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满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待汉族为何一个压制一个联合?

 长弓有心 2022-05-22 发布于江西

纵观我国历史全图,元清两朝是仅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元朝统治者乃蒙古孛儿只斤氏,清朝乃满族爱新觉罗氏。在针对对汉族的政策制定上,两朝面临着共性问题,即统治地位合法性的问题,许多人提出疑问,人家是统治者,是武力占取怎么还要管合法不合法的问题?毕竟法律也是由统治者建立的。

其实蒙古与满族虽然处于统治地位,但却是以少临众,汉族的人数远远超过他们,且古代中原长期在汉王朝的统治下,一直盛行着“华夷观”,在汉人眼中只有自己建立的王朝才是正统,其次他们作为统治者仅仅是政治上占优势,经济和文化上仍然需要极大的倚靠汉族。所以此时他们若不设法得到汉族承认,统治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当然,由于两朝统治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民族关系格局不同、政策制定者认识水平、政治素质不同等,在对汉族政策方面又必然会存在差异。本文就从实际情况出发,来为大家讲讲为何两朝对待汉族的政策有所“差异”,以便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元朝与清朝。

一、元朝对汉族主要采取压制性政策,清朝对汉族主要采取联合性政策

“建立稳定的大一统王朝”是满族角逐中原的目标,“军事扩张”是他们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手段。然而对于蒙古统治者来说,他们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考虑“稳定”两字,扩张、再扩张,征服、再征服,这就是他们的目标。

1.元朝压制性政策

文章图片1

元朝疆域

蒙古汗国时期,统治者们尤以成吉思汗为主,他们把掠夺和征服视为其主要的事业,所有的一切都为军事战争而服务,他们很少考虑如何对被统治的地区进行管理,他们的马蹄每踏上一片土地,所采取的多是屠杀,直到十三世纪后期,蒙古终将孱弱的宋朝消磨殆尽,入主中原。

此时随着不断的征服,土地与人口的不断增加,即使统治者们对如何管理漠不关心,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忽略了,可长期以来,蒙古统治者的统治中心都在漠北草原,虽初步统治汉族,但对汉族的了解尚处于懵懂阶段,政策上更没有形成固定的体系,而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又存在着天然的冲突。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元朝的初步建立,统治者在对汉族政策的制定上本能的便带有了随意性与压制性。

最典型的便是元朝统治者制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即“四等人制”,他们将所有统治地区的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管理,其中汉民族被划为为“汉人”与“南人”,处于最低的两个等级。这项政策的实施贯穿元朝统治的始终,并直接影响到元朝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文章图片2

四等人制

如在官制方面,掌握实权的重要职位要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次之才能由汉人出任;科举方面,汉人和南人的试题要难于蒙古人和色目人;军事方面,连汉人和南人对兵器的拥有都作了明确限制;刑法方面,汉人、南人和蒙古、色目人同罪不同罚。

元朝实行压制性等级制度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在其不了解汉民族的前提下,怯于汉人人数众多,必须对汉人进行严格的把控,对汉人能享有的各种权力进行剥夺,以保证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最大限度的从他们考虑的角度中减弱汉人的威胁。另一方面等级制度可以有效的利用民族隔阂,制造民族矛盾,使各个民族之间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汉人划分为“汉人”与“南人”也是同理。

当然,元朝在主要采取压制性政策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安抚,如划分出“儒户”这一阶层,对在元朝内部少数升任重要官职的汉儒进行优待,免除差役等,对待百姓,他们也退还了一定的耕地,以图恢复生产。了解这些后,我们再看看清朝。

文章图片3

元朝时对待一些汉族大儒也有厚待

2.清朝主要采取联合性政策

与元朝统治者不同的是清朝统治者主要采用联合性政策。

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就开始制定对汉族的政策。而后金与清朝是一脉相承的政权。清朝相比较元朝的劣势,偏偏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就成为了优势:他们对于中原的占领是步步为营,这给了满族落后的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进化的时间。

文章图片4

后金地图

起初后金政权占领了辽沈地区,辽沈地区汉族人口众多,封建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非常发达。面对辽沈地区的情况,努尔哈赤与蒙古统治者的做法是一致的,他将许多汉民沦为农奴,这对于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辽东地区汉民而言,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必然遭到广大汉民的强烈反抗。

可以这样认为,努尔哈赤的改革也是被“逼”的

文章图片5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时期,明朝虽然身处内忧外患之中,但后金的实力还远远不及明朝。面对日益强大的后金,明朝实行了许多举措,一来断绝与后金的通商,二来大力扶持其他部落以达到遏制的目的,典型如扶持海西女真压制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本部),此外蒙古部落也是虎视眈眈,后金虽然一天天在壮大,但其面临的环境也是一天比一天险恶。这对比当初蒙古于南宋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努尔哈赤为了适应当地先进的生产方式,获得更多的储备资源,他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做法,不得不改变后金原有的落后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额外需要我们知道的一点是,其实当初忽必烈在争得汗位、建立元朝后,也欲施行“汉法”,但是不仅其余四大汗国认为辱没了他们的身份,纷纷反叛,就连其本部也稍有争议,加之建立元朝后,忽必烈仍不断远征爪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地,汉化也就搁浅了下来,到了中期元朝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汉化迟滞不前,后期农民起义、诸王相残就更不用再提汉化了。

那么努尔哈赤若想改变,就必须了解。谁最了解汉文化?就是汉臣汉将。

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后金对归降的汉臣汉将加以笼络和利用,对汉官加以厚遇,给以房屋、庄田、奴仆、牲畜等。特别是皇太极,他力排众议,摒弃民族之见,对汉官授以很大的实权,像汉官范文程、鲍承先都曾担任过内秘书院大学士,汉官张存仁、祖可法都担任过都察院的承政。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开科取士,为汉族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入仕的渠道。此外,他还敕令皇子、八旗贵族众人认真学习汉文化,不得有丝毫懈怠。

文章图片6

清朝对于汉族士大夫予以大用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举措不仅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还极大的增强了后金政权的统治力量,为后金政权由东北一隅向关内拓展,逐鹿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大家还可以发现一点两者很明显的区别,后金政权中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拥有绝对的权威,但是蒙古的天下却是几大汗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即使是忽必烈对于其余四大汗国也没有绝对的命令权。这也是后金相比较蒙古来说,更易汉化的原因之一。

再说后金入关,顺治帝正式建立清朝,与元朝建立初期的情况也多有不同。

元朝建立初期在中原确实是一统海内,而顺治帝建立清朝之初,其仅领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及山东部分州县。明朝宗室在长江以南地区先后建立起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政权、唐王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等五个南明政权。此外在川湖一带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农民政权,在川西北有张献忠的大西农民政权,可以说在全国各地都有汉族的反清斗争。

文章图片7

清初地图

这一阶段,摆在这个新王朝面前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如何消除来自于汉族的各种抗清势力,实现对全国的统一。这个问题,元朝建立初期是没有的。

面对这个问题,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政策已经为顺治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和很好的借鉴,加之顺治帝从小就有汉族老师的精心教导,对汉族文化了解甚深。于是在以他为首,在满族贵戚与汉族大臣的统一支持下,清廷顺利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汉族的政策,包括笼络汉族士大夫、地主官僚,组织人力搜集、编撰、注释汉文典籍,地方管理以汉治汉,满汉联姻等等。

政策的实施不是一时的,这就更加能让我们看出元清的区别了。忽必烈之后,内乱不断,相互倾轧,而清朝呢?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这些君主无一不是秉承皇祖遗志,励精图治。很多人因为清朝后期外强侵略而对其抱以极大的偏见,我想,大家可以自己去仔细对比,清朝君主的质量在历代大一统王朝中是最高的,即使是后期的同治帝、光绪帝等也无一不是心含热血,意图再振雄风。

当然,即使清王朝采取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极大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清廷内部一直存在着“满汉之分”,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民族平等”这个词最本真的意义,其所做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维持其统治权力罢了。

今日所讲,不知大家懂了吗?若有疑问,大家可留言评论,作者会一一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