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分享—阳虚体质养生

 天平的故乡 2014-09-20










精神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由于身体各部分处于功能低减状态,精神亦不振奋,性格多沉静、内向,常常情绪不佳,易低沉。


精神的调养应当以振奋精神为主,和喜怒、去忧悲、防惊恐,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人倾诉,宽宏大量,以愉悦改变心境,提高心理素质。


阳虚体质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活起居调整精神状态。比如,阳光明媚、气候温暖之时,饭后,晨起,运动中,等阳气生发旺盛时,积极调畅情志,借势开胸抒怀,使阳气通达全身。


起居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保暖的重要性。很多阳虚的人盛夏之时依旧长衣长裤,隆冬时节不敢出门,这一点都不夸张,而且十分有必要。本身身体阳气虚弱,出门更应当保护好体内热量不要轻易散失,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有汗出,应当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大汗,或汗出当风,避免进一步损伤阳气。


平日作息应有规律,不能因畏寒倦怠,放弃劳作,应适当进行体力劳动,以微微出汗、不致疲乏为度。


卧室应当朝阳,多接受正午阳光照射,帮助体内阳气的生发,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运动养生


“动能生阳”,所以阳虚体质的人,要加强体育锻炼,一年四季坚持不懈,每天1~2次。


具体项目因个人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广播操、球类活动等,重点加强腰腹部和脊柱的运动,也可于天气晴暖之时,郊游爬山。


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手脚温热、面色红润、微微汗出为度,如出现弦晕、肢体麻木、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应当立即停止运动,补充水分和食物。运动时应避开极端天气,冬季应以室内运动为主,防止感染风寒。


饮食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脾胃之气较弱,稍有不调即容易导致消化类疾病。饮食调养应以温胃健脾为主,温热的食物可以去寒气,清淡的食物可以护脾胃。脾胃消化得好,营养物质得到吸收,身体的能量才能充足。


可以补阳的食物有:韭菜、茴香、茄子、辣椒、龙眼、牛肉、羊肉、狗肉、兔肉、鹿肉、驴肉、鸡肉、鸭肉、鹌鹑、鲍鱼、黄鳝、羊乳、红糖、大料、花椒、胡椒、肉桂、酒等。


阳虚体质者,平时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芹菜、绿豆、蚕豆、绿茶等。


四季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最难适应季节的更替,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尤其不耐严冬。冬季严寒,阳虚体质尤其畏惧寒冷,此时应少出门,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的程度,多加衣被,尤其应注意腰部和下肢部的保暖。


饮食应以温热滋补之品为主,可少量饮白酒或壮阳药酒以驱散寒邪;冬季应坚持运动,适当从事体力劳动,保持身体的活力,但注意应以室内活动为主,活动量以身暖、微微汗出为度。


“春夏养阳”,春季风多,昼夜温差较大,阳虚体质的人应注意“春捂”,应逐渐减少衣被,适当从事户外活动,叠受阳光照射;饮食多用粮食蔬菜,增强抵御流行疾病的能力,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活动,以防感染流行性疾病。


夏日,阳虚体质的人大都可以耐受高温,应当避免电风扇、空调直吹;夏夜应慎用凉席,睡觉时应着衣被,防止夏夜寒风伤阳;户外活动时应避开酷日照射,避免大汗大渴;饮食宣清淡,切莫妄食生冷;注意固护脾胃以存阳气。


秋季寒凉,宜及时增添衣被;饮食宜进补,秋季气候凉燥,除注意服用温补食物之外,还应当兼顾滋阴,以免过于温煤;入冬天冷之前适当多做户外运动,为入冬打造良好的身体基础。


经络养生


经脉中督统统领诸条阳经,命门是元阳的居所,精血之海,元气之根,反复按摩腰际命门穴的位置可以助命门之火,壮一身阳气。饮食过后,临睡之前,用手在关元穴的位置反复摩腹,令小腹微热,也可调动身体的阳气生发。


腹中冷痛、大便溏薄可按揉中脘、足三里;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可按摩内关、膻中;下肢水肿、小便清长除按摩命门,关元外,还可加按涌泉、阴陵泉。


阳虚体质的人宜用灸法,可以用硬币大小厚薄的姜片。刺孔若干,贴于神阙、命门、关元等穴位上,捻艾绒如黄豆大小嚣于姜片上点燃,燃尽更换新艾绒,每次15分钟;也可直接拿艾条点燃悬于穴俯,已每次灸15~3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