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汉平:书法笃学五字凭笔者学习多年的经验教训,体会到学习书法离不开下面五字,即勤、博、专、诚、精。

 醉吟墨斋 2014-09-14

潘汉平:书法笃学五字


    凭笔者学习多年的经验教训,体会到学习书法离不开下面五字,即勤、博、专、诚、精。当然这是就一般人而言,对于十分有天赋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可能要不了这么辛苦。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会学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勤


即手勤。常言道“拳不离手、戏不离口”,“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想掌握真本领,何况书法的技巧全在于自己的手、指、碗、肘、臂等关节的灵活运用,所以,必须经常动手临摹或创作,坐、等、靠是绝对不行的。


足勤。除稍小的字坐写以外,大一点的字,甚至擘窠大字,就必须用立式或蹲式,故需要脚劲或马步功。此外,如果你要去接触外界(如登门拜访、参加活动,闲逛书市等),则必须捷足。


眼勤。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你想打开你的心扉,必须多阅读书报,参观书展,浏览(含网络)信息,扩大视野,留意、留心发现书法艺术的心声和秘笈。


耳勤。要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直读圣贤书”旧的传统治学理念,“闭门造车”只会成为“坎井之蛙”,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够精彩。听名家讲学,老师讲艺,书友交流,觅得知音。同时,还得虚心听取一些有益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勤学。“业精于勤,荒于嬉”,“玩物伤志”,只有专心致志,珍惜时间,刻苦钻研的人,才会获得成功。


勤问。人的“学问”从哪里来,我们就“学问”二字字面上分开说,学包括阅知、闻知、感知和用知。而“问”惯穿于学的整个过程,不懂就问,比如,阅中自问,(提出疑问,思考),闻中发问,在听的时候要认真,事后虚心求教。感知即意会,仔细琢磨、寻找灵感,以达突破。用知既实践,带着问题去反复,不断练习,问题就会解决。


 二 博


博即多而广,多学,“见多识广”就是这一道理,作为书法爱好者,首先对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笔法要掌握牢靠,同时深层次的理论也是越多越好,虽然“韩信点兵,多多宜善”原意指的是可用兵的力量,越多越好,用于书法也在理。知识就是力量,你掌握的书法知识和技巧越多,功力就会越深,写起字来就会“力透纸背”。 再说“广”字,也可说成“字外功”。个人认为在学好书法的同时,学点哲学。辨证的对待自己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学点文学。包括文字、语言、诗歌、楹联、散文等等,比如我们书写时,几十年“一贯制”,老是抄录别人的东西,等于炒馅饭,很乏味,自己的文艺生活也不够丰富。学点美术。尤其是国画,因为它与书法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相辅相成。 学点装饰。尤其是当今重色的时期,与现代家庭设置的构建紧密相关,从一些硬笔书法展览的现状来看,“裸体”的远不及装裱了的作品受宠。学点装饰,自己动手,一来时尚,二来经济。三可增强审美感和布白的能力。学点音乐。主要找到书法时用笔的节奏感,庞中华先生曾在电视授课时用音乐帮讲笔画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此外,还可学点史学、道学、佛学、太极、剑术、打坐,美食等等,以求身体健康、动静雅适,意境和心境的高深。


三 专


学习书法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切忌朝三暮四,学习书法要专、要精。1,专。即专心致志,初学时千万不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无主见,无目标,无计划,当然不是说不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是说一旦选准了方向,不要轻易的改变,半途而费,只会贻误了时间和精力。要力排一个杂字,好字帖较多,要有选择的临习,最好是择其接近你喜欢的字体一学到底,不要怕难,怕苦,怕累,直至学会学好为止。然后再可涉猎百家。 2,精。即精益求精。初学时不定一刻精到,有个过程。但不要怕丑,怕笑,自卑。临帖一定要力求百分之百,不可自我迁就,有些成绩时,不可沾沾自喜,自满,自负,自傲。要学会比较,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以求完美。


四 诚


我曾在《临池杂感》中说过“习字为人,道理相通,做人应明诚正直,厚道尚德,字亦应规范严谨,雅逸合度。做人应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字亦应遒劲圆润,疏朗大方,一笔一画,一招一式须处处到位,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这样,方可悟出书法之真谛”。自欺欺人要不得,不知为不知,不懂为不懂,不可装懂,毛泽东说的好,“假的就是假的,伪装的一定要驳去”。一知半解不行,要知其然又知所以然,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坚持到真知的出现。


贵在坚持,心诚则灵,切莫凭侥幸行事,如参展赛、搞交流或者更多活动,一定要拿你认为最好的东西面对,粗俗的,丑陋的,不成熟的东西方家们一眼就会看的出来的,功夫不深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有的人自己本领不高,得不到公认,怨天、怨地、怨评委不公平、公开、公正,可以说这些人首先心就不诚,心术不正。长期下去,对今后的书法学习是不利的,甚至有害。要正视自己的弱点,自知之明,敢于面对现实,不要自暴、自弃,一次不行,还有下次,一年不成,还有明年,来日方长,无非再来,功夫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


五 活


凭兴趣爱好择学,兴趣是力量,兴趣会产生热情,产生活力。会使你的大脑变的越来越灵活,择帖,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师从关系,不可省略。清书家张之屏先生在他的《书法真诠》中述:“学术知识之巧进,悉内交换而来,绳墨规矩之平陂,尤赖模范而定,学者欲求进步,其不能无师从也,心也”。这断话明确指出学书师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在你始学时,幸遇一位高明的老师,那当然更好,名师可出高徒,如果你在自学的情况下,选择字帖即为拜帖为师,也有无师自通的说法。今人梁建华先生在其《书法成才初探》中,将择师的方式方法纳为三种,一为“指路法”,就是老师引导你取古人某家碑帖,让你自修。二为 “并进法”就是让你学习古人的同时,又学老师的书体,三为“现成法”让你学老师,以老师的面目出现。吾更倾向于前二法,在取法乎上的前提下,先学一家,后再涉猎百家,也就是说选择最好的老师、最佳的字帖。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以师为师,并非第一手资料,师得古80--90%,你得师70--80%,最终你得古只有60--70%。另外,学有程度之后,还得涉多通变,不囿于一家,晋代大书家王羲之少年时习卫夫人,自以为是,可至年纪大了,周游名山大川,先后见到李斯,曹喜、钟繇、梁皓等书体,又见蔡邕《石经》三本书,张昶《华岳碑》等,方觉己已囿于一家,再续学卫夫人,将会贻误时光,只有遍学众家书体,才能卓然成为大家。古今这样事例可以说是枚不胜举,如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宋四大家无一不是。总之,取法乎上,方法要好有效,不进死胡同,误区,关键在于借鉴。


要学会举一反三,找到突破点,而此突破,却是在精熟前提下的一种通变,以达到趣于自然、脱俗之结果,不为书奴。正所谓“道法自然”无可非议。文前,吾曾在择师问题中,谈及到至久方悟,自成一体的王右军和宋四家,是属典范。因为此话题相当重要,故借两位书家的言论,再作以强调。清家亚栖说:“凡书则通变,若执法不变为书奴,学者不可专习一体,须遍参诸家,各取其长而触通变化,超出畦经之外,别开户牖,自成一家,斯免书奴之诮”。短短几句,言之有理,乃为精辟。再来看看近代书家郑诵先的观点,他说:“当学习临摹的时候要能够深入乎其中,不深入,不能接受传统,在立意创造的时候要能超乎出其外,不超出,不能立风格,凡是有本领的人,尽可能自立门户,别寻出路,一味寄人篱下,是没有出息的。”按照他的意思,不辟蹊径,实为可叹,可悲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