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决策咨询 2014-09-15

    2014.8.26 

   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经过10年的发展,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因此,本文从产业集群、区域协同等理论研究入手,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制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规划总体指导、重点产业深耕、基础平台支持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针对武汉城市圈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武汉城市圈

城市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形成机制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且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合、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完整的产业集群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是产业集群是某一领域内大量相关联的商业组织、非商业组织、支持机构的集合体;二是产业集群在地缘上聚集,在某一领域内拥有合作、互补甚至相互竞争的关系;三是产业集群目的是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价值链,并最终提升地区内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竞争优势;四是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组织,具有比市场稳定,但比层次组织灵活的特点。

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科,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协同创新,指的是企业、高校、公共研究机构将各自创新要素有机配合,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独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城市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是指城市圈内跨城市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三链合一,最终由点及线、由线至面,形成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就是集群系统能产生促进集群系统本身、集群子系统以及集群系统环境提高效率、良性发展的有利影响。集群内的企业通过资源协同、制度协同、竞争协作协同及聚集协同等方式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产生类似大企业的规模效应,也可以分享集群带来的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高效率和灵活性,同时将加快知识的协同和更新的效率,带来知识的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创新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就是其协同效应的结果。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经历集聚、集成、集群三个主要阶段。处于产业集群初期的企业通过在城市圈内进行区域扩张,聚集大量分工明显的中小型企业,但企业彼此间存在不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是最初的产业集聚形态;随着城市圈区域融合速度加快,其集聚的中小企业开始不断增加,企业间出现了围绕技术链、生产链频繁的合作,并开始探索寻求获得其他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的支持,这个阶段便进入了城市圈产业集群的集成阶段。随着这些企业最终形成分工合理、良性稳定的城市圈合作网络,并与其他企业机构也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价值创造活动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技术链、知识链不断延伸,至此城市圈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并在知识、技术、产品、价值上产生了协同效应。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缺乏政府与产业的宏观协同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目前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分别为机械制造、优势能源、高新产业、农产品加工、建设轻纺产业群、环保产业群。在这六大产业集群中,除建设轻纺产业群、农产品加工产业群外,其他四大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都聚集于武汉市,区域内产业分工不够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同时除武汉市外的八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能够破除暂时的利益与得失,联结地方政府有效对话,并使城市圈内各城市通力合作,最有力的指导者当属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宏观上,政府与产业之间尚缺乏有效协同,这必然使得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发展缺乏有效指引与大方向。同时,宏观协同的缺失也使得伴随产业集所共生的人才集群无法破除地域间差别实现人才的有效流动。城市圈内人才属地化现象十分明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动不畅,人才多来自于本地,人才因为城市圈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出现不愿流动,或因为各地不同的人才政策而制约流动,都直接会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人才流动不畅的问题则绝对非企业单方面所能解决的课题。

()缺乏有效的价值协同

目前,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整体呈现小、散、弱的问题。产业整体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武汉城市圈仅有高新产业集群中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全国有明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他的几个产业群均处在产业聚集的最初始阶段。这首先体现在各产业集群中相关企业的纵向协同上,武汉城市圈中产业结构层次整体偏低,大部分企业所生产研发的产品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如高新产业集群中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核心企业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这些企业大都处于价值链下游的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而关于最能产生价值的研发环节,因应用性研发存在的风险较大,所以医药生产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相对谨慎,高附加值的研发环节在产业链上明显缺失,导致很多核心的产品依旧需要从国内医药研发相对发达的江苏等地购买。产业集群的本来目的之一就是产业链打造价值链,而武汉城市群明显缺乏价值协同。从目前的情况看,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在一些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区域内一些产业发展领域存在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企业更多的是单兵作战,未能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园区内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发达,使得大企业或者存在大而全的现象,或者其采购销售市场主要在区外,与区内企业在业务上的关联不多。

()集群企业及机构间缺乏有效的横纵双向协同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中各企业间彼此缺乏有效的横向协同,且不说不同城市的相关企业缺乏协同,同一城市间的企业同样缺乏有效协同,就其本因,是城市圈内缺乏一个提供给产业集群相互交流合作寻求共赢的协同平台,因此也就缺乏了平台所能带来的知识共享、技术共享、组织间协作等各项功能。第二,城市圈内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高校、研发机构、金融、公共服务机构缺乏纵向的协同,高校、研发机构研发时,缺乏市场化导向,所产生的科研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同时,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常常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予以解决;同样,集群中中小企业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但金融机构却只希望贷款给大企业,供需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企业与机构间的纵向协同不力同样将制约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设计

()制定规划,为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发展明确方向

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产业、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努力外,还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因此,湖北省政府应尽快制定纲领性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首先需要统筹协调“1+8”城市圈所属区域与资源配套的综合优势,密集发挥这些城市的各自产业优势,并将其有机结合,打造具体而明确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创造稳定的价值链。其次,规划应从政府层面推动整个跨城市、跨组织的产学研合作,按照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武汉城市圈本是科教大省强省,集群的分化将使得人才链出现断裂,继而使得产业人才外流,因此武汉城市圈应牢牢围绕产业集群打造人才集群,通过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力量的整合与合作,构建产业的基础研发平台,解决产业的共性问题,优化区域的创新力。再次,规划中应明确鼓励产业龙头核心企业的培育与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最终建立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深耕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实现武汉城市圈内产业集群由点到线及面式发展

在湖北省已经确定的六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武汉城市圈则应尽可能实现有限资源集合在这六大产业上。首先是机械制造、优势能源、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大重点集群并举发展,尤其是湖北省在这四大集群的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且这四大产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重点产业,因此,这些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武汉城市圈在具有一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的前提下,更需要通过持续的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保持发展的动力,该产业集群应建立协同互动的城市圈科技创新体系区,并逐步进行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交流渗透,通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来提高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产业链延伸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为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次是发展农产品加工、轻纺产业群两大次重点集群。这两个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应打破传统以武汉为核心的传统思想,综合考虑两大集群的产业特点和经济效益及对人力资源、公共研究等其他支持的协同要求,可考虑将其重点布局在孝感、黄石等城市,充分发展其产业基础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综上所述:武汉城市圈应发展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光电子信息、高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为重点的四大产业集群,同时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协同发展,形成四大产业集聚带。以城市圈其他核心城市孝感为核心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僻邻的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潜江、仙桃等配合其建设该产业集聚带,以黄石为核心区,建设轻纺产业集群,咸宁、天门等城市配合其建设产业集聚带。实现产业集群从个体的点到链条的线最后到集群的的综合发展。

()打造三大平台,引导武汉城市圈内产业集群高效发展

打造三大平台,为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提供一流服务。一是打造知识共享平台,该平台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导,通过探索适度的有偿服务,立足于破除知识的属性边界,发挥知识的流动效应,让更多集群内的产业群体能够共享行业前沿知识,用最优的费用解决行业基础共性难题,以此获得最优的效用,目的是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作用。二是建立技术共享平台,该平台是以产业中的核心龙头企业为主导,其通过强强联合,建立行业应用性研究的公共平台,技术研究成果按出资比例有偿供产业内其他需要的企业使用,这将大大提升整个产业技术研发的效率,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研发的转化效率,避免同一课题上的无效浪费,更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三是建立组织协作平台,组织协作平台纵向实现政校企三方组织协作。通过搭建高效优质的政、校、企三方协作平台,建立产业集群内人才供需的定期信息汇集机制、产业前沿信息发布交流机制,完善研发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人才政策和引进信息发布常态机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实现政校企间、企业与高校、政府与企业间的多主体协同合作功能。横向上建立产业内行业协会,引导跨城市、跨区域产业实现交流、互动、协同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灏,刘珺,余晓鹏.产业集群建设与中原城市群工业发展[J].河南科学,2006(6)

2.赵楠.“光谷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7(3)

3.张国安,夏喜全.“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中面临的瓶颈及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7(11)

4.杨瑾.产业集群环境下生产性服务业集成创新模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

5.于丽英,窦义粟,于英川.上海IC产业集群协同学习实现途径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6.童泽平.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7)

7.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

8.许强,应翔君.核心企业主导下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2(6)

作者: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陈俊颖  

来源: 《商业时代》


【全球政务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