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法琐谈》前言 作者:孟会祥

 公司总裁 2014-09-16

《笔法琐谈》前言

(2012-03-28 15:57:35)

《笔法琐谈》前言

 

“书法”这个概念,显然,强调了“法”。从“法”的意义上说,笔法是书法的核心。按照笔法写出来的文字,才可以称为书法作品。不遵笔法写出来的文字,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可能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可能是胡写乱画。

笔法的产生,有两个前提。其一是物的因素,即毛笔。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有这样的工具,才有这样的技术,物性是不可违的。其二是人的因素,即生理。人的臂腕是这样生长的,先天所秉,人性更不可违。人与物相融会,粹沥既久,心手双畅,也便孕育出精微玄妙的笔法。我相信,有最初的毛笔时,就开始有原始的笔法,因陋就简,朴拙之中,未必没有机巧。而随着毛笔的改进,书写技术也是渐渐丰沛,加以人文的广大渊深,到东汉,已经无法不备了。因而说到笔法之祖,往往推到蔡邕,大抵是不错的。到了东晋,王谢之族、郗庾之伦,相互陶染,调高辞雅,遂有二王登峰造极,标领千秋。自汉末到东晋,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可称之为“钟、张、羲、献”,是创法时期的圣贤。其后,即便颜真卿的博综古今,戛戛独造,也大抵只能使笔法进一步饱满完善而已。比如孔、孟、老、庄之后,支流渐微,即便“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也大抵翻不出儒、道的范围。

科学技术,后代必胜前代,正所谓后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文艺则未必后代必胜前代。作为个体的人,古今一也;而作为时代,则“醇漓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不论如何天才,也受到时代的限制。笔法产生之后,通过口传手授得以流传,所以唐以前的笔法传承,往往伴随着血缘、姻亲、师生关系。大概到宋之后,刻帖盛行,字帖可以化身千亿,进入寻常人家了。而屡经翻刻的字帖,原貌尽失,学习者在刀迹、石花、笔锋之间,常常陷于扑朔迷离,以误会当真如。元、明人最讲法,而所斤斤计较的法,却越来越匠气。枣木梨刻,鲁鱼亥豕,以讹传讹,积非成是的因素,不可抗拒。这样,“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生龙活虎的帖学,渐渐暮气,印板文字似的“馆阁体”,也便应运而生了。尽管宋以后也不乏大师巨子,但就笔法的水平而论,则是每下愈况的。

清人为救帖学之弊,借朴学兴盛,留心金石碑版,遂创碑学。以碑版为字帖,结合生宣纸、羊毫笔等新的工具材料,也酝酿出了一套“笔法”。如果站在帖学的立场上看,则这样的“法”是变乱古法,无法无天。碑学原以救帖学翻刻失真之弊为立足点,而现在,不存在翻刻失真的问题了,深藏内府秘不示人的法书巨迹,人人可得其复制品,然则碑学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吗?也未必,历史是线性的,无法回头,碑学的存在,也是铁一般的事实,其中的优秀作品,当然需要承认和继承。只是若不通帖学,仅凭碑版,恐怕也无以深知书法,清末民国间人,已然碑帖结合,那么后世书家,守帖则可,若固守碑,则不免抱残守缺。况碑版字迹,毕竟来于刀凿,刀与笔在铭石书体系中,相互干涉,其工艺性不言而喻。日前见六朝人设计碑额墨迹,居然像空心美术字,因知碑版之中,菁芜杂存,并不是古代的东西都好。

所以,本书谈笔法,以帖学为立场,对碑学,则保持了有限的认可。嗟予学书,忽忽三十年,最初以为写得不错,既尔觉得略知一二,现在竟然觉得尚未入门。学习书法,手眼相竞,水涨船高,永远没有究竟,便是究竟。笔法不是玄妙事,然而小瞧它,则永无入门之期。而我以尚未入门之资,不知赧然,径谈笔法,却又应了无法无天这句话。惭愧,惭愧! 2012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