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诗余话(100):五十弦瑟岂无端---李义山《锦瑟》首联解
李义山《锦瑟》之首联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什么意思?人多不解。因为整首诗都说得“云山雾罩”,所以不解此句,似乎也是常理。读书多的人,或许会感到疑惑。因为瑟这种乐器虽然失传,但是形制是有记录的,不是五十弦,而是二十五弦。当初琴瑟并称,近乎古琴与古筝之相类。那么,李义山说“五十弦”,就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就像今天有人说“吉他无端十二弦”一样“有趣”了。
于是,有人就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五十弦”,应与“断弦”或“续弦”相关。整首是不是悼亡,可以商榷,可是为“断弦”计,先来“增弦”,或是“断弦”后,“续弦”多达“五十”,怎么看都像是“无厘头”。我以为,此诗虽朦胧,这首联的意思倒是最确切的,此为用典也。《史记·封禅书》与《史记·孝武本纪》都有类似记载:“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箜篌](琴)瑟自此起。”所以,“锦瑟无端五十弦”无它,只是说悲伤太多罢了。
我们只知道,李义山是诗人,学养如何,就不明了。其实查其经历,学的是“机要秘书”专业,干的也是“机要秘书”的活儿。自鲍照、谢眺以降,为此者不谙熟古典,是不可能的。义山既知“五十弦”之传说,用其事,就是很自然的了。
那么,义山定是用其“本意”,而非“转意”么?是的,证据就在诗中,且就在首联之下句。“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个“思”,定是仄声,要不这句就成了“三平尾”了。“思”作“思考、考虑”义时读平声,作“意思、思绪”义时读仄声(见《旧辞海》)。以动词、名词区别两义,或许还可讨论,似不若以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别之。这里的“思”是谓语,用第一义则不合诗律,用第二义则不合语法,所以应是第三义。《康熙字典》:“【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狄按:第二义。)又悲也。【詩·小雅】鼠思泣血。【註】思,去聲,鼠思,哀以思。言悲也。(狄按:第三义。)”这个“思”,就是照应上句,两句配合,才依着典故把心情说完全了:“我的锦瑟生生地与素女所弹有一样多的弦,这是因为每弦每柱都悲伤着我的华年。”
黄山谷云:“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这个话,亦是说义山。用典就是抄书,难称“原创”,不过若是首用,则虽无“自慰”之高,亦有“初夜”之乐矣。(此喻虽“俗艳”却“精切”,且既许说“处女作”,应许说“初夜权”。先言之,盖防末流之“道德”发挥也。)但是很遗憾,此典生僻如空谷佳人一般,竟也轮不到李义山先下聘礼。有梁臣庾子山,作《别周尚书弘正》,其结尾云:“自知悲不已,徒劳减瑟弦。”哎呀,用典也就罢了,义山竟有“偷意”嫌疑,怎生得了!
正是:“锦瑟谁弹素女弦,那山还在这山前。末流无畏说原创,春梦淋漓亦惘然。”(京音结合近体,an韵。)
2014.6.19.
附记1:《“袭旧”杂谈》之附记5:回复娴闲点名帖:
我也“袭”一个:
细雨柔云玫瑰花,私情结在帝王家。
邓通红泪暗滴答。
城阙无由隔密誓,寻思汉帝锁珠匣。
晚学巫术为夺他。
娴闲说“只欢迎学术争鸣”,可是来捧场的依旧是末流居多,此出乎娴闲之意料否?“袭新袭旧”,要分人。如李后主小周后之“偷情”,就很有“审美”意义。再下之,西门庆潘金莲也行啊。可若是醋大之“激情断背”,就毫无意义了。恕我直言,娴闲的“袭新”,真是没有好好用心。故意描画花脸,以亲近末流,实在可惜。
另:拙作《五十弦瑟岂无端》,辱阅了木有?“锦瑟无解,一解便错”之论,犹在耳边,如今我的态度也是“尽管来辩”。呵呵呵。
恭祝“袭”安。
跟评:修改一下:“汉帝”改为“汉主”。娴闲要是真心“学术争鸣”,把你那个也改改吧。
跟评:再改一下:“珠匣”改为“椟柙”。
跟评:这就叫“愈袭愈新”,末流何能知之!
2014.6.19.
附记2:《“袭旧”杂谈》之附记6:还是回复娴闲点名帖:
1【请直接回答】云云,有些可笑。娴闲不欠我的,我也不欠娴闲的呀。
2【此若可以所谓“末流”视之,那本人甘于同为“末流”】:娴闲那首“袭”得不好嘛,不许我说了?说了就不是“学术争鸣”了?
3【至少请在学术研究上对娴闲居士与问碧君一视同仁】;我是一视同仁滴。娴闲“袭新”不用心,我当然不能夸奖了。
4回给娴闲一个问题啊:我“袭”的这首,是“袭新”还是“抄袭”,是我所说的“上流”还是“下流”?
5不碰撞出火花来,就对不起众多看客。台上没大小,台下立规矩。我是惯会揶揄嘲讽的,改不了。娴闲雅量高致,自然知道此为“文章常法”,不会认真的,也不会影响我们的交谊。
再祝“袭”安。
娴闲收兵,那我也就收兵。问好诸位。戏文不多,抱歉啊。
2014.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