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芝润斋 2014-09-16

   定州地处燕南赵北,位置显要,自古以来便为“九州咽喉,神京扼要之区”。这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活动;商代,为诸侯方国;战国时,中山武公于此定都;秦时为巨鹿郡,后改属恒山郡;汉代为中山国国都;辖14个县,相袭17代;北魏皇始二年(397年)置安州,天兴三年(400年)改安州为定州,定州由此而得名。自北魏至清,定州曾为行台、府、路、郡、州的治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1991年在定州货场发掘了42座商代贵族墓葬,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再现了商代定州的辉煌。1959年--1973年在定州城周围先后发掘了数座汉中山王墓,内有金缕玉衣、麟趾金、玉座屏、龙螭衔环谷纹大玉璧等国宝级文物,有力地说明了中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1964年在定州城东北发掘了一座北魏塔基,其中石造像、波斯银币、琉璃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印证了南北朝时期定州佛教的繁荣,同时也说明中原与波斯等国的交往源远流长。1969年发掘了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大量定瓷及金、银器等文物的出土,展示了宋代定州各行各业制作工艺的高超程度。

    1-古老的定州,不仅地下文物丰富,地上文物也足以骄人,市内现有汉中山王墓、宋代开元寺塔、元代大道观、清代贡院等7处国保单位,唐代文庙、明代南城门等21处省保单位。还有54处市保单位。 为了展示定州的历史文化风采,1959年成立了定州市博物馆,馆址在清代文庙院内,馆舍古朴典雅,环境幽静怡人。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收集,博物馆现有藏品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二、三级文物600余件,为目前国内藏品最丰富的县级博物馆之一。
           
    馆内精品主要以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两座北宋塔基地宫出土的文物和零散收集的定瓷精品及南北朝至唐初的精美石造像为主。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2-北宋白釉法螺—高18.5厘米。螺壳中空呈螺旋状,两端有孔,锥形顶部细长,上有三道凸起的螺旋纹,螺口盘绕锥体底部,呈不规则喇叭状。螺体表面浅刻水波纹,外罩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造型完全按照天然海螺用手工捏塑而成,比例准确,形态逼真.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3-白釉刻花莲瓣纹长颈瓶—白釉瓶高19.8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8.9厘米。胎细白,釉透明,色洁白,积釉泛黄,足底露胎。采用刻花、划花技法,颈饰弦纹,周肩饰两组一菊一叶纹,腹部饰仰莲纹。刻工细腻,富于立体感。侈口长颈,广肩下折,圆腹,大圈足。造型秀雅。瓶口配置卷枝钮鎏金银盖,其中心饰覆叶纹,采用锤和凿的技法,其下并以鎏金银片包镶圈足。白瓷金装尤显得雍容华贵。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4-青釉龟心碗 北宋,高11.9、口径11.3、足径4.5厘米。碗敛口,弧腹下收,小圈足。瓷胎色灰白;施淡绿釉,釉面润泽并有开片;足底露胎,呈赭石色。碗口饰弦纹一周,外腹刻莲瓣纹两重;内底心附一小龟,盛水后似龟游水中,匠心独运。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5-白釉划花小口短颈瓶 北宋,高14.7、口径5.4、腹径14.5、底径8.3厘米。 圆唇口,短直颈,圆鼓腹,圈足。肩部划饰二周弦纹,三朵云气纹;腹部划饰四朵云纹。瓷胎色白质细,坚硬;釉莹润亮泽,圈足露胎。造型敦厚、朴实。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6-黄釉鹦鹉壶 北宋,足径6.3、高15.6厘米。 壶陶质,作鹦鹉形。通体施黄釉。鹦鹉立于覆盆状底座之上,以堆塑、刻划技法制作。勾喙为壶流,双目圆睁,头顶饰流苏。背负一长颈注,注口圆唇外翻,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半环柄。鹦鹉体态肥壮,长尾微翘,篦划羽纹,胸部饰斜格纹宽带,又在柄端附贴装饰。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釉色黄而莹润亮泽,陶胎呈黄褐色,质粗松。形象生动逼真,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北宋低温釉陶精品。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7-白釉花式口高足盘 北宋,高10.3、盘径14.7、足径8.1厘米。盘为五曲尖瓣花式口,斜腹内划五瓣莲花;高足,饰弦纹,以釉接承盘。胎质细白坚硬,釉透明莹润,外壁垂釉痕闪黄,高足内壁无釉。造型别致,纹饰简练朴实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8-白釉“官”款莲纹碗 北宋,高8.3、口径19.5、足径7厘米。 敞口,深腹斜下收,矮圈足。外壁刻两重莲瓣纹,颇有立体感。胎薄,唇厚不及0.2厘米,迎光可透视外壁莲瓣纹。胎质细白。釉薄而莹润,略有闪黄垂釉痕。足内刻行书“官”字。口部无釉。定窑瓷器覆烧所致“芒口”现象北宋中期出现,此碗为北宋早期且圈足露胎,值得注意。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9-白釉葫芦盖净瓶 北宋,高30.8、腹径1.1、底径6.9厘米。 瓶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圆形相轮状圆盘;圆肩,鼓腹下内收,圆足略外撇。肩部堆塑葫芦形流与瓶腹相通,流上有圆盖,盖边塑一圆环与流上所塑圆环可相系,以稳定流盖。相轮及肩划饰弦纹,其余光素无纹。瓷胎色白细腻;釉透明润泽,垂釉痕呈青色;圈足底部露胎,有窑粘。器形修长秀美,纹饰素朴。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0-白釉龙首莲纹净瓶 北宋,高25.1、腹径10.7、足径6.7厘米。 瓶为细长颈,圆肩,鼓腹,圈足,龙首形短流。细长颈中部作相轮状圆盘,相轮饰弦纹;瓶腹刻绘仰覆莲瓣纹;肩塑龙首短流,龙贴塑双目、双耳及角,张口,上唇向上尖翘。瓷胎细白、坚硬,釉色白泛灰,有垂釉痕。是定窑净瓶中的佳品。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1-贴像炉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2-白釉龙首注壶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3-白釉印花盘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4-定窑白釉花口盏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5-白釉凤纹盖罐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6-白釉圆托五兽足薰炉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7-酱色瓶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8-白釉划花钵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19-白釉褐彩轿通高15.8厘米。轿身为正方形,前面有轿门,门帘半悬,上有彩带。轿顶塑成用绳子和毛毡结扎而成的六角攒尖式,六面各贴一朵模印团华。轿身两侧有轿杠,四角各有一名轿夫,短衣长裤,腰扎汗巾,一手叉腰,一手扶杠,形象简练

 

定州文化访谈之七——定州市博物馆(定瓷特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