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卷上:泽漆汤处方半夏10克 紫参10克(一作紫菀)泽漆6克(以东流水2升,煮取800毫升)生姜6克 白前10克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6克 制法上药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咳而脉沉者。 用法用量纳泽漆汁中,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至夜服尽。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方名泽漆汤 组成泽漆半两,防己半两,甜葶苈(纸上炒)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半两,百合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木通(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主治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方名泽漆汤 组成泽漆叶(微炒)5两,桑根白皮(炙令黄色,锉)3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熟)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者,炒香)1两半,人参1两半,白术(锉,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 主治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后半时辰再服。取下黄水数升,或小便利为度。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方名泽漆汤 组成泽漆2两(炙),知母2两,海藻2两,茯苓2两,丹参3两,秦艽2两,木防己2两,猪苓2两(去皮),大黄3两,通草2两,青木香2两。 主治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吹,脉浮数。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制备方法上切。 用药禁忌忌酢物。 《金匮》卷上方名泽漆汤 组成半夏半升,紫参5两(一作紫菀),泽漆3斤(以东流水5斗,煮取1斗5升),生姜5两,白前5两,甘草3两,黄芩3两,人参3两,桂枝3两。 功效泻水逐饮通阳,止咳平喘消疾。 主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内泽漆叶中,煮取5升,温服5合,至夜尽。 临床应用1.肺胀:曾某某,男,50余岁,农民。形体尚壮实,三年来长期咳嗽,吐泡沫痰挟少量稠粘痰,时作喘息,甚则不能平卧,咳喘冬夏均有发作,无外感时也可突然发作,面目及四肢凹陷性浮肿,饮食尚佳,口渴喜饮,口腻,大便时干时稀,小便短少,曾服小青龙、射干麻黄、杏苏散、苓甘五味姜辛汤等,均无显效,时作时止。舌苔薄白有津,舌根苔微黄,脉不浮而见沉滑。诊为肺胀,水饮内停,气郁化热。投泽漆汤原方。一剂咳吐痰涎明显减少,腹泻二次。再进四剂,诸证痊愈。观察三年未复发。 各家论述1.《法律》:血结则痰气必为外裹,故用泽漆之破血为君,加入开痰下气、清热和荣诸药,俾坚叠一空,元气不损,制方之意若此。 《千金》卷二十一方名泽漆汤 别名组成泽漆根10两,鲤鱼5斤(若无鲤鱼鲖鱼亦可用),赤小豆2升,生姜8两,茯苓3两,人参2两,麦门冬2两,甘草2两。 主治水气,通身洪肿,四肢无力,或从消渴,或从黄疸支饮,内虚不足,营卫不通,气不消化,实皮肤中,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7升,先煮鱼及豆,减7升,去之,纳药煮取4升半,每服3合,1日3次;人弱服2合,再服气下喘止,可至4合。晬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若小便大利,还从1合,始大利便止。 加减水甚不得卧,卧不得转侧,加泽漆1斤;渴,加栝楼根2两;咳嗽,加紫菀2两,细辛1两、款冬花1合、桂3两,增鱼汁2升。 附注泽漆根汤(《千金翼》卷十九)。 《三因》卷十四方名泽漆汤 组成泽漆(洗去腥)5两,桑白皮6两(炙),射干(泔浸)4两,黄芩4两,茯苓4两,白术4两,泽泻2两,防己2两。 主治石水,四肢瘦,腹肿,不喘,其脉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3盏,乌豆1合,煎2盏,纳药,同煎7分,去滓,空腹温服,1日3次。 相关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