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即养气

 云中公子 2014-09-19

秋季到来,秋雨连绵不断,天气一天天转冷。如何做好这个季节的保健养生,对于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至关重要。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越来越注重健康、注重养生了。那么,真正的养生是什么?养生之路在哪里?
   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就给了答案。《太上隐书》曰:天地以清浊为质,非气不足以运阴阳;日月以明暗分形,非气不足以交魂魄……众植凋残,独松柏而长茂者,气坚也;群动灭寂,惟龟鹤之不悴者,气任也。形为留气之舍,气为保形之符。欲留形住世,必先养气。至大至刚,充塞乎天地之间;气聚神灵,遨游风尘之外。善养生者,养其形;善养形者,养其气。
   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明代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可见,“气”与养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既然气对于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医学中所谓的“气”指的又是什么呢?人体内的气按来源分为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先天精气,是父母给的、打娘胎里带来的;水谷精气是从食物中汲取的气;自然界的清气可以理解成氧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又称为后天之气。这三种气互相结合作用以维系生命。
   我们如何来养气。在人体所有气之中,最重要的就要保护你的五脏之气。《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保养气最重要的是合理爱护我们的器官。如果你过度地运用它,它亢奋以后,必然是衰竭,最后罢工。清代医家黄凯钧在《友渔斋医话》中提出的“养气训”,对养气的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
   一是少思虑养心气。心气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现代也可特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心气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病症。《灵枢·天年》曰:“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人之思虑最易耗伤心气。《灵枢·本神》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怵惕思虑、喜乐无极、悲哀忧愁、恐惧不解等情绪因素首先影响心,而后引发相关脏腑的病变。
   二是莫嗔怒养肝气。嗔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通常在自尊或受到威胁或损害时出现。嗔怒易导致两肋胀痛、胸闷不舒,并常见消化机能紊乱或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使血压升高甚至猝死。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可见,保持心态的宁静与平衡非常重要。
   三是薄滋味养胃气。胃气泛指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标志。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更明确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不禁口腹之欲,恣食肥甘厚味最易损伤胃气,《素问·痹论》概括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四是少言语养肺气。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气不足以咳嗽、乏力、畏风、自汗、易感等最为常见。除疾病因素外,话多语稠易耗损肺气。中医谓“多言耗气”。孙思邈也告诫“莫多言”“多言则气乏”;宜“少语”,少语气得充养,不致无谓耗散。
   五是节房事养肾气。肾气指肾的功能活动,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和发育等方面。中医认为“房劳伤肾”,主张节制性生活,寡欲葆精,精足、气充、血旺,人体自然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