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分享:如何建立高品质社群?

 天平的故乡 2014-09-15


  建立并经营过圈子(包括线下与线上)的人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一开始大家活跃度很高,后来热度降低,慢慢冷却,最终形成一片死寂。这种现象有一个专有名词:“蒸汽式降温”。(“蒸汽式降温”,说的是在社交圈中,从一开始大家加入「很热闹」,过一阵子,人数多了、时间久了、讨论久了,「热度」会突然「降温」。重要的人,不再发表任何东西,于是「温度」降下来了;次重要的人也慢慢觉得没趣了,于是温度再降下来了……到最后只有少数还在积极讨论、积极拉人进来。而新人都是不想再去多交流的人,于是原本的社交群组,一点点沦为「你不想参加的群组」,你先将通知设定关掉,你也不再点入看讯息,最后,你看到有人退出群组,也就默默的跟着退出了。)


  移动互联网,使人与人的链接更为自由与多样,各种圈子层出不穷,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区分出高品质社群,对于节省时间、提升自己意义重大。



一般社群经常出现的问题:


1、发起者明白“圈子与社群”的重要性,但仅靠一时的冲动就去做,缺乏持续性。


2、发起者功利心过重,建立“圈子与社群”目的是为自己谋利,尽管很多人嘴上说是为大家服务,但是内心想的和做出来的,与自己所说不一致。


3、发起者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试图以“老大”(线下)或“群主”(线上)的身份去建立链接,强调自身的权威,唯我独尊,打压自认为“抢风头”的人。


4、不懂付出不会付出,仅仅试图以“平台”这个单一的概念就想聚拢人气。



5、活动质量低,以吃饭喝酒吹牛为主,没有价值的释放。


6、鱼龙混杂,人员不具备共同属性。


7、没有门槛,缺少规则。


互联网时代,“相见恨晚”会越来越少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是致命的。我们要做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原则和建议。曾在其他文章或分享中提到过一些概念,现在从“建立高品质社群”的角度再来说一下。



  互联网创造了自由链接的可能性,在以往社会体系中,你能接触到谁,基本是由你身处的那个环境决定的。身在一个组织中,组织中的这些人就构成你人际关系的基础,至于你喜不喜欢,你们是否真的适合搭伙计,只能交给运气。多数情况下,你们的频道并不相同。所以偶尔在某一场合遇到一个能有共同语言的,便大喜过望,“相见恨晚”的感觉油然而生。


  而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无限链接性能够将具有相同价值观、相同兴趣爱好、相同想法的人能够更加容易的聚到一起。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相见恨晚”的感觉会越来越少,因为它将整个世界摆在了你面前,供你挑选。



共同属性是社群的基础


  同一个社群一群人,一定要有一个或几个共同属性,这个属性可以是爱好、身份、职业、共同经历,甚至是对某一事件的关注。我们共同发起的罗辑思维邯郸群,就是基于对同一事件的关注,目前已经超过200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并且每周都会定期举办线下活动。共同属性是社群的基础,这个基础的作用最大作用是什么?寻找共同话题?聚集人气?这个基础的最大作用,是降低这个社群的沟通成本(甚至降为0)。一个企业家的社群话题,普通大众也许并不感兴趣甚至无法理解,因为大众一般不具备创业经历以及这种思维模式;而一个基于行业的社群,对其他人可能不会引起共鸣。


最佳的社群形态:群龙无首


  “群龙无首”四个字出自《易经》乾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我们从小都认为“群龙无首”多数是指缺少指挥、组织涣散、容易溃败的一种状态,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是“吉”?在传统组织当中,都会有头儿的存在,但是头头儿的存在,更多时候会压抑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发挥。



  很多社群的发起者,喜欢以“老大”“群主”自居,煞有介事的给大家制定各种规则。当你这么做的时候,首先是把自己抬到了很高的位置,别人就只能给你做配角。在社群中,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人格体。如果你认为你是“老大”,你认为你牛逼,好,那么你去搞,我们不需要为你作嫁衣裳。既然大家是以共同属性聚集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是“龙”,一群“龙”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的,各尽所能,团结互助,忠心不二,积极发展,何须“首”的出现?故曰“吉”。在邯郸罗友圈红群(150人)中,我们达到一个共识:在这里不分主次,每个人都是中心,对外,每个人都是发起者,以每个人的力量共同维护社群的发展。所以现在可以做到每周活动持续,少了谁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增强了每个人的参与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团队中获取自己想要的。这是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不是某个人的,而是每个人的。对外而言,每个人都是发起者,可以将独立人格的独立性自由发挥。群主?老大?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这个词!



平台是用“付出”和“价值”堆起来的


  很多平台的建立者只是凭一个想法在吆喝,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自己做的实际工作却极少,想让大家为你添砖加瓦,然后乐享其成。这本身就是耍流氓!想法再牛逼,创意再新颖,没有付出,也绝没有可能形成吸引力。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获得对自身有帮助,才会获得大家持续的关注(当然,参与也是一种收获)。一旦一个平台停止的释放价值,虽然不一定会走向衰落,但是一定不再具有吸引力,不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抛弃功利心,回归生态系统


  一个社群(平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供给阳光、雨露、土壤、微生物等基础条件,于是欣欣向荣的自然世界就出现了,并且是完全免费的,不求任何的。从大自然中,有没有感悟到点什么?一个社群同样如此,提供雨露阳光,让它自行成长。一旦你有了功利心,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灾难,一定会大伤社群的元气。



  那我们就无所作为,这个社群(平台)对我们还有什么实际价值?越是这样的社群(平台),实际价值会越大,因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可以通过“自由人自由联合”的形式,进行各种0沟通成本的链接。这种链接,是社群(平台)的真正价值所在,价值会在不经意之间生发出来,而非你可以的营造。


参与度,参与度!


  社群无论高端还是低端,参与度都决定着它的生命质量。很多社群的建立,将成员的参与定为一种义务,要求成员应该参与到何种程度。这种情况当然可以,史玉柱曾因无法参加泰山会的定期聚会,缴纳1万元的请假费。但是对于并非那么高端的社群,在建立初期,参与度不应成为对参与者的一种要求,参与度应成为参与者的自我展现,更进一步,是参与者的自我成长与提高。社群要做的是吸引力,要满足人们马斯洛的某个层次需求。



  既然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就会有淘汰。因此,到后期社群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可能不像泰山会一万元的请假费那么高端,但是一定要有,因为不遵守长期形成的规则的参与者,是对遵守规则的参与者的一种不尊重,而长期遵守规则者,才是社群的核心。


(本文转自:zhujiajiangroup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