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在超市合并扩张浪潮中掉队 销售与市场 第一营销网

 陈大笑 2014-09-15
          近年来,超市之间的并购、扩张潮风起云涌。此次“风暴”  逐渐展现出国内很多供应商,在软硬件方面,及经营理念上的不足与落后,一场超市之间的并购与扩张,不自觉地演变为供应商队伍的“大浪淘沙”。身处“风暴”中心的供应商,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又将如何应对?

         在零售商的整合中,成本对比,首先受到重视
 
            超市之所以合并,主要原因,就是需要扩张网点、扩大销售额、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利润。因此,在零售商的整合中,成本对比,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一般来说,超市在和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时会规定,供应商供给超市的商品成本,不能高于供给其他超市的成本。不过,由于供应成本,在不同的超市系统中,都是保密的,因此,供应商无论在A超市,还是B超市所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我供给你的成本,是最低的”或者“我们公司,对于大卖场的供价,都是统一的”。虽然超市知道,供应商的话有较大水分,但由于没有证据,往往一笑了之。

            现如今,两个超市之间的并购,让供应商给到彼此的成本,全部摊到了桌面上,超市一般都会成立,专门的整合小组,以条码为单位,进行成本比对。目前,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超市,走的是天天平价的路线,这就意味着,此类超市费用较低,但要求供应商给予更低的成本供货价;而以家乐福为代表的超市,走的是高低价的路线,因此,这类超市,以通过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来达到赢利的目的。所以,如果涉及到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超市并购,在成本对比时,就会实行“净成本比较”,也就是说,超市双方的整合小组,会把某类商品的供应价、无条件返利、有条件返利、费用支持等若干因素,进行加权平均后,综合对比,然后根据净成本比,对的结果,要求供应商支付差异部分。

             站在超市的角度,由于合同中,有相关的明文规定,所以超市认为,供应商支付差异部分的费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知道,不仅在超市中,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两年发生的电器零售连锁并购,也有进行成本对比后,要求供应商补差价的情况;站在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会认为,每个超市,有每个超市的操作方式,商品进场都是经过事先谈判的,无论谈成了什么价格,都是你情我愿的,而且供应商本身,不可能把一碗水端平,所以很多供应商认为,超市在事后来收取这种费用的行为,就是一种“强盗”行为。

            在一些超市的整合中,发生了成本比对的事情以后,有些供应商,为了避免在新的一年中,继续产生这样的差异补偿,于是极端地采取了,对整合中的两家超市,都不进行投入的做法。其实,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并且不符合供应商的利益。在竞争市场中,不投入,就意味着丧失市场份额;在超市扩张中,丧失市场份额的供应商,不可能成为终端青睐的对象。

         有一家供应商就是这样,在2007年的某超市净成本比对中,被要求支付差价。该供应商,为了避免以后再产生成本差异,就对整合中的这两家超市,进行“零”费用投放,其结果是销售直线下降,且超市采购,也越来越对这个供应商不感冒,其陈列从堆头上缩回到正常货架上,从货架上中间的位置,变到最差的位置,最后由于销售靠后,很多单品被末位淘汰掉。眼看着即将被清场,供应商开始着急,要求新品重新进场。但由于超市采购,早已有其他品牌的同类商品,进行了补充,货架上已经没有增加新品的空间了,至今快半年了,虽经多次谈判,但新品进场仍然未果。

          事实上,包括世界顶尖的厂家、品牌在内,没有哪个供应商,能做到对于两个超市的投入,完全一样、天衣无缝,但是应该在生意管理方面,更加有计划性、对财务指标的控制,更加科学、对费用的投入,加强效果评估,做到事先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评估。这需要供应商,明确在与某超市系统合作时的固定费用、基于对此超市的了解,确定供货折扣、计算所有合同费率、预估全年对于超市费用投入(应包括陈列费用、特价投入、彩页费用、促销人员费用等)。如果制定一套,有效的财务控制系统,不管是天天平价型的超市,还是高低价型的超市,供应商都可以科学地,掌握整个费用的投入。这样既可以避免,超市整合中的净成本比较问题,又可以做到事先规划全年的生意走向、平衡毛利、明确投入产出比。

         配送和跨区域服务能力面临考验

           说到物流,很多零售管理的书中提到的,都是沃尔玛超一流的配送能力,什么“无缝物流”、什么“24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配送中心”、什么“48小时内可送货到分店”、什么“平均一周补货两次以上”等。这些说法,针对美国沃尔玛来说也许是正确的,但在中国却谬以千里了。

          抛开中国的公路、铁路条件等因素不说,尽管中国的超市业态,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某一超市,在全国的分店数量,还十分有限,现在门店数最多的大型超市,应该是收购了好又多的沃尔玛中国,连上好又多的门店,沃尔玛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家,但这与美国沃尔玛的数千家,依然没有可比性。加上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市对于外来超市的接受度,也不一样。因此,包括沃尔玛在内的任何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扩张,都不可能以配送中心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其配送中心的发展,将远远落后于其门店的发展速度。换句话说,超市在中国的发展,至少在食品方面,还必须依赖于广大的本地供应商。

            两年前,很多本地供应商,与大型国际商超的合作,虽然有苦有泪、疲于奔命,但好坏还能有钱赚。但随着很多超市扩张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二、三级市场进行布点,超市要求其一级市场的供应商,必须能够无条件覆盖其开店的二、三级城市。这样一来,很多本地供应商的不足,就暴露了出来,因为经营赢利,无法满足远距离的配送;因为人员费用投入的限制,无法对远距离市场进行管理;因为粗线条的管理,无法准确地对其驻外服务体系,进行有效的监控。这一切,造成了其供应的商品,在超市所在二、三级城市分店的到货率很低,长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超市来说,在不能自行设立配送服务中心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要求厂家更换代理商,甚至将该品牌商品,在超市中彻底清场,让位于有能力服务超市,所有门店的供应商(不局限于服务一级城市的门店)。因此,随着现代超市的快速扩张,至少以省为单位,供应商必须能够做到,超市开到哪里,货源及服务就跟到哪里,否则,供应商将难逃残酷的“新陈代谢”。

被抛弃的代理商

        最近,有消息说,家乐福在成都,将抛开其原有的鲜食供应商,直接对农产品市场进行采购,号称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及终端零售价。这正是中国目前很多供应商,将要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很有可能最终被大型连锁、生产制造厂家抛弃。

           美国沃尔玛,只有一个采购部,当地有近2万人,其中7000多人在沃尔玛工作,还有7000多人是供应商代表,他们在本顿维尔设立了办事处,专门为沃尔玛服务。而在中国,沃尔玛在每一个有分店的省份,都设有一个一级采购办公室,有些地区甚至在二级城市,还会设立一个以负责鲜食为主的小型采购办公室,据说这样的设置,还曾经被美国总部批评,认为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不利于节约成本。不过,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特色——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当地代理商全权代理;无论沃尔玛,还是家乐福,至今在多数食品制造商的分销战略里,都还没有重要到,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绝大多数食品供应商销量最大的,仍然是TC(传统渠道)而不是KA(重点零售单位);从利润贡献来说,绝大多数食品供应商的损益表里,像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连锁商排名都是倒数。沃尔玛和家乐福对厂家而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树立形象和品牌推广。

             然而,随着大型连锁的快速扩张,以及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日益重视,大型连锁的销量,也在不断攀升,在厂家销售版图上的占比,也呈节节上升之势。这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也为了平衡连锁卖场,自身销售区域的强弱之别,大型连锁最终会,向生产制造厂家提出直接采购的要求。一旦生产厂家,屈服于大型零售连锁,其当地的产品代理企业,就成了最大的牺牲品。随着大型连锁的迅速扩张,由厂家直供代替区域代理商供货的情况,时刻都在发生,很多原本在大型连锁系统中,一年销售上千万的供应商,由于丧失了当地供货的权利,一下子沦落为一年销售额仅几十万的供应商,瞬间丧失了与大型连锁卖场谈判的砝码。

          目前,国内的区域代理商,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一般有以下五种应对措施:

          一、改行,不再做区域代理。中国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只要有资金就有项目。这样做的企业,规避了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风险,纯粹以赢利为导向是优点。但缺点是,进入另外一个行业,由于不熟悉行业的内在特点,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经营重心下移,重点开拓二、三级市场。尽管大型连锁,已经有了向二、三级城市扩张的势头,但由于中国二、三级市场的消费发展,不如一级市场成熟,加上二、三级市场太多,因此任何一家大型零售连锁,目前都不可能把在二、三级市场的布点,作为开发重点。在短时间内,区域代理商把二、三级市场,作为主攻的重点,是有钱可赚的,但相应地,这种战略,不是一种主动的战略,短期赚钱可取,但难以长期发展。

       三、既做大型连锁的本地供应商,又经营小型便利店。在很多中小城市,连锁便利店,还不像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那么发达,不过项目本身很有发展潜力。问题是,做零售连锁店,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高的管理水平,这不是区域代理一拍脑袋,就可以搞成功的。

         四、转型为第三方服务商。如果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和大型零售连锁形成直供合作关系,终端维护就会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生产制造企业,如果设立专门的终端维护队伍固然好,但是费用高,而且由于大型连锁,与生产制造企业是直供关系,所以不论在终端产生了多少销售,都与企业驻当地业务员的业绩没有关系,这会造成当地的业务员积极性不高。在这种矛盾下,生产制造型企业,往往需要一个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实现大型零售终端的维护、终端信息的反馈、促销活动的有效执行等。传统的地区代理企业,长期与当地的零售企业打交道,熟悉每一个过程,很容易实现成功转型,成为专业的服务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大型零售终端签订形成直供关系,对这类第三方服务公司的需求就会越多。

        五、自行建厂,创立品牌。走这条路的供应商,多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并善于与国际连锁卖场进行合作。一般这类供应商,会选个小食品厂,进行OEM合作生产,即由这个小食品厂进行产品的生产,由供应商进行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营销推广,待条件成熟后,供应商再自行设厂生产。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供应商的转型,并且在利润的控制上,也更有操作空间。但生产制造,是劳动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且供应商缺乏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积累,在产品生产上,难有创新,即使设了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容易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形成竞争力,企业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
        超市的合并与扩张无法阻挡,供应商应该明白,自己在这股潮流中,如何定位。顺势加油,还是逆水行舟?这是一个,现在就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