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市初期首选小市值

 凡人sypls 2014-09-15

牛市初期首选小市值

  而在具体操作上,短期支持市场走强的因素主要是对改革的预期和憧憬。随着国家改革政策的深化和落实,市场将依循政策路径,发掘多种投资主题和题材,并带动市场人气,产生结构性机会和局部行情,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部分品种短期涨幅过大后,这种非典型牛市行情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分化。

  在具体选股思路上分享了他的一些观点。今年上半年新兴成长股屡创新高,其中泡沫的成分很大,草率地参与进去很难全身而退,相反,如果专心地去寻找处于估值洼地的个股,则可以获得更为长期的稳健回报。一谈到低估值自然会想到金融、地产等品种,但这些传统的低估值品种长期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并未显著扭转,而且无风险利率还处于高位,金融、地产等品种或许会在市场情绪膨胀时有非常好的表现,但难以有持续的超额回报。因此,寻找的低估值品种不光体现在市盈率上,还表现在市值上,同样是前景光明,管理层进取心强的公司,小市值的公司无疑比大市值的公司成长空间更大,而这与此前券商强调的牛市初期首选小市值股票的观点大致相同。

  更多的超额收益是来自于那些不为普通投资者所熟知的非白马股,对于这些标的均经过了极为精心的筛选,绝大多数都要进行实地调研及长期的反复研究,如此才能确保对择的公司充满信心。具体到选股标准,主要关注两大方向:

一是潜力巨大、估值合理的成长股。当前的市场,很多成长股涨幅已经很大,市值也达到中等或偏大的水平,要想寻找有潜力但估值不高的成长股显得十分困难,可以说是“好股无好价”。尽管难度很大,但是A股市场总共有2500多家公司,在其中挖掘一些潜力大且估值合理的公司也并非不可能。具体来说,动态市盈率在25倍左右、新产品市场空间很大、管理层有很强的进取心、收入和市值都比较小均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很多股票都是依据这种逻辑挖掘出来的,大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种逻辑看似比较简单,但如何认定公司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需要多方面来求证。

  二是现金充裕、有并购能力的公司。2012年之前上市的很多公司手持大量超募资金,对做大市值的诉求很强烈,加之IPO发行速度大幅放缓,很多质地优良、缺乏资金的企业迟迟无法实现上市融资,并购就成为上市公司与项目公司的最佳选择。去年创业板的行情一半来自新经济,例如手游、影视行业的业绩爆发,而另一半则来自公司并购,周志超认为这个趋势在后市仍会继续存在,可作为选股方向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