优雅的成分多了,但我们却能发现相当多的感情变化,有顽强、坚定的音调,也有充满意志的重音和有趣的预示;有温柔、请求般的音调,也有枯燥、伤感的情绪;有轻快、澄明的轮廓,柔和而丰富的和声伴奏,也有刚毅、倔强性格的展现。在呈示部中主要主题显得中性些,使用上下楼梯般圆顺的音阶或半音阶进行的副主题雅丽得犹若女性一般,我们看到了平稳、沉着、恳切的谈话,音乐极其流动。在呈示部结尾中,出现了几处威容堂皇、性情奋昂的乐句,这些奇妙的对比令人击节叹赏。在展开部中歌唱出幅度宽广而颇为活动的新主题,它代替通常的主题或动机加工,感觉起来是抒情喜悦的出色发展。在这些歌唱的、支撑点上带有柔和重音的八度中;在伴奏的淙淙作响的琶音浪潮中;在时亮时暗的和声中;在感情激动多变的所有形象中,都集中包含着十九世纪浪漫派抒情的许多令人鼓舞的预兆。再现部重复呈示部情绪上的波折,运用活泼的音阶代替通常的伴奏和弦,增加了音乐的生命力。在逐渐趋于安静的尾声中,在优美的对比中浮现出轻巧的轮廓,其感情和谐的平衡,又是心灵和外部世界的融合。”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50S) - 沐浴慈爱 - 沐浴慈爱
  

31 Piano Sonata No.9 in E, Op.14 No.1 - 2. Allegretto-- András Schiff

“本乐章充满了精力,是一首优美的间奏曲,由典型的、有力度的三拍子构成。清晰的重音和强烈的律动极其真实地表达了感情发展的进程,全曲具有小步舞曲的性质,音乐在情绪上有些动摇、忧郁,充满着内心的沸腾,乐思近似诙谐的情调。贝多芬对这个乐章没有作任何标记,然而其实际的音乐构思却为后人所钦佩。从音乐进行的小快板速度上看,使人们所感到的速度单位不是一拍,而是整小节,它的音乐多少带有悲歌般的不安气氛,明丽、宁静的大调部分(中段)制造出优美的对比,尾奏时也具有沁人肺腑的魅力。贝格认为这个乐章柔和而动荡的运动,暗示了贝多芬后期奏鸣曲Op.90 的方向。根据辛德勒的见证:贝多芬倾向于把这个乐章弹成(Allegro furioso ),这样的解释是为了强调与安逸的第一乐章形成对比。安 · 鲁宾斯坦称这小快板为“昏暗的”;莱奈克也称从乐章中看出“平静的澈悟。”

32 Piano Sonata No.10 in G, Op.14 No.2 - 1. Allegro-- András Schiff

“第十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 · 布劳恩男爵夫人) G 大调 Op.14 No.2

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这是技巧较为浅易的作品之一,但它却是贝多芬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的注释,具备了贝多芬音乐的所有特色与魅力,是一首优雅可亲的奏鸣曲,尤其第一乐章最为出色。

贝多芬倾向于音乐形象的现实主义和标题性,这促使他更坚定地创造和锤炼鲜明的、相互矛盾的形象对比,以形成他前辈所未有的真挚和形象化的音调。在这首奏鸣曲中的确存在着人的各种个性的对比,表达了内心互相抵抗的因素,显现了贝多芬努力在探求奏鸣曲整体的简练和富有表情的紧凑。因为这首奏鸣曲的曲调非常优雅而可爱,在贝多芬抒情诗意的奏鸣曲风格形成中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所以多半被选为初学者学习的乐曲,并得到了音乐家们的好感。整首乐曲充满了许多丰富的表现方法,音乐上也充分显示出进行发展的有机性,产生了巨大的生命力,表达了明朗快乐世界里的意念。辛德勒曾说过:“在Op.14 的二首奏鸣曲里面有两种意见之争,也有男女的对话,尤其是第二首,这种对话显示得更为明显,两个声部的对应比Op.14 No .1 更为清楚。”“这是表现了丈夫和妻子或相恋人的会话。”“在两个极为明显对立的声部上,很明确的把对话双方都表现出来了。”

贝多芬对这首奏鸣曲的动机与旋律的安排是采取了对话似的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海顿的对话特点,首次在音乐中表达两种互相对立因素的争吵言论,富有逻辑思维的想象。这个轻松、愉悦而可爱的小曲直率流露出的是纤细、柔和的感觉,具有女性般的优美性格,它以诚挚的抒情、青春的感情征服和吸引人。的确,多芬的动机和旋律总是具有强烈的倾诉特质,使这首奏鸣曲在所有前几首奏鸣曲中风格是最钢琴化的。

总之,这首奏鸣曲在织体上最清澈、最精致,它朴素、率直,鲜明地描绘出内心感受的画面,音乐的进行和发展也显示了完美的独立性,正如前一首奏鸣曲那样,是处在轻快、明亮、快乐的世界中。这个乐章鲜明、率直,朴素地描绘了贝多芬内心感受的画面,它从富有逻辑思维的结构出发,用音响来表现两种对立的声音,整个乐章的旋律非常真诚,和声织体极为抒情。呈示部极为优美高雅的主要主题引发出颇具特色的气氛,那单纯的美给人很深的印象。音乐转调段出现的莺啼鸟叫般动机,以明快而抒情的感情色彩鲜明地发展着,灵活多变的节奏及音调的主导动机生动地交替、聚集和流动,表达了激动心情的形象。再现部虽然照一般规则进行,但又与俞面动机直接组合起来,使惊人的音乐手法得于体现,似乎是一种寂静的幸福结局,争吵结束了,爱情与和平胜利了。在小结尾里,不绝如缕的旋律与音群充满了光辉与温暖感,气质也显得无比高贵,产生了优美的余韵。

安 · 鲁宾斯坦指出:这个乐章“以不凡的鲜明为特点。”罗曼 · 罗兰把这个第一乐章和其他奏鸣曲的某些乐章一起列为贝多芬“清新的小溪”。”

33 Piano Sonata No.10 in G, Op.14 No.2 - 2. Andante-- András Schiff

“这段徐缓的行板乐章是由优雅简朴的断奏主题和三级变奏形式写成的,虽然没有转调的变化,但充满着可爱、威严、诙谐的情趣,它的对比是缓和的、尖锐的矛盾极为朴素,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里用上变奏曲的形式是头一回。乐章的音乐有些单调,但整个音乐的进行以熟练简洁的手法,具有高尚的素质,充满着童贞般的纯朴。贝多芬力求以正确的、平稳活泼的进行曲速度,努力使主题的变奏不破坏调性,完满地陈述出各种不同的形象。虽然乐章的音调带有某些纯形式和外在的因素,似乎是掩盖了某种情绪,但却包含了很多意义,其中蕴藏着深深的可爱性与诙谐性。

这一乐章比起第一、第三乐章更富有管弦乐性,变奏曲在织体上并不复杂,但多样的奏法和力度变化却很细致,速度是生气蓬勃的小快板,使结构也显得完整、鲜明。在第一变奏中,主旋律由左手弹出,在其上声部的旋律中不停地响出第一乐章的呼唤动机;第二变奏的旋律改在右手上声部出现,但以断奏切断。中声部里含有半音阶下降的对位旋律及低音的呼唤动机,和主要旋律形成优美的对比;在第三变奏中,旋律以较活泼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出现,其最高音巧妙地隐藏着旋律线。当曲调在尾奏逐渐远离消失时,最后的终止和弦却以最强音爆发出来,犹如海顿的 《 惊愕交响曲 》 那样,显示了贝多芬的灵动和幽默。”

34 Piano Sonata No.10 in G, Op.14 No.2 - 3. Scherzo (Allegro assai) -- András Schiff

“这个乐章虽然标明为诙谐曲,实际上它不是所谓三部形式的诙谐曲,而是将微妙的接缝熔接了的自由回旋曲( a -- b -- a -- c --a -- coda ) ,即使没有奏鸣曲式的要素,但回旋曲主题却以 C 大调或 F 大调等各种调子出现,多少取人了巴洛克协奏曲风的要素,这乐章写得十分清澈,充满了轻松明朗的诙谐感。

贝多芬为什么要标以诙谐曲名称,其用意是令人很难判断的。据说,贝多芬原计划将这首奏鸣曲写成四个乐章,那么第三乐章按计划写成诙谐曲,但最初的主题却没有具备诙谐曲的必要形态,竟与作者的意图相违地写了下来,就这样把它写成了回旋曲,而这个主题也就作为回旋曲的主题来使用。乐章的主题具有跳跃一样的轻快,曲调多少带有奔放的味道,它摆脱了第一乐章直率地流露感情的倾向,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贝多芬那出众人性的幅度。主要主题似乎是一个细小的步伐,是用充满才气、诙谐而活泼上升的音阶式动机构成,有点嘲弄式的献媚风格手法。贝多芬的确在开玩笑中隐藏着细腻的嘲弄,回避了许多内心深刻的苦难和失望的自我矛盾,表明了自己毫无拘束的有棱角风度,对自己的幻想充满了一种执着的憧憬。第一插部是活泼的音群乐句;第二插部却变成了温暖心灵的歌曲,显得活泼、幽默,而高低音问答方式作成的尾奏,却具有滑稽的味道。

总之,乐章中繁多的“鸟”音调,有时显得枯燥,但其音乐的构思是失望、是幻想、是迷恋,在幽默中寻找抒情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表现手法上看出全曲强韧的统一力,更能察觉出贝多芬超人的、宽广的人间性。”

35 Piano Sonata No.11 in B flat, Op.22 - 1. Allegro con brio-- András Schiff

“第十一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 · 布朗伯爵) bB大调 Op.22

贝多芬初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到此为止已打下了休止。从这以后开始的奏鸣曲,显示了他的自由作风,踏上了贝多芬自我的境界。贝多芬在自己的奏鸣曲中努力探索新手法和新形式的同时,创作了几首情绪十分明朗、形式朴素和清新的奏鸣曲,属于这类奏鸣曲就有本奏鸣曲。这首贝多芬初期钢琴曲的最后巨作是 1799 年与Op.18 的弦乐四重奏同时着手作曲,出版则拖延到 1802 年。贝多芬在给莱比锡出版商霍夫玛斯特一封署明 1800 年 12 月 15 日的信中列举了他的新作,就在其最后列有这一首 《 大独奏奏鸣曲 》 。据考证,大概是 1800 年夏在温特德布林把这一首奏鸣曲整理出来的。贝多芬对于这一首奏鸣曲似乎非常满意,他在同样给霍夫玛斯特的另一封署明 1802 年 1 月 15 日寄出的信上,将所列举的新作个别地各标上了价钱,他不仅对这首奏鸣曲要求了与Op.20 七重奏曲和 《 第一交响曲 》 同样的价钱,而且还特别注明“这首奏鸣曲是非常杰出的。”这首奏鸣曲的艺术构思十分明确,每一个地方都洋滋着青春的喜悦之情,洋溢着光辉明朗的感觉,充满着自信的生命力和温和的乐观主义,并发扬了钢琴家的技巧及其灿烂效果,一切阴影在青春的欢乐和明朗的阳光面前都将被隐藏起来了。这首作品所揭示出作曲者大胆的自信,自然可以理解到贝多芬的性格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因此,可以说这首奏鸣曲是感情、结构、钢琴性效果三极为平衡的作品。

此曲是呈献给冯 · 布朗伯爵,伯爵是住于维也纳的爱尔兰后裔的贵族,为贝多芬音乐的热心支持人。贝多芬在呈献这首奏鸣曲之前曾经也把 1798 年出版的Op.9 三首弦乐三重奏曲写上“仅将最高之作献给我的艺术的最高的爱护者”的词句献给了伯爵。此外,他也献给了伯爵夫人Op.10 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我们知道,贝多芬本人把这首奏鸣曲的音乐与拿破仑共和战争的英勇精神相联系。兰兹称这首奏鸣曲是“壮丽的、凯旋的史诗。”

如果说第一乐章活力充沛而雄辨,概括地描绘了在事业中、征途中的主人公,那么第二乐章却是沉浸在大自然的休息中,一派和平的气氛,而天真的第三乐章以及故事般热闹的终乐章却又使人觉得主人公是辉煌的、节日般世俗生活背景上的胜利者。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创造了英雄的、日常生活的诗篇,非常鲜明地描绘了拿破仑时代的形象。当然,在这种战争的英勇性和富丽堂皇的娱乐中,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思想局限性,贝多芬还没有把自己思想感情提高到最高度 ― 内心的英雄性,贝多芬可能还被表面的堂皇所吸引,还倾向于相信宝剑的英勇。这乐章充满了生气蓬勃、神情活泼的动力,威武的音调和英勇的精神气质到处可见,音乐从第一个音到最后的音全部充满了活力,富于机智、坚毅、果断,非常有动感。罗曼 · 罗兰曾指出这一乐章所具有的“帝国风格”,他写道:“Op.22 (第一乐章)将以最纯正的力量,严正的光辉展示这种风格,这是高涨的拿破仑一代的呼吸。”此乐章主要主题是由明快率直的旋律开始,即使是性格较柔和的副主题也是活动式的,它植入了英雄式的力感。展开部到后半时其节奏多少给人单调的感觉,但是那皱纹较少的、滚滚而流的宏大气宇跟其他那充满光辉、猛烈的部分依然形成不可缺的对比。再现部是照一般规则进行的。在整个音乐进行过程中,速度始终完全不变,我们仿佛从中可以听到一些惊惶不安的喧嚣和嘈杂之声,仿佛在遥远的地方有广大的人群在移动,英勇的旋律轰轰鸣响,似乎掩没了世上的一切。我们从钢琴的音响里所听到的已经不是乐队,而是一支雄伟的合唱队在歌唱着。”

36 Piano Sonata No.11 in B flat, Op.22 - 2. Adagio con molto espressione-- András Schiff

“这个柔板乐章用完全奏鸣曲式写成的,含有深刻的内容,情绪是光明晴朗的,它创造了极其强烈的对比,充满了贝多芬的灵感。从歌唱性的旋律中看到了一种浪漫的风韵,好象可以联想到“浪漫派夜曲”,但又令人感到与贝多芬当时的心境稍有距离。乐章是温柔的、无优无虑的静思诗篇,那具有巨大弧线的旋律线描写出庄严、静谧的世界,交织着意大利式的甜美情趣。罗曼· 罗兰的形容语接近了乐章的形象,这儿“与英勇的紧张度相对立的是牧人的幻想,这时胜利者突然从战场上跳下来,敞开制服的高领子,在紧张的战斗后进行休息。”安 · 鲁宾斯坦指出:在这个(Adagio )中“没有特别的深度 … … ,这儿的音响比思想更为美妙。”贝格说过:“它是可以见到浪漫派夜曲的先驱之声。”格里本卡尔在他署名的小说 《 乐章庆典) ) (Das . Musikfest )中,引用了这一乐章并形容为“好象在水面悠游的天鹅。”总之,此乐章很好地完成了形象的功能,它表达了内心休息的诗意,表达了安静和沉思带来的喜悦。在呈示部里就有舒曼式的温柔音响进行,两个主题都是纤细而优美的曲调。在展开部中是显露了不安的萌芽、即逝的回忆因素。在再现部中又消除了不安的最后痕迹。乐章的确体现了贝多芬较为宏伟的构思,号召人们从闷暗的因素中清醒自己,战胜自我,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37 Piano Sonata No.11 in B flat, Op.22 - 3. Menuetto-- András Schiff

“这一乐章虽然是传统形态的小步舞曲,但其中却增添了贝多芬思维的新奇,若无其事地、悠扬地唱出小步舞曲主题,以丰富的迥音式动机直接跟前一乐章相互呼应,而且这个迥音式特质具有令人惊奇的自然感。这里的小步舞曲带有英勇的色彩,继续了从第一乐章开始那强烈的动人力量,精力充沛,滑游而去,展示了贝多芬独有的内容,制造出一个独立的世界,蕴藏着贝多芬那奇特形态世界的秘密。整个小步舞曲速度可稍快些,是一种有些拘礼的舞曲,保持着是愉快的气氛。主部丰满的迥音动机,较之以前贝多芬的奏鸣曲里所见到的是前进了一大步。中间部极富有戏剧性的情趣,无穷动的风格也滑动于其中,更赋予小步舞曲以激烈的形象造型。第三部分是小步舞曲回头之后不再重复,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颤音的形态,似乎使人感觉到是前一乐章的延长之感,一方面很自然地结合又相互对立着,形成一个特殊的世界,充分显示了贝多芬细腻、严整的内心世界。”

38 Piano Sonata No.11 in B flat, Op.22 - 4. Rondo (Allegretto) -- András Schiff

“这首贝多芬式风格的回旋曲井然有序,温存、明朗,内容尽是欢畅的喜悦,钢琴性效果的感觉充满了魅力,旋律优雅而充满着感情。安 · 鲁宾斯坦称它为“贝多芬最美好的篇章之一,有什么可以与第一动机的诱惑力相比?在哪一出歌剧中可以找到类似的东西? "这首回旋曲到处可以看到贝多芬坚定、有力的轮廓,把贝多芬所具有的柔美一面表现得琳漓尽致。主要主题献媚多情,是罗可可风格的典雅旋律,技巧性的古典钢琴艺术的传统增多了,有人说它与莫扎特《 C 大调奏鸣曲 》( K .309 )的终结乐章相似,倒不如说与贝多芬自己在几乎同时创作的并稍早些时候出版的小提琴奏鸣曲《 春天 》 的终结乐章相似!《 春天 》显得更加温柔、纯真、细腻,而本回旋曲可以说是“力的奏鸣曲”,表情沉重有力,处处显示了相称的威严。副主题是即兴性与幻想性的,在兴致勃勃的琶音抑扬婉转和低音声部长音符中,充满着何等明朗、强大的欢乐!近似三声中部的主题是兴奋的,三十二分音符颤动音型的嗡嗡声、号角声的复调性呼应、小调性的严酷色彩,都与第一乐章威武的特性相适应。回旋曲的尾声也是有特征的:朝气蓬勃、进行曲式的重音、坚强的音调极富色彩,非常富有表现力。

贝多芬为了求得写出生命与存在的原本形态,他努力以其艰困的生涯、努力的探索,在本回旋曲中独自形成自己的个性法则同时格守着独特的形成原理。”

39 Allegro --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26第十二钢琴奏鸣曲(献给卡尔 · 冯 · 李希诺夫斯基亲王)bA 大调 Op.26

这首奏鸣曲已向浪漫的表现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显示了贝多芬作曲风格变得更为圆熟、更为奔放,它放弃了曲式第一的观念,在音乐中融入了崭新的内容与生命。这首奏鸣曲 1802 年 3 月 3 日由维也纳卡比社(Cappi )发行出版的时候,它被标记为“为大键琴或钢琴的大奏鸣曲” ( Grand Sonata pour le Clavecin ou Pianoforte ),受呈献者是卡尔 · 冯 · 李希诺夫斯基亲王.贝多芬在这段时间的生活费都由这位亲王供应,亲王还赠送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用的乐器。被命名为“大奏鸣曲”不是由贝多芬自己命名的,而是出版者给加上去的。在同一年里,贝多芬还写作了两首“幻想奏鸣曲”Op.28 以及为舞剧 《 普罗米修斯的创造 》 所写的序曲等。我们也同样可以从中得知,本奏鸣曲与舞剧 《 普罗米修斯的创造 》 之间有着密切或间接的关系。

从这首奏鸣曲中可以看出:这时期贝多芬所关心的并不仅是奏鸣曲的间题,而对变奏曲也显示了不寻常的热忱,注意了变奏曲的性格分化特质。虽然这首奏鸣曲由四个乐章组成,但没有一个是属于奏鸣曲形式的乐章。第一乐章是主题和变奏;第二乐章是复三部曲式的诙谐曲;第三乐章是极富魅力的 《 葬礼进行曲 》 ;第四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很象是一首练习曲)。贝多芬在奏鸣曲中使用变奏曲与进行曲,是第一回的,是贝多芬对于奏鸣曲结构的划时代的试验,是他向新方向的大胆原始构想迈出的第一步。在这首奏鸣曲内,表现为自由而英勇斗争相关系的第三乐章,贝多芬特别标明为 《 悼念一位英雄之死的葬礼进行曲 》 。这个乐章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一个独特性的尝试,也可以把它当作 《 第三(英雄)交响曲 》 中“葬礼进行曲”的预备或者练习。如果把贝多芬的一生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来看,那么这部作品是属于第二时期的入门之作。贝多芬对于基调和主题的自由选择,致使他的音乐手法起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演奏本位逐渐成长为把人的内心生活和丰富的体验表现出来,形成了贝多芬式的抒情、热情和戏剧性特性。

兰兹对这首奏鸣曲的评价非常高,他看到其中各个乐章异常统一,“形式的尊贵”与“想象力的飞翔”相谐调,称本奏鸣曲可能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完善的一首。这首奏鸣曲的钢琴织体灵活多变,没有勉强的、夸张的成份,使得奏鸣曲也成为肖邦所喜爱的奏鸣曲之一。罗曼 · 罗兰试图说明本奏鸣曲的“有机性不足”,他写道:“ … … 评论者们绞尽脑汁,寻找解释四个乐章连贯性的钥匙,特别是解释在 《 葬礼进行曲 》 之后,欢快的( Allego )的涵义。事实上,贝多芬在那时完全不关心这些印象间的冲突(以后他就不那么漠不关心),甚至可以这样说,他自愿寻找这种多样性,从草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先安排了最后乐章欢快的(Allegor),然后预见了小步舞曲和ba小调阴沉的进行曲。显而易见,那时他是以各式各样的片断来构思作品的,只是以风格、调性色彩来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罗曼,罗兰的这些论断也使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坚定地探索奏鸣曲整体的标题性及感情结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整个历史性发展道路。总之,这首奏鸣曲总的紧张度似乎是与Op.22 奏鸣曲相对立的。按照罗曼 · 罗兰精确的词语,那儿“任何多情善感难以接近, " 而这儿“感情统治者,其中有许多是温柔的、真诚的。”

第一乐章鲜明地表露了贝多芬标题性构思的独特成就,贝多芬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揭示蕴藏在奏鸣曲式中的可能性,呈现了对变奏曲新的态度,一方面,他极力要使形式简洁、压缩,另一方面,他继续发展和加深奏鸣曲式的宏伟性。贝多芬同时也是变奏曲式的最伟大的大师,在这一乐章中,唯一的一次采用主题变奏的形式创作,突出了各个变奏曲性格的分化,使它们之间存在着大胆的对照性又彼此交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莫扎特 《 A 大调奏鸣曲 》 有相似之处。乐章由行板的主题、五段变奏和主题片断的结尾联成一体,而主题本身已含有变奏曲的因素,它流露出贝多芬所感受到的深沉苦恼与悲痛之情,而这隐藏多么深的内张力主题也是极为民谣般的纯朴化,它温暖、优美、高贵。虽然各变奏曲的手法和变化非常丰富和多样化,而贝多芬的才华使它们获得了复杂的、多方面的统一:它要求连线奏法和弦乐器的弓法很相近,使旋律线条连续不绝,在内张力很强和较窄的运动范围内,所有的变奏相当简练,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感情变化,使田园性与英雄性的对照产生了新的效果、新的形象结合。罗赫里兹在解释此乐章的形象内容时曾说过:“在第一乐章中看到一颗年轻的心在乡间大自然中的感受。”兰兹也指出: " ……夏天的财富、圆满结果的秋天景色,充满了忧愁和希望,是一切在大自然中呼吸和享受的东西的形象。”乌辽贝舍夫说过:“清撤的,使人愉快的田园诗。”

毫无疑问,贝多芬以异常的热情倾注于奏鸣曲的问题,而且也关注着变奏曲的问题。这一乐章的音乐形象接近于田园式的概括意境,结构形式和表情具有贝多芬旋律的典型特征,就象海顿在清唱剧 《 四季 》 中充满美感地表达一样。贝多芬在热心于威武的英勇行为之后,转向了大自然,希望得到宁静、幻想般的乡村生活,这里音乐上的变奏,好象是一颗易于感动的年轻心灵在与乡村、大自然接触后引起的感受.如果说以后贝多芬在 《 第六(田园)交响曲 》 第一乐章上标着“乡间逗留所唤醒的愉快感觉,”那末,这儿主要的感情因素是沉思般地景仰。作为当时革命处于低潮时,我们可以从这个主题中听到贝多芬悲伤的反映,可以从纯朴的旋律中看到贝多芬隐藏着多么猛烈的内在战斗力。”

40 Andante Con Variazioni--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26

此乐章是具有强烈幽默感、充满活力的诙谐曲,它敏锐、快速,而且是非常活泼的,它预示着进行曲,成为田园性转到英雄性的必要过渡,使贝多芬独有匠心地把这诙谐曲安排在第二乐章而不是第三乐章。据说在贝多芬的原草稿中,这个乐章本是小步舞曲,后来才被改为诙谐曲,其变动的理由是很明显的,因为在沉思般消失的变奏曲后,要为严肃、巨大的 《 葬礼进行曲 》 做准备时,除诙谐曲外,实在没有更适当的曲式了。

里曼曾说过:“这个主要动机与第一乐章的主题相似,气氛有如第四变奏曲的诙谐性性格,为此,把它当作“第六变奏曲”是完全可以的。”我们在第一乐章与这乐章之间还是看得出锐利的对比,由锐利强音助长的性急向上激动,由圆滑奏与断奏的激烈对比点缀,洋溢着活力的摇曳感到中段末尾都稍微平静下来了。在随后的主要动机再现部中,这种活力又跃升到极为激烈的境界,乐章的主部在主题向上飞驰的运动中,中间部也最富于独创性,好象散发出春天的朝气,又好象洋溢着大自然的安谧、沉着气息。它的前半部表现出安定自如的抒情,但立刻被后半部引人的向上冲动力量所吞没,显示出优美的关连性和对比性。在豪放节奏与温柔的旋律里,贝多芬却蕴藏着何等的悲痛,掩盖了其不屈不挠的反抗心灵,他的心灵向无限穹苍飞翔。在猛烈渐强奏的高峰突然变弱的地方,表现出他那悲切看破一切的意念,而这种做法,在第一乐章(第三变奏)、 《 葬礼进行曲 》 与终乐章中全部出现过,显示出这首奏鸣曲的特殊性格。

此乐章是典型的机械式三拍子,主要成份是跳跃的节奏,富有力度对比的表述是鲜明的,尤其是“狩猎性”过渡到英雄性的军号音调,威武性代替了田园诗意,但诙谐曲的意义不仅在于这些,而是在于为下一乐章的 《 葬礼进行曲 》 自然过渡作好准备。同时,乐章节奏结构独特,音乐材料和发展手法丰富、大胆,说明了贝多芬丰富的创造曲调的才能,全乐章各种各样优美的曲调又充满了多么强大的生命力。”

41Scherzo. Allegro Molto-- András Schiff“Piano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26

此乐章附有“追悼一位英雄”的副题,故也称为 《 葬礼进行曲 》 ,究竟指的这个英雄是谁,至今尚不清楚,只能用概括的抽象性意味来理解。因为在三年后,贝多芬在 《 第三(英雄)交响曲 》 里写下规模更大、更宏伟的 《 葬礼进行曲 》 ,这是在某种明确概念指导下进行写作的。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都是写英雄和英雄性因素,如 《 哀格蒙特 》 序曲、 《 柯利奥兰 》 序曲、 《 第三交响曲 》 、 《 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奏鸣曲Op.106 (第一乐章)等等,英雄的形象常常抓住了贝多芬的创作想象力。此乐章的篇幅较小但却是贝多芬创作成就中最有力的形象之一,是这首奏鸣曲中的王牌。本进行曲具有堂皇威严的特点,它正确地抓住了进行曲音乐的音调基础,顽强地反复沉重的和弦,造成了缠绕不去的严峻思索印象以及怀着悼念的心情缓步前进,虽然没有抒情的性质,但对待死亡的那样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姿态,那种公民的激情取代了伤悼的情绪令人感动不已。乐章音乐的基调是对英雄业绩的缅怀,对英雄功绩的赞颂,英雄虽然死了,但他获得了永恒的荣誉,他所殉身的事业胜利了。贝多芬在这里面对的并不是蚀首镂心的悲伤,而是某种象命运般的严肃力量,人非得变成伟大的超人或英雄不可。

乌辽贝舍夫关于进行曲写下了透彻的、诗意的评论:“旋律比转调还简单,在 6 小节中只听到一个音,五度音(bE ) ,好象钟声,敲出主人公一生的最后一刻,同时低音声部刻划进行曲的音型和节奏。人们可以猜想,这个死亡带来了一种震撼世界引起人民悲伤的打击,突然在小调后出现了大调,鼓声愉快地隆隆响着,双簧管和长笛以胜利的欢呼声在高音区回答它们 … … 这难道不是自由奔放、光辉灿烂的荣耀的形象,它飞翔在历史的坟墓的上空,想使坟墓永远神圣?然后又回到小调,进行曲重又开始,这是真正的伟大,这就是崇高! "罗曼 · 罗兰说过:“ 《 葬礼进行曲 》 这两个词,“进行曲”这个词比“葬礼”这个词更占优势,贝多芬的英雄是站着而死的。”

虽然许多人都争相猜测,贝多芬题献此曲的“英雄”是谁?可是谢纳沃尔夫却认为是“为自由与祖国战斗,引导共和道德到胜利的的战斗”。奈格尔看成是“即使是最强者也难免被纠缠的有限命运。”李斯曾表示:此曲是受帕耶尔的英雄歌剧 《 阿吉烈斯 》 ‘送葬曲’的影响而写作的。此外,还有不少的人认为是受海顿晚年所写作的优美 《 f 小调变奏曲 》 ( 1793 年)的影响而作曲的。此乐章不管是曲式、和声、节奏和乐句结构,都极为明快单纯,在内声部配上平静的运动,而上声部就是长大的旋律式持续音,它的步伐是平静、庄严的,整个乐章是紧扣的.乐章先由ba小调转到bC大调,并由同音异名的 b 小调转到D大调,接着采用ba小调的变化下属和弦,经过属和弦后,再回到ba小调上,象这种和声的进行是何等的丰富和大胆,同时又是多么壮丽!虽然这是充满力的《葬礼进行曲 》 ,可是它的热力却要等到进人中段时才完全地爆发出来。此处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威胁似定音鼓的急擂,叫个不停的铜管锐利的音调,宛若向高空直击而去,其气势是何等壮烈、凌厉!事实上,贝多芬在 1815 年曾把这音乐编曲成管弦乐。”42 Marcia Funebre Sulla MorteD'un Eroe-- András Schiff“Piano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26

这是富于流动性而又充满年轻气息绮想的乐章,是充满青春骚动与不安的新鲜作品,风格方面似乎残留有初期性的芳香,从头到尾是大胆的呼唤、生动的潜力,洋溢着新生活的跳动。这个乐章是无穷动而又不动感情,旋律线条隐秘地从一个声部移到另一个声部,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进行其感情是显而易见的。根据车尔尼的叙述,贝多芬这个无穷动的回旋曲乐章是为了与当时在维也纳有名的库拉玛的 《 bA 大调奏鸣曲 》 相对抗而写的。因此,有人认为它是一首轻快的练习曲,而乌辽贝舍夫也把它看作是一首辉煌的练习曲。据说贝多芬是为了嘲弄一些诊释者以为在 《 葬礼进行曲 》 后面一定会安排一首更深刻的悲剧性乐章才故意写了这样一首终曲。罗曼 · 罗兰曾提到:著名的舒曼传记作者瓦西列夫斯基在解释终曲时说,他在其中看到了歌德的 《 威廉大师 》 中米侬葬礼的画面。实际上,终曲是标志着生命战胜死亡的思想,贝多芬以现实主义者出色的洞察力和勇气,把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情景与伟大的英雄悲哀相对照。毫无疑义,这个终曲绝不是练习曲,也不是形式上的尾声,而是具有精致的细工雕琢,是充满青春跃动和不安情趣的乐章,它与前一乐章形成了明显的对照,鲜明地表露出贝多芬标题性构思的独特成就,死亡的形象和死亡的事实感情及哲理反应,使终曲成了肖邦构思他的 《 降 b 小调奏鸣曲 》 的原始范例。总之,整个终曲是不知疲倦的、不断的生活喧嚣画面,所有的一切都在欢乐的喧闹中闪现和消失,它形成了一股颂扬生活急流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43 Andante - Allegro - Tempo I-- András Schiff“Piano Sonata No. 13 in E flat major, Op.27 No.1

第十三钢琴奏鸣曲(幻想曲似的奏鸣曲) (献给冯.李里滕施泰因亲王夫人)b E 大调 Op.27 No.1

贝多芬在 1801 一 1802 年完成的Op.27 两首奏鸣曲都加上了小标题“幻想曲似的奏鸣曲”,并于 1802 年在维也纳同时出版。这两首奏鸣曲逐渐脱离了古典形式,成长为真正的、新型的、戏剧性的钢琴奏鸣曲,它反映了贝多芬在奏鸣曲形式完整性方面的探索。

这两首奏鸣曲正如前一首Op.26 那样,是敲开中期时代新世界的重要作品。“幻想曲”在出版之初贝多芬就已亲题了,其用意非常明显,贝多芬曾指出:他是为了在奏鸣曲的传统曲式中取得自由才用了这个标题。这两首奏鸣曲采用了新颖的样式写作,与普通奏鸣曲的规格有所不同,第一乐章不是按通常的奏鸣曲形式进行创作的,而是采用从未见过的自由形式;第二乐章又暗示了舒伯特风格的即兴曲样式,说明了贝多芬急欲把奏鸣曲带进即兴演奏样式的、自由表现的广阔世界中,表面上的即兴性质和结构自由的表现完全是由奏鸣曲的内容、思想和形象的运动发展所决定的,可以看到贝多芬在极大的对照性中潜藏着许多联系。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上第一乐章不运用奏鸣曲形式,此曲并非首举,而在Op.26 奏鸣曲里已实践了。此曲写作于贝多芬为耳疾最感烦恼与痛苦的时期,曲中向终曲跃进的气势,有如表达克服逆境时的坚强意志,而不象曲题“幻想曲似奏鸣曲”那样具有浪漫蒂克的味道。由此可见,贝多芬此时在创作上的态度已经达到了被其内在扩充所支配的地步。

这首奏鸣曲附有“幻想曲似的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的标题,使得乐曲的性格表露得十分明显。各乐章之间并没有划上终结的复纵线,是要求整个乐曲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地演奏,所有的乐章和段落都由同一的脉动统一起来,全曲的感情都向终乐章节节通近,充分表现出其大胆的幻想曲风意义及其独到的音乐性密度手法。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对奏鸣曲的改革己经表现得愈来愈积极、愈来愈热情,斗胆地向自己的理想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奏鸣曲的重点已移向末乐章,并在奏鸣曲的终结部分放置了生动而有重心的近似奏鸣曲式回旋曲,充分说明了贝多芬的创作意图和方向。此奏鸣曲是从阳光下美丽的梦想开始,接着又变成了充满欢情的活动,再度回到梦想后,突然进人第二乐章的暴风雨中。不久,又沉没在博大、沉思的世界,在快乐中跳舞,在巅峰时重新回想一下认真的沉思,并跃人狂热的高潮而结束全曲。这样的音乐表现足以看出在这时期的贝多芬已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扩大成为广阔的境界。

兰兹曾指出:Op.27 No.1 的长处是“高度的灵感”;那盖尔认为其中“感情无限的高尚”“热烈的表现力鲜明地表达了贝多芬的创作所典型的精神因素。”罗曼·罗兰的评论是敏锐的,他认为在这首奏鸣曲中看到了上流社会的优雅地、自由地、独特地恢复了贝多芬以前的沙龙奏鸣曲。“我或对或错,反正我在其中很少看到贝多芬的直接反映、有意或无意,这儿更多的是奏鸣曲所奉献的可爱的女性,生于弗尔斯顿堡的李里滕施泰因亲王夫人的形象,上流社会的产物,优雅的、迷人的、变化不定的情绪,但绝不是深刻的感情,永远也不是完全动人。幻想性、激昂的心情、随想性,有时悲伤、有时敢于戏谑---- 所有这些都是表面的随机应变。”

本奏鸣曲是奉献给冯 · 李里滕施泰因亲王夫人,据说她出嫁前曾随贝多芬学习钢琴,是贝多芬的热心支援者。总之,这首奏鸣曲除了一切上流社会的面具,对着沙龙礼节响亮、放肆地哈哈大笑,贝多芬伟大的灵魂成熟了,他准备着经受最残酷的生活考验,他形成了自己肯定生活的伟大力量。整首奏鸣曲洋溢在阳光之中,优美的梦幻变为欢欣的活动,认真的膜想又变为充满热情的场面,沉思的色彩显得博大、深刻,最后变为一幅宏伟的图画,它的收场又是狂热和壮丽的。

这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第二首第一乐章不用奏鸣曲形式的乐章,其形式是典型的十七、十八世纪组曲形式。在行板的音乐中,没有贝多芬一些慢乐章所具有的深度,但却创造了一个温柔优美的诗意色彩,其柔美温暖近似陶醉的和弦旋律以及竖琴般轻巧细腻的伴奏,令人心旷神怡。在快板中激情却猛然苏醒了,宛若在狂热地旋转,一变而成非常快速有力而且活泼的音乐,显露出贝多芬热情、有棱角的率直特点,成为新表现力的源泉和肯定生活的巨大力量。但是,激情仍然被上流社会的礼节所束缚,被和声公式、节奏公式的均衡性所牵制,仿佛狮子在模仿羚羊的变幻脾气和跳跃。回复到行板时,狮子变得完全驯服、斯文,又是一种典型的舞曲风格。此乐章非常富有创意,贝多芬把明显分成 8 小节或 16 小节一系列独立的段落连贯起来,使它浑为一体,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全曲共分五部分,即兴的成份比较多,具有高度的灵感,在感情方面也很高尚、诚挚,贝多芬式惊人的对比形成了强有力的精神因素,在结构方面比较客观,也更复调化,令人想起肖邦的 《 第二叙事曲 》 。总之,这是个充满灵气的、优美和平的乐章,是个具有丰富表现力、极具梦想的乐章。”

44 Allegro Molto E Vivace--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3 in E flat major, Op.27 No.1

此乐章具有新的激动和外在的力度,每小节不安地上下摇摆的急进音乐仿佛是被急躁地追赶那样,而且似乎涂上一层色彩,整个音乐是巴赫式的、拘谨的、平稳的、有礼貌的,贝多芬可能想表达一位女性好动、轻浮的感情。乐章自始至终没有一瞬间的安宁和休息,旋律性的要素只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们仍保留着强大热情的克制,一种好象被焦躁蒙上了阴郁的色彩。这乐章从实质上来看是诙谐曲,要准确而生动地表现音乐时,应该十分正确理解贝多芬在曲中标出的连线,掌握节奏脉律是两个小节这一关键,尤其在和声的扩展表现力上贝多芬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主部那分解三和弦的短小动机,有如在捉迷藏,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充满特色的中段.虽然节奏变成舞蹈式的,调性也转到明丽的bA大调,但音乐不仅不曾从沉重、烦躁中解救出来,反而显示出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这种焦急、不安与动摇逐渐显得猛烈,最后在疯狂的、兴奋的情绪中昂奋地结束。”

45 Adagio Con Espressione--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3 in E flat major, Op.27 No.1”

46 Adagio Sostenuto--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47 Allegretto --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48 Presto Agitato --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49 Allegro --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5 in D major, Op.28 'Pastorale'

第十五钢琴奏鸣曲 (田园) (献给约瑟夫·埃德伦·宗南费尔斯) D大调op.28

这首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这是贝多芬自弓写在原稿中的年代,而其原始的构想开始于何时,就不得而知了。在这一年中,贝多芬写了许多革新的作品,它的作品又大多是形态性的。这首奏鸣曲以《田园》名称之后,广为人们所知和采纳了,但在贝多芬的原谱上是没有的,也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的,是在汉堡的克拉兹版上得到了《田园奏鸣曲》的称号,很可能是汉堡的出版商克拉兹附加上去的。据考证,因为当时非常盛行把音乐作品加上田园的要素,而这首奏鸣曲恰好在人们的想象中唤起了对和平的乡村、大自然景象的记忆。贝多芬并不是只顾把自己的主观情怀注入作品中,而是很用心地为每一首作品塑造出独特的表现世界,给予永恒的独特形象,这种作法就是他毕生的努力目标,也是为何他的作品独具说服力的秘密。《田园》的名称和本奏鸣曲的音乐性质并无矛盾,如歌的第一乐章、优雅的第二乐章都是田园风格的,田园牧歌诗般的最后回旋曲及其低音都与田园的音乐类型很相近、很有共同点,全曲的情绪平稳、温和平实、明朗闲适,充满了,一种幸福感。贝多芬自己称这部作品为“大奏鸣曲”,标题的《田园》与这首奏鸣曲的内容和形式是比较吻合的,也完全符合奏鸣曲的音乐特性。”

50 Andante -- András Schiff

“Piano Sonata No. 15 in D major, Op.28 'Pastorale'

这首奏鸣曲于1802年8月l4日由维也纳美术工业社首次出版,是呈献给维也纳犹太族著名的启蒙作家、维也纳美术院常任秘书约瑟夫·埃德伦,冯·宗南费尔斯男爵。这位维也纳文坛的名士是有名的启蒙文学家,曾经给予格鲁克、莫扎特很大的帮助,但与贝多芬并没有很深的交往,呈献的理由可能是贝多芬对这位元老大力推行启蒙运动,倡导人道的活动表示好感或许为其书阐述的自由思想所感动,因此把作品呈献给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