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院士讲座睡倒学生一片,究竟谁之过?

 静观沧海32 2014-09-19

老院士讲座睡倒学生一片,究竟谁之过?

  • 标签: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去年媒体就曾报道,由院士、科学家们参加的上海市中小学科普校园行科学家巡讲活动,小听众们瞌睡一片的情形时有发生,老科学家在大会堂侃侃而谈,一个个中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有些孩子似乎已然进入梦乡,呼呼大睡。

 

记得上次媒体报道后,舆论主要关注中小学生负担沉重的问题——课业负担太重,根本没精力听老科学家们的报告,被题海包围的中学生,也对科学的话题不感兴趣。而这次,听讲的研究生睡倒一片,与92岁的老院士站着报告,形成鲜明的对比,舆论自然是对研究生们一顿狠批——没有像小学生那样沉重的课业负担,研究生为何还这么困顿?就是讲座不精彩,也应该从尊重报告者出发,打起精神,起码的尊重意识到哪里去了?云云。

 

我不想重复这些论调,而是想分析,组织老院士给学生做大规模报告,有必要吗?在笔者看来,这种传统的报告教育方式,除劳民伤财之外,价值并不大,应该取消了。有舆论批评我国研究生的精神风貌,但说实在的,就是这样的大型报告会,放在国外大学,学生们的情况也一样,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大型报告会,根本就组织不起来,学校不会组织是一回事,就是学校组织,学生完全有权利选择参不参加。——组织方可能选择一个上万人的大会堂,到场的也许只有几十上百个学生。

 

2007年,笔者曾到香港中文大学,听了一场高规格的报告,报告者是内陆的一位高官,可报告的会场,只能容纳100多人,而就是这个只能容纳100多人的会场,还没坐满,上座率只有六成,再看来听报告的,除了校方有关院系的负责人、教授,媒体记者外,来听讲的学生只有个别。学校也曾在校园网公告这一报告,让学生自己领票来听讲座,但对此感兴趣的不多。

 

后来,笔者还听一位学生说,有一次校方邀请了内陆6名院士来做系列报告,可每次报告主动去听讲座的就几十人。这在学校实在是太常见了。因为听报告完全是学生的自由,学校总不可强制组织去听。

 

而在内陆,有关部门、学校在组织报告时,很头疼的一件事,就是“组织”听众,为了体现对报告者的尊重,学校往往安排较大的演讲场地,同时为保障上座率,会给学校老师下“硬任务”,学生也就这样被安排进会场,哪怕有其他安排,也不得请假。如此组织的讲座,学生本就带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再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来听报告,除非报告内容极为精彩,否则,最可能的情况就是睡倒一片。

 

这样组织的报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专业学术报告,来了一名大师,组织者总希望听众多一些,可问题是,对于专业学术报告,非专业人士有多少人能听懂,而就是专业人士,对报告人、报告主题感兴趣吗?组织者为何要为排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听众呢?二是非专业学术报告,就如吴院士做的报告,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科学、爱事业等类教育,组织者希望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可在学生看来,这类教育,把学生组织去听,就是灌输、说教,学校可以邀请报告,可去不去听报告,这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只有自主选择,学生才会珍惜机会,也反过来,促进组织者组织更精彩的讲座。

 

简单地说,有关部门、学校举办报告没错,可安排所有学生都去听讲座,营造轰轰烈烈的教育景象,搞出很大的教育排场,本就不尊重教育规律,也漠视学生的选择权利。再举行类似的报告,还会有大批学生继续昏睡。笔者对92岁的老院士站着报告的精神而感动,但也许他坐下来,到某大学一个班级,与学生交流、对话,或者到某大学搞一场讲座,由学生自愿去听,所起的作用,或许还要比给几千人同上一场课的价值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