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原创】从《玄秘塔》看柳公权架构汉字

 聽雨軒sjh 2014-09-03

从《玄秘塔》看柳公权架构汉字

 

柳公权曾言自己书法做到了“笔笔有来历”,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却道尽了柳一生的书法历程。

撇开柳所书的正统规范的字不说,今以《玄秘塔碑》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书法史上的架构大师对“特殊”字的传承与发扬,一睹柳当年对书法独到的认识。

让我们穿梭历史的隧道,重新回到书法繁荣鼎盛的唐王朝。简单概括一下,柳认同并继承(注意:不是创造)了前辈书家的“增、减、连、断、隶、行”的手法。

当然,用这六个字或许还不够完整清晰,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理清其中纷繁复杂的关系。比如柳楷中使用了行书的楷化手法,而这必然导致某些字的笔画增减等问题,因此“增减连断”与“行”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有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样楷书从隶书(含隶草)中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复杂。比如隶书中的同一个字,写法不尽相同,既可以多出一个笔画,也可以去掉这个笔画,所以楷书在继承时也会出现该字多出这一笔或减去这一笔的问题,这和行书楷化后多或少一笔的原因完全不同,这一点要注意加以区分。“连断”亦同此理。

先说笔画的增减,增减可以说是汉字演变的一大特色。古人作了这样的解释:“太烦者减除之,太疏者续补之,必古人有样,乃可用尔”。这句话把中国汉字的复杂又清晰的传承关系一语道尽了。“古人”一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在书法中即要“有法可依”。只要是前人这样写的,就能写,对错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到对错,这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在当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读书写字的机会,它属于有特定身份的群体,比如官宦贵族世家等等。所以字在民间的推广本身就出现了很大的空间,老百姓永远是创造字的主人。至于怎么创造;创造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可不可以变化;如果依据发生了变化,那汉字是如何演变的;创造后的再加工;加工后的再推广……这一系列的问题造就了汉字的“不稳定性”。更何况“今人”用自己的法则去衡量“古人”的对错(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不稳定”),这在逻辑上也是行不通的。唯一能够判断对错的,只能是针对处于同一时期的某个群体、当时大家都认可并接受的固定写法、固定写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所以有人提出书法家(古人)“字无对错”,说它是对书法现实的妥协也罢、无奈也罢、继承也可,我们要也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对待。

笔画的“连”,主要源于行书的楷化,“牵丝映带,笔断意连”这些词就能够很好地解释。至于“断”,柳更多的是吸取前人之精华,这样处理后使得这个字看上去笔画干净利索,笔力洞达。柳遵循着一条“能连不断,能断不连”的法则,加上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关于“隶”。由于柳所处时代的原因,楷书还不能完全摆脱隶书的影响,柳的楷书中处处透着隶意,不失古朴,尤显书法之美。我们在临习时,是隶意多一些还是隶意少一些好呢?当代书法家田蕴章提到临帖三忌:“失真不临、乖时不临、败笔不临”,第二条“乖时不临”是指不符合当时书风的、过于陈旧的不临。即写字要有“时代感”,理解了这一点,书写时的隶意多少就不是一个主要问题了。

至于“行”,即前面所提的行书的楷化问题。一个字看上去是楷书,其实是后人对前人行书因简就楷的做法。当然这里的“后人”仍然是我们称呼的前人、古人。因为“古人有样”,我们学习继承便是。

既然柳“笔笔有来历”,就不能称为柳的“创新”,为什么还要专门论述呢?柳的书法天赋就在于他能够有选择地继承。柳遍学名家,多体皆涉,他找到了认为能够表现他个人风格的同一个字中的那种写法,而不是无目的无选择地全盘接受。

下面列举《玄秘塔》中的字例说明。

增:旦、坦、瑜、顾、谥、涅、凉、劫、就、冥。

减:场、锡、离、万、迈、赐、德、拯、穷、腊、残、流、梁、(功、秦)、荡、浅、繇、念、报、犹、昼、梦、荐、虔、属、迁

连:后、安、悦、猿、母

断:经、轻、兼、佛、辞、槃、演、授、散、数、弟、第、察、蔡、盛

隶:吴、迭、菩、起、徒、法、五、端(岂微)、离、虽、雕、雄、唯、惧、催、权、集、应、密、风、儒、圣

行:偏、归、隶、收、匡、敌、致、唯、或、禅、阐、严、升、当、囊、分、足、能、赵、悉、声、友、超、趣、起、徒、为、

或:京、涉、毕、尽、宪、为、契、辞、幸、达、建

最后一个“或”指两种写法都可以,其依据是楷书的两种写法源于隶书的两种写法。除此之外,柳别开生面地运用“借”字诀,利用视觉上的错觉产生另外一种独特的美感。如“律”右边的“聿”,第三横与折脱离,和下面的两横形成一个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丰”字,又与上部浑然一体,别具一格,美不胜收。“书”亦有此写法。再如“满”,右部本是草头加“两”,柳安排成“廿”,可谓匠心独运。“灭”的两点水和回锋撇紧挨,给人病字头的假象,整个字显得异常紧凑又十分的自然,充分显示了柳公权对汉字结构独到见解和高深娴熟的处理技巧。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人今人都对汉字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包括现代即19561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很多字在被人们不断的简化(如颜真卿就对传统汉字进行了大量的简化),今天一些繁体字和古代还是有些差别的。如“鬼、番”古体中并无首撇;“坐”在隶书中上面应是两个“口”,经过隶书的草化再楷化,就成了“人”;“辟”右部古代一直是文字头加“羊”,传到今天繁体不知何故就成了“辛”;再如“矣”古体下部本为“天”,今天的繁体硬是改成了“矢”……凡此种种,切不可用今天的繁体去看古代繁体,否则容易走进误区。

处处留心皆学问,柳留给我们的是一道文化大餐,足够让我们在细细品味中体会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2.07.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