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和谐幸福家园

 magicgirlxiao 2014-09-10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剑飞

       文化是城市之根,是一座城市的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引以自豪的资本,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只是一片水泥森林。自2011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长沙坚持把创建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市民素质、惠及民生的大事来抓,加强政府主导、突出群众主体、实施共建共享,全面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活动品牌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舞台、看有影厅、跳有广场、讲有故事、创有指导、办有经费”,成为增进城乡居民幸福、建设和谐家园的动力和源泉。长沙被评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具软实力城市。

       一、大力强化工作组织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示范区创建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坚持用全局的视野、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定期调度,解决创建中困难与问题。先后出台了创建工作规划、推进意见以及加强群众文化工作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考评制度,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运行引导专项资金,并进入财政预算。全市累计投入公共文化建设60多亿元,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充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我们坚持将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目标,广泛听取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诉求,把选择权交给群众。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贯穿工作始终,将服务对象向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向城市低保户、农民工、拆迁户等弱势群体倾斜,制定实施扶持民办博物馆、民办图书馆室、民间职业剧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增强文化自觉。开展流动演出、流动图书、流动电影、流动展览等文化服务,群众更加便利、便捷,均等、均衡地享受基本文化服务。三是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力作用。我们坚持专业与业余并重、引进与培育并举,培育专兼职文化工作者达2400余人、农村文化人才3000多人次,引进各类专业文化人才近100人,文艺协会(团体)14个,成立“雷锋号”文化志愿者支队、文化志愿者联盟,全市文化志愿者达20万人。并开展“百佳千星”和群众文化先进集体(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创造热情。

       二、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以文惠民、增进民生福祉的重中之重,坚持建管并重,分级负责,构建“四级网络、三级服务圈”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精心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重大项目。以市级政府为主,按照“建成投放一批,建设上马一批,规划布局一批”的思路,投入40余亿元,先后建成橘子洲生态文化公园、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推进了两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二是突出建设区县骨干设施。为促进骨干设施建设,我们重新编制了《长沙市文化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实行用地优先、经费保障,并通过实事下任务、示范树典型、考核排名次等措施推动设施建设,新建区县(市)文体活动中心(大剧院)6个,县级18个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三是着力完善城乡一体的设施网络。将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成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示范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9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290个,新建农家书屋680家,全市农家书屋达到1364家。长沙市实现基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全覆盖。

       三、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是创造文化的主体、演绎文化的主角、共享文化的主人。我们坚持以文乐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一是搭建群众文化舞台。大力开展公共文化“五送”(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送展览、送讲座)和“五进”(进社区、进村镇、进屋场、进校园、进工地)服务,年均送戏1000多场、送电影2万多场。组织开展“千团汇演·百佳评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10万群众进歌厅、群文节目进歌厅、歌厅节目走基层等;推动少年宫、公园、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外来务工人员俱乐部;推进“校园文化进社区”,40所高校100多个学院参与对接200多个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更加丰富。二是培养群众文化品牌。按照“因地制宜、一地一品”原则,形成“湘江韵律”“五彩星沙”“魅力雨花”“激情岳麓”及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周、橘洲音乐节、“艺术长沙”双年展等一系列文化品牌,被市民群众称为“永不落幕的舞台”,全市80%以上村(社区)拥有各自特色品牌活动。三是扶持群众文化队伍。实施群文湘军团队“百佳”、节目“百品”、项目“百优”、人才“百星”、广场“百台”行动计划,制定实施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办法,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扶持群众文艺团队建设,长沙“群文湘军”得到文化部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四、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塑造城市精神。一是恢复修缮历史遗址。先后完成清水塘博物馆景观提质改造工程,维护和修缮太平街、化龙池等11条历史街巷和23处重点保护历史旧宅,高标准规划建设马王堆文化旅游区、铜官窑文化旅游区等精品历史文化旅游区,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更加彰显。二是加强特色古镇建设。重点建设并免费开放靖港、铜官、乔口、丁字等特色古镇,倾力打造花明楼、铜官、灰汤等一批特色文化乡镇,引领全市农村文化建设。三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基地,建立沙坪湘绣博物馆、大瑶花炮镇博物馆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示范区创建没有终点,公共文化服务永无止境。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进一步完善设施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奋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以文化助推长沙人民实现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

     (作者系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柯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