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老年人要预防水代谢减退

 江山携手 2014-09-20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90%的中老年人体内存在慢性缺水症状,有的人即使不停地喝水,但由于不能完全吸收,通过小便排走了,体内仍然严重缺水,导致血液黏稠、血脂升高。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斌指出,中老年人慢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水代谢机能减退,喝进去的水很难进入微循环,变成了尿液,这给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杨斌介绍说,人脑中水占75%,大脑缺水首先会感到疲劳,反应迟钝。大脑长期缺水,会损害记忆力,容易诱发大脑萎缩和老年痴呆。如果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就会出现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低,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还有一个方法可判断人的水代谢机能:一次饮用200毫升水,半小时后没有尿意,到1小时后仍未小便,说明水代谢机能减退了。同样,如果饮水1小时内,小便超过2次,也说明水代谢出了问题。

防慢性缺水平时喝水应“多次少饮”,每次100毫升,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调节水代谢:

按摩肾区增强肾脏重吸收能力 每天由肾小球滤过的水为170~180升,99%由肾小管重吸收,老年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退,导致50%~90%的水没有被重吸收。按摩肾区,可促进肾功能。两手搓热后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按揉。每日早晚各1次。

南瓜玉米粥补充保水激素 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受肾脏分泌的醛固酮(一种保水激素)调节。南瓜、豆腐、柠檬、玉米、香蕉等食物中含有类似醛固酮的植物激素,可常食用。

晨起饮水调节渗透压 晨起喝200毫升凉白开,由于晨起胃肠道已经排空,饮水后很快被吸收进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水分更容易进入细胞内。

(《医药养生保健报》4.29 于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