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民族的由来

 苍沧 2014-09-07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形成团结、和睦、融洽的民族大家庭,汉民族是人数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民族。

为什么叫“汉”,汉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呢?

先从“汉”说起:

原来,泉水刚出山时,水流较小,称为“漾”,多股泉水汇成盛大水流后便叫“汉”。这是段玉裁注《说文解字》的诠释。“汉”字的原始意义是对大河的通称。并非专指哪一条河流。后来,文人们将“汉”的外延扩大,把神话中的天河叫作“汉”也称为“云汉”“银汉”“天汉”成语“气冲霄汉”用的便是这一意义。今日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朝鲜的汉江也是用的也是这个意义)就是指水为名。

以后,以水为名又发展为以地为名。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历史上习称宁强县一带汉中(即今日的汉中地区),汉字由河流名发展成了地名。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后项羽封在汉中一带称“汉王”;刘邦得天下后,便用其发迹之地的地名作为王朝名,称“汉朝”,“汉”字又由地名发展成了朝代名。汉王朝统治中原中百余年,疆域广大,影响深远,声名播于海内外,周边民族习称中原人为“汉人”。因为汉王朝十分强大,辖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称,匈奴人常称赞汉人为“好汉”,后来的“男子汉”等词语皆为“庄稼汉”。

继西汉、东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以“汉”命名的封建政权。三国时期刘备建立政权称“蜀汉”或“季汉”。五代时沙陀族刘知远建立的政权也称“汉”,为便于区别,史称“后汉”,与“后汉”并存的还有刘隐和刘崇建立的两个名叫“汉”的政权,史学家分别称为“南汉”和“北汉”。这些名叫“汉”的政权的接连出现,使“汉”字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些政权统治下的民众渐渐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并且与“汉”字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是最终形成汉族这一固定概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入主中原的王朝中,逐步形成了强大稳固的统治集团,与周遍的其他相对较小、力量较弱的小统治集团相互交流、融合,为争夺中原而采取、政治、军事、经济的斗争。但是,即便是中原的政权,也没有“汉民族”称谓。

汉民族称谓的真正出现,是始于金朝。金王朝是第一个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便于区分,他们把原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统称为“汉”人。元代继承了这一称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乱。他们把治下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汉人和南人,“汉人”抱括了生活在北方的汉人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遗民,实际上上也是“汉人”。满族是又一个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仍称明政府统治下的民众为汉人。因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汉人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便被称作“汉语”、“汉字”,专门研究汉字音韵训古和古文考据的学问被称为“汉学”。

汉族现在已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的百分之九十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遍布全国,主要聚居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和松辽平原。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汉语的主要方言有北方话、吴话、赣语、客家语、闽北话等。汉语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傣语、侗语、苗语等亲属语言。普遍话是中体民族的共同语言。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那里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有着共同的祖先,同种同文、血肉相联,共同建设美丽的宝岛,是历史铸就的铁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