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小品之51

 江山携手 2014-09-09

           诗话小品之51

                   昌政

            《禅意》

  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智慧。在诗中表达禅意,讲求圆润通融、浑然天成。小米的《风》堪称佳构:

    火车认为不能让风由着性子吹

    火车运走满满一车风

    火车气喘吁吁  它跑得越快  风就越凶

    火车藏进山区  不行  火车藏进隧道  还是不行

    火车只好停下  打开窗户  把风放出来

 

    风不吹了  风停了

    风像火车那样平静  风比火车站还平静

  想把风运走,反而导致更多的风;而把风放出来,反而不见了风。风由谁起?缘何风止?诗表达了一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东方处世精神;大而言之,可说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反证。“火车认为”看似无理,而全诗读来,不失生动有趣。 

                《议论》

  爱,就是在一起,不分离。诗是怎么写的?这是上官灿亮的《给爱》:

    两滴雨水

    是的,两滴

    干净而澄明的雨水

    落在屋檐下

    一只碗里

    成为一滴

    具体的一滴

    亲爱的一滴

    和所有相爱的人一样

    贫穷与黄金都不足以使他们分开

  以两滴水成一滴为喻,生动形象,而若仅止于此,则属常识,加了最后两行富有张力的的议论,诗就有了高远的境界。屋檐下、一只碗里、黄金,分开,择取用语相当用心。

                  《宁静》

  诗人惯于以动写静,黄国彬的〈忆填海前的吐露港〉也不例外:

    港湾剩下北斗和几盏渔火。

    黑暗中,一列舢舨在岸边停泊。

    夜深,铁路静,

    寥落的鸣榔

    把海面敲阔。

          1982

  “剩下”的是寂寞。此时,鸣榔寥落,一声声,就“把海面敲阔”了。最后一行用的是“灵视”,声传多远,海面就有多宽广。深夜里,有鸣榔时,海面最辽阔。

                 《诗题》

  现代诗的题有多种:或标“无题”,或以首句为题,等于无题,或以诗意为题,或以“谜面”为题,或以标点为题……仿古的长题少见,张永伟的《雨夜宿清水河畔农家,与海因、泉声、宝山、贝贝、海军诸师友对饮》让我开了眼界。题有古风,诗则走的是现代派路数:

    小雨。灯垂下长长的睫毛。

    几只远行的山雀回到家里,围坐在

    方桌旁对酌,咀嚼着山花,木柴的气息。

 

    院子里的李树和石榴,

    一个开花,一个沉默。

    谈及远处,核,在大家内心,一闪一闪。

  几只归来的山雀、李树和石榴,当夜小聚,“咀嚼着山花,木柴的气息”—— 农家院里的夜酌,写得温馨而感伤,可谓脱俗。

                          《意趣》

  诗人善于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意趣。刮胡子会有什么意趣呢?邢昊的《剃须刀》写道:

    剃须刀嘶嘶刺耳遨游

    横跨我的西半球和东半球

 

    在我黑白胡茬的科尔沁草原

    进口的韩国奴隶辛勤翻弄着一蓬蓬干草

  东西半球、科尔沁草原、进口的韩国奴隶——四行小诗,写得如此汪洋恣肆,诗人是从一滴水中看见大海了!

                 《咏瀑》

  咏瀑的诗很多,著名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现代的诗人多从那一跃中,看见悲壮、惨烈和崇高。有兔爰爰的《三叠瀑》却温馨、欢快:

    石峡间的泉水

    像透明的风

    哗哗地笑着

    跳

      

        

    一路追下来,去

    拥抱自己的另一半

 

    我要是一条鱼多好 

  三个跳字,相当传神;跳、追,一气呵成:“一路追下来,去/拥抱自己的另一半”,多美的意象!难怪诗人想变成鱼与水相嬉了——这是有兔爰爰独创的瀑布。

                 《表达》

  寻常事,一经诗人说出,就成了有诗意的表达。风吹叶动,你我一见钟情,此类俗话,会有什么意趣?而在风吹兰杜的笔下,以一个词——《距离》,让我看见了一种新锐的联系:

    叶子和叶子之间

    隔着一阵风的距离

 

    你和我之间

    隔着一个眼神的距离

                 《旷远》

  诗人易于感伤,喜欢写旷远、苍茫,写个人在大时空下的孤独感。这类诗以《登幽州台歌》为最,李曙白的〈孤旅〉 也是佳作:

    鹰的翅膀掠过之后

    天空就更加旷远了

  

    远行的人勒马于黄昏

    倾听另外一匹马的蹄声

  勒马于黄昏,四顾茫然,另外一匹马究竟有无?倾听是必然的,因为,此时渴求同道。人生即为一次远行,诗为画面,却有深意。

                《潜移》

  潜移默化,不止于是个成语,也是生活的真相。姚风以禅者的思维方式,觉察了隐于人世间的这一种悲哀。这是他的《治愈》:

    鸟儿已经夭亡

    但我还保留着笼子

    保留着鸟儿

    曾经生活的那片天空

 

    为了治愈那片天空

    我渐渐代替了鸟儿的位置

  “那片天空”,即:失去了鸟儿的笼子,何以要治愈?因为连鸟笼也在为失去鸟儿而悲伤,况乎主人呢?天天睹笼思鸟,结果,自己就成了笼中鸟了——粘滞于某物,不得超脱,反而为物所化,能不惊心吗?

  禅入诗,竟如盐在水,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