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开宝本草》 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 别名:红蓝花、杜红花、散红花、草红花、本红花。 处方用名:红花。 药用部分;花。 性味:辛、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活血祛瘀,通经。 主治与应用: 本吕活血祛瘀之功甚佳,古代多用于妇科、外科血瘀病证,近年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瘀血阻滞或血行不畅之证,常与桃仁相须配伍使用。用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瘀痛等证,常与桃仁、当归、川芎、赤芍、地黄同用,即桃红四物汤;治疗热郁血滞之斑疹,可与当归、紫草、大青叶等配伍,如当归红花饮;治疗胸痹心痛,可与丹参、川芎等同用;治疗脱疽证属气滞血瘀者,常与桃仁、当归、乳香、没药同用。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参考资料; 1.兴奋子宫作用:红花煎剂可兴奋小鼠、家免、猫、鼠、狗等在体及离体子宫。小剂量可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可使子宫紧张性兴奋性升高,自动收缩增强,甚至痉挛。此现象对已孕子宫较未孕子宫明显。 2.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大剂量红花煎剂对离体蟾酥心脏有抑制作用,小剂量却有轻微的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红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 3.降血压作用:红花煎剂及乙醇提出液均可降低动物血压,且维持时间较长。 4.可使全血凝固时间及血浆(缺血小板)复钙时间显著延长。 桃仁 《本经》 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或山桃的种仁。 别名:核桃仁、单桃仁。 处方用名:桃仁、桃仁泥、炒桃仁。 药用部分:种仁。 性味:苦、平。 归经:心、肝、大肠经。 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主治与应用: 1.本品祛瘀之力较强,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多种病证。用治血瘀经闭、痛经、症瘕等,常与红花、川芎、当归等配伍;治疗跌打损伤之瘀血作痛,可与红花、酒大黄、川芎等同用;治疗肠痈、肺痈初起属热郁瘀滞者,常配大黄、丹皮或苇茎,冬瓜仁等同用。 2.用于肠燥便秘,常配伍火麻仁、瓜萎仁等同用。 用量:6-9克。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益母草 《本经》 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益母草的全草。 别名:茺蔚、益母蒿。 处方用名:益母草、坤草。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入肝、心、膀胱经。 功能:活血祛瘀、利尿、解毒。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是妇科经产要药。常用于妇女血脉阻滞之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等证,可单味熬膏内服,也可与当归、川芎等药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2.利尿作用,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可单味水煎服,也可与白茅根、车前草等同用。 3.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可与银花、连翘等配伍内服,也可将本药(鲜品)洗净、捣烂后外敷。 用量:9-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外用适量。 参考资料: 1.兴奋子宫作用:对豚鼠、免及狗的受孕和未孕的离体子宫试验证明,益母草流浸膏对于子宫肌的伸缩性,紧张性均呈显著的增强作用。其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但效力较弱。对免在体子宫(静滴给药)和子宫瘘管(灌胃给药)实验,亦证明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紧张度与收缩力增强,频率加速。 2.利尿作用:给麻醉家免静注益母草碱1mg/kg数分钟后,尿量增加2-3倍。 3.益母草碱有降血压和扩张血管作用。 4.益母草水浸液(1:4)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三棱 《本草拾遗》 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状根茎。 别名:山棱、京三棱、荆三棱。 处方用名:三棱、炒三棱、酒三棱、醋三棱。 药用部分;块状根茎。 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与应用: 1.常用于症瘕积聚及血瘀兼气滞之经闭,每与莪术相须配伍使用。 2.用于食积气滞之胸腹胀满疼痛,常与莪术、青皮、麦芽等同用,如三棱煎。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莪术 《药性论》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莪术的根茎。 别名:蓬术、蓬莪茂、蓬莪述、文术。 处方用名:莪术、炒莪术、醋莪术。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破血祛瘀,行所止痛。 主治与应用: 与三棱相似。三棱的破血作用较强,本品的行气止痛作用较佳。两药常相须为用。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乳香 《别录》 为橄榄科小乔木植物卡氏乳香树的渗出树脂。 别名:熏陆香、滴乳香。 处方用名:乳香、明乳香、制乳香。 药用部分:渗出树脂。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既可活血化瘀,又可行气散滞。临床内、外、妇、伤诸科见有瘀滞疼痛之证,皆可应用。用治胃痛,可配高良姜、木香;治疗胁痛,可配川楝子、延胡索;治疗痹痛,常配羌活、秦艽、治疗损伤瘀痛,可配没药、红花、麝香;治疗痈疽肿毒之坚硬疼痛,常配没药、雄黄、麝香。 2.用于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本品与没药共研细末,外敷患处。 用量:3-9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入煎剂汤液混浊,胃弱者多服易致呕吐,故用量不宜过多,对胃弱者尤应慎用。无瘀滞者及孕妇不宜用。 附药 没药 本品为橄榄科小乔木没药树和爱伦堡没药树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其归经、功能、主治与应用、用量及注意事项诸条项与乳香相同,两药常相须配伍使用。 牛膝 《本经》 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及川牛膝的根。 处方用名:牛膝、炒牛膝及川牛膝的根。 处方用名:牛膝、炒牛膝、酒牛膝。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酸、平。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补肝肾。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等证。常与川芎、红花、益母草等药同用。 2.用于难产、胞衣不下,可单用本品酒蒸服,也可与川芎、龟板等配伍使用。 3.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鼻衄、齿衄等上部出血证,常配白茅根、栀子等同用。 4.用于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可与瞿麦、通草、小蓟等同用。 5.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等证,常与杜仲、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6.用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之头痛、眩晕,常配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等同用。 用量:6-15克。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五灵脂 《开宝本草》 为哺乳动物鼯鼠科橙足鼯鼠或其近缘动物的粪便。 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 处方用名:五灵脂、酒灵脂、醋灵脂、炒五灵脂。 药用部分:粪便。 性味:咸、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散瘀止痛。 主治与应用: 本品可用于一切血瘀之痛证,每与蒲黄相须为用,即失笑散。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布包煎。 |
|
来自: linjinglin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