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统一时的“精神战”:刘秀和公孙述的正统之争

 小记历史馆 2014-09-10

    刘秀与公孙述辩论权力正统,居然都以谶纬作为思想资源,确为当时奇观。刘秀并不公开否认《录运法》、《括地象》这类谶纬书,只是他认为图谶中所说的“公孙”,是指汉宣帝。汉宣帝的本名是刘病已,字次卿,长期流落民间,即位后才改名“询”。据《汉书·眭弘传》、《汉书·宣帝纪》所记,昭帝元凤三年正月,上林苑有僵柳复生,有虫吃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汉宣帝其时尚在民间,后果立为帝。因此,“公孙”并不指公孙述,而是指汉宣帝。而刘秀为宣帝后人,因此他自称“公孙皇帝”,以表示图谶中所说的“公孙”并不是指公孙述。

    刘秀依据图谶,认定公孙述当皇帝为不正当,是在歪曲谶语;于是进一步劝公孙述不要效仿王莽当“贼臣乱子”,为家属安全计,应当尽早投降。从这里可以进一步看出:图谶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俨然已成权力正当性的重要依据。但是,面对刘秀的谶纬辩论,公孙述采取的对策是不答复,仍旧在成都当他的白帝。

    刘秀和公孙述关于“正统”的精神战,其实都只能属于宣传方面的“战争”。政治较量的最后往往是要靠军事实力说话。面对公孙述、隗嚣等割据势力,刘秀在政治引诱等种种方法不见成效后,决定用武力解决的办法。建武十年(34年),刘秀大破隗纯(隗嚣死后继位的其子)。得陇自然望蜀,刘秀于是发大兵入蜀征伐公孙述。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刘秀部将吴汉、臧宫与公孙述大战于成都,公孙述被创而死,益州归于刘秀。

    刘秀既以谶纬起兵和立国,因此也必以谶纬统一思想。建武二年(26年),刘秀命儒生尹敏校订网谶,并删去“崔发所为王莽著录次比” 。这就是为什么符命谶记在王莽篡汉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而现存的纬书中却见不到这类文字的原因,原来都是被刘秀去除掉了。可见在刘秀的心目中,谶纬具有绝高的地位,他自然不会容忍作为王莽篡汉的理论继续存在。

    刘秀还以谶纬治国。《后汉书·王梁传》载:“(光武)即位,议选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粱主卫作玄武',帝以野王卫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于是擢拜(王)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这是以谶记封侯的显例。而对并不相信谶纬之说,并企图晓谕刘秀的大臣尹敏等人,刘秀不仅不听,还因此而让他们仕途“沉滞” 。其实,刘秀不仅是封官拜侯要靠谶纬,一切大小事务,无不以谶决之。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图谶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俨然已成权力正当性和决定官员升迁、出台政策的重要依据。这当然是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局限。军事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