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门四家 唐寅(上)

 雨林修养馆 2014-09-11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据称唐寅作画时间甚早,而且无师自通。吴一鹏在《贞寿图卷》上提款:“岁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如是,岂非天授!”早年唐寅可能也跟文征明一样,向沈周学画。如王稚登在《吴郡丹青志》中的《沈周先生传》里写:“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征明)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但如今所看到唐寅的画作中,有沈周影响的风格很少,可能早年作品亦多不存,所以难以知道。唐寅较为人所理解的,是拜画家周臣为师。研究认为他也许是在泄题案之后,才开始向周臣请益。由于周臣的画风远摹南宋画家李唐、刘松年,所以唐寅的作品也多被人认为有李刘风格。美术史对唐寅山水画的讨论中有周臣代笔的问题,目前仍没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唐寅的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出名,亦有花鸟竹石的作品存世。一般而言,都将唐寅的绘画风格分做三期,但由于许多有纪年的作品多集中在唐寅的晚年,早年的风格分期便有许多争议。唐寅书法亦好,早年的书风比较靠近颜真卿,后来比较接近李邕、赵孟頫。自明末以来,在讨论唐寅作品,均把他分到吴派,并与沈周、文征明、仇英等画家并称“吴门四家”,或称“明四大家”。但唐寅的画风与沈周、文征明并不相同,而严格来说,也不能将唐寅的风格迳归为吴派。因为相较于一般吴派多追随元四大家的画风,唐寅作品里元四家的影响相当的少,反而有比较多南宋院画家的影子。但多数的人,都称唐寅是揉合“南”、“北”的重要画家。
 
吴门四家--唐寅
吴门四家--唐寅
事茗图  纸本设色,纵31.1厘米,横105.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引首有文征明隶书“事茗”二字,后纸有陆粲于嘉靖乙末写的《事茗辩》一篇。曾经耿嘉祚、清内府收藏。文中读到事茗与客人辩论饮茶的事,事茗姓陈,是书法家王宠的邻友,王宠为唐寅的儿女亲家,故陈氏与唐寅也交往甚多。此图即是以陈氏之名号为图名、并描绘陈氏幽居品茗的情景。作品描绘苏州文人陈事茗优游林下、待客品茶的悠闲生活。景物设置幽雅恬静,居处前临悬崖、巨石、背靠高山、流泉,庄外溪水潺溪,绿树掩映。


吴门四家--唐寅

溪山渔隐图卷  绢本设色,纵约30.0×横约610.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门四家--唐寅
明 唐寅   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
此画为唐寅临摹宋代画家李公麟的《饮中八仙图》,将八仙的风流倜傥表现得非常传神而生动。唐寅到了晚年,家里变得“僮仆据案,夫妻反目,归有狞狗,当门而噬”。画家在给文徵明的信中说:“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可谓晚景凄凉。(有高人揭示,唐伯虎因风流诗作,败坏时风,影响后世,受地狱之苦200多年)今人应引以为鉴。


吴门四家--唐寅
吴门四家--唐寅
悟阳子养性图



吴门四家--唐寅
步溪图



吴门四家--唐寅
骑驴归思图



吴门四家--唐寅
东篱赏菊图



吴门四家--唐寅
虚阁晚凉图



吴门四家--唐寅
 山路松声图



吴门四家--唐寅
 西洲话旧图



吴门四家--唐寅
杏花茅屋图



吴门四家--唐寅
落霞孤鹜图



吴门四家--唐寅
湖山一览图



吴门四家--唐寅
高山奇树图



吴门四家--唐寅
松溪访隐图



吴门四家--唐寅
唐寅 松林扬鞭图旅顺博物馆



吴门四家--唐寅
唐寅柴门掩雪图



吴门四家--唐寅
唐寅 江南农事图轴台北故宫藏



吴门四家--唐寅
唐寅 春山伴侣图上海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