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香界寺继续上攀,到达八大处中最高的一处,七处宝珠洞。洞前有一座木牌楼,外额写着:“欢喜地”,据说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宝珠洞共有殿堂两座。正殿为观音大士殿,两厢有配殿。总觉的大同小异,没多拍(当时卡片机的SD卡只有 256M,快满了)。

有意思的是殿后的“宝珠洞”。洞高不足两米,深广三米多。洞壁上粒粒卵石,黑白相杂、晶莹光润(没拍出效果)。所谓的“宝珠”名称,大概来源于此。
据介绍,过去洞中曾供奉过一尊肉体真身贴金佛像,是桂芳岫翁老和尚的。今已无存,代之以汉白玉石坐像。至于桂芳海岫老和尚的身世,“鬼王菩萨”的封号,以及与他有关的传说,有兴趣的网友可到网上查找,这里就不转载了。

适应信男信女们的心理需要,或者就是一种游戏。院内水池上用竹子搭建了座“时来运转”的水车,大概旋转后停留在某个位置上,福、禄、寿、禧、财等,总能遇到一个吉祥、满意的字眼。

路上还有一处“财神庙”,上面的对联看不懂。

已经到达“欢喜地”,该下山了。回望周围山岭,青松翠柏,绿得沁人心肺。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