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肾衰 尿毒症

 负鹏载舟 2014-09-21

慢性肾衰 尿毒症  

宁缺毋滥······2011-05-27

 

        慢性肾衰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血液透析等替代疗法费用高昂,设备复杂,即使发达国家能进行此治疗的也只占总患病人数的10%,且该疗法存在非生理性等缺点,因此非替代疗法仍被广泛应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机代代谢产物的排除也是整体功能作用的结果。当肾功能衰竭时,从尿中排出的毒素减少,但仍能通过皮肤、肠道、呼吸等排出一定量的水分及代谢产物。近年来中医药已经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机制及中医药防治其进展的研究 〔1〕 ;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 〔2〕 ;针对其并发症的治疗 〔3〕 ;应用单味药物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 〔4〕 等。此外,近年来一些学者以固定处方、专方专药及中药制剂治疗本病 〔5〕 。这些研究为慢性肾衰非替代疗法丰富了内容。而中医肾脏病名家在治疗慢性肾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后学者提高对慢性肾衰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十分重要。本文将对他们的经验进行简要的概述。

1 邹云翔强调维护肾气、调理脾胃、补肾养血和注意摄生 〔6〕

邹云翔在多年治疗肾病的临床实践中,治疗了不少尿毒症病人,使有些病人达到了临床治愈,更多患者的病情获得较长期的稳定,延长了寿命。其主要经验如下:(1)强调维护肾气;邹云翔认为肾病日久,因失治或误治致肾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虚惫,肺、脾、心、肝等内脏功能亦为之虚损,故在治疗中强调维护肾气和其它内脏的功能,切不可用克伐之品而损阴伤阳,促使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进一步衰竭。因此在治疗上处处维护肾气,以求增一分元阳,复一分真阴。(2)重视脾胃调理:邹云翔还非常重视保护胃气,反对使用败伤胃气之方药。症见呕吐不能食者,乃由肾气衰败,内毒蕴于胃腑,致气逆不降,治应健脾益肾,和胃降逆;内毒蕴肠,气虚下陷,致大便溏泄不已,治宜健脾升阳,补肾暖土,如血枯肠燥,大便干结者,则以养血润肠,清养肺气治之,(3)治肾而不泥于肾:邹云翔认为尿毒症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中要重视辨证施治,整个治疗,不要见肾只知治肾。如病发于暑天,症以呕吐为主,辨证为暑热呕吐,以清暑益气,芳香宣浊,和胃降逆等法治疗而获良效。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两亏者,从滋肾柔肝、补养气血等法治疗并配合药酒和血通脉,使肝肾功能获得改善。对于阴阳气血虚损症状明显,根据阴阳互根、气血相关、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和依存等关系,皆注意运用补益气血,调摄阴阳,肺、脾、肾、心、肝并治等法。若见面色黧黑灰滞,唇舌瘀紫,或女性患者有经闭等症状者,须用活血化瘀,和血通脉之品皆能有效。如有出血,可用健脾统血,补气摄血,滋阴清热,温经摄血,补肾固摄等法,如出血量多虚脱衰竭者,可用回阳救逆等法。(4)强肾填髓以养血坚骨以及注意摄生。

2 方药中主张以中医理论体系为依据的辨证论治五步法 〔7,8〕

著名中医教授方药中,从事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研究工作50余年。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慢性肾衰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认真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辨证论的独特模式,即“辨证治五步”,这五步是:第一步:定位,即按脏腑经络对疾病进行定位;第二步;定性,即从阴阳、表里、虚实、气血、风、热、湿、燥、寒、毒14个方面对疾病定性;第三步:必先五胜。即在定位定性基础上,找出起主导作用的病理生理变化;第四步:治病求本,即根据上述诊断,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第五步:治未病,即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研究,可以上述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来认识慢性肾衰的全过程,并指导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本病的具体诊断治疗,从动态中把握病机,并达到理法方药统一性。

3 时振声主张扶正法和祛邪法 〔9〕

时振声崇尚扶正法和祛邪法治疗慢性肾衰。对于邪实标急着,治宜祛邪为主。湿浊上泛者,治宜化浊降逆,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吴茱萸汤。如湿浊化热,治宜辛开苦降。方用紫苏黄连汤、黄连温胆汤;气逆较重还可合用旋覆代赭汤。本法仅属对症治标,一但恶心呕吐好转,则宜改从治本。湿热下注者,方用知柏地黄汤、滋肾通关丸加减;兼气阴两虚者,治宜益气养阴清利,方用参芪知柏地黄汤。湿浊贮留,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增高,治宜通腑泻浊。可用大黄灌肠,并主张在扶正的基础上合用大黄;脾气虚损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大黄;脾阳不足用温脾汤,气阴两虚可用参芪地黄汤加大黄。水湿停留,水肿明显,并有胸水、腹水,急宜通利三焦,行气利水,方用导水茯苓汤;如效果不显,可用攻泻逐水,急去水湿,方用疏凿饮子等。瘀血停留,可以补中益气汤合桂枝茯苓丸治之,肝肾阴虚,以血府逐瘀汤治之;有水湿,方用当归芍药散。若病人感受外邪,浊邪化热内传营分,可用清营解毒之法治疗,方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等。如营血有热,而阳气大虚,脉微肢厥,可合用生脉散或参附汤以扶助阳气。若邪热内陷扰心,以致神昏不醒,舌强不语,除同时清营解毒外,还可开窍醒神。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清上;如属湿盛弥漫,蒙蔽清窍,则可用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以温开。

4 余青萍主张培补脾肾,重视饮食疗法 〔10〕

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余青萍制定的四联疗法包括:低蛋白饮食、高必需氨基酸,保证供应充足的热量和中药调理脾胃、增进食欲。重视中药调理,增进食欲,常用处方如下:(1)益气健脾,宽中和胃,可用保元汤合人参健脾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黄芪10g,山药10g,陈皮10g,枳壳5g,砂仁5g,神曲10g,山楂10g,鸡内金10g,炒二芽各10g。(2)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可用二陈汤加味:半夏10g,茯苓10g,甘草10g,神曲10g。山楂10g,川厚朴10g,橘红10g,炒二芽各10g,车前子10g。

5 张琪提出化湿浊解毒,标本同治 〔11〕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张琪对慢性肾衰研究颇深,提出下列治疗方法:(1)化湿浊,解毒活血,急则治标。慢性肾衰以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口气秽臭、头痛烦闷、尿素氮及肌酐明显增高表现为主者,病情多较急重,应急施治标之法,以求病情稳定。若以湿浊化热上逆为主者,宜化湿浊泄热法施治;如湿浊毒热入侵血分,以气血凝滞为主者,宜消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张琪认为,大黄不仅能通便降氮,且具有解毒泄热、活血开瘀多种作用,若辨证审其属瘀血而又兼热者,可于活血化瘀中加入小量大黄疗效颇佳。另外还应注意患者体质的差异,若兼脾胃寒湿者可加入温中之品,如公丁香、山萸、炮姜等。(2)益气血、补脾肾,缓则治本。张琪认为,慢性肾衰通过祛邪治疗,一般可见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病情初步缓解,随之则应从本图治。如以脾虚证候为主者,当益气健脾和中;若以脾肾两虚证候俱现,则宜脾肾并补。临床针对此类患者拟补益气血、健脾和中法,以资化源。常用方药为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3)补脾肾、泄湿浊、解毒活血,标本同治。慢性肾衰往往以本虚体实,阴阳俱伤,湿毒贮留,虚实杂夹出现者居多,治当通补兼施,正邪兼顾。故立补脾肾泄湿浊、解毒活血法,补与泄溶于一炉,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基本方药:红参15g,白术15g,茯苓15g,菟丝子20g,熟地黄20g,黄连10g,大黄7g,草果仁10g,半夏15g,桃仁15g,红花15g,丹参20g,赤芍2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

6 邹燕勤提出“保肾元、护胃气、泄浊邪、利咽喉”的治疗方案 〔12〕

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邹燕勤提出“保肾元、护胃气、泄浊邪、利咽喉”的方案:(1)保肾元以固根本:邹燕勤在其父邹云翔教授“保肾元”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以“维护肾气、保摄阴阳”为中心内容的治则,并研制了以“保肾甲(乙)丸”为代表的系列方剂,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护胃气以添生机:邹燕勤认为慢性肾衰患者肾虚日久不复,脾气亦必虚衰,临床往往出现较为突出的脾胃运纳失常现象,恶心呕吐、口粘纳呆、腹胀便秘腹泻、舌苔黄腻或水滑或焦黄起刺等见症十分普遍。因此,邹燕勤教授十分重视保护慢性肾衰患者的脾胃功能,指出应慎用苦寒伤败胃气之品,即使在泻浊为主的方药或补肾为主的保肾丸中,也应伍以参芪之类或异功散等调补脾胃,以免泄浊之品伤败胃气或滋补之药有碍脾运。(3)泄浊以防恶化:邹燕勤认为,慢性肾衰系正气虚衰及实邪壅滞等日趋严重所致,而湿浊溺毒久滞体内,不仅可以损伤人体正气,使正虚日甚而邪实愈加,而且也会阻碍气机升降,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甚则导致内闭外脱,阴阳离决,终致患者死亡。因此十分注重配合使用泄浊之法,分别选用渗利泄浊、化湿泄浊、和络泄浊及通腑大黄等。(4)利咽喉以除诱因:邹燕勤认为,咽喉部疾患是诱发和加重其病情、加速肾衰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注重使用玉屏风散等固表扶正之剂,防止外邪入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等症,则在方中伍以银翘、蒲公英、桔梗等药,或以金银花、藏青果、南沙参、胖大海、生甘草等组方泡茶饮之,以清热解毒利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7 王永钧系统总结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提出泻浊逐毒法 〔13〕

杭州市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王永钓认为,在肾衰竭的病程经过中,其临床证候、病机可参考水肿、关格、癃

 

 

尿 毒 症
  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弓[起体内氨质及其他代谢产物贮留。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障碍.所出现的一种危重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可分肾前性、肾后性及肾性三种。肾前性是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由于各种休克,严重脱水.失血,使肾血灌注量急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肾后性是肾以下尿路梗阻.引起肾盂积水。 肾间质压力升高。 肾实质因挤压而损伤梗阻时间长也可引起反射性肾血管收缩.使肾发生缺血性损害.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肾性是肾脏的器质性损害.如肾小球疾病、肾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肾小管疾病、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肾脏疾病过程中某些诱因(感染、大出血、电解质紊乱)作用下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恶化的结果.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 、肾结核,多囊肾,狼疮性肾炎等.至于肾后性因素及肾前性因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恶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者。甚为少见。
  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名。可以在癃闭,关格,肾风等门中探讨,如癃闭一证.张景岳曾提到有四种情况。即。有因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此以水泉干涸而气门热闭不通也,有因热居肝肾者.则或以败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有因真阳下竭.元海无根.气虚不化而而闭者;有因肝强气闭.移碍膀胱.气实而闭者。”《证治汇补》中归纳为;“有热结下焦,壅塞胞内而气道涩滞者.有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而气化不施者:.有久病多汗。津液枯耗者s有肝经愤怒。气闭不通者s有脾虚气弱.通调失宜者。”从这些因素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是完全具备了。如多汗伤津或汗吐下后伤津引起癃闭属肾前性,如因败精、瘀血、石淋阻塞水道引起癃闭属肾后性;如因肺中伏热、下焦湿热蕴结等引起癃闭则属肾性。至于久病脾虚。不能升清降浊; 肾元亏损.革门火衰.无阳则阴无以化;或下焦积热, 日久不愈. 肾阴耗竭.无阴则阳无以运等引起的癃闭。可能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当然,癃闭还包括一些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贮留。癃闭的进一步发展.则可以出现关格.因此癃闭与关格还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关格则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名.《伤寒论。平脉法》说s 。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至于肾风,《素问。奇病论》说: “有病疣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曰肾风. 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肾风发展到不能食、善惊.也类似肾功能衰竭。 。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可以有肾前性、肾后性及肾性之分.一般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烧伤、创伤.手术后. 以及前列腺肥大等。
  [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典型的临床经过,一般都经过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三个阶段,少尿期一般每日尿量50"-'200毫升.可持续2—3天或3—4周,平均约10天左右。一般少尿期愈长。肾脏损害愈严重。少尿期可有极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有心惊憋气。呼吸困难。或有躁动抽搐.惊厥昏迷等;多尿期显示肾功能恢复,尿量增多,但因此期病人经长期消耗,抵抗力低下,易于合并感染而使病情恶化;恢复期则在多尿期后至肾功能正常。约3个月至1年左右,多尿期与恢复期无明显界限。
  [诊断要点]
  具有感染、休克、外伤、失血,失液,梗阻。或急性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等.以及药物过敏等病史,临床表现少尿或无尿。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均有助于诊断。
  中医辨证,脏腑定位主要在肾.并可影响其他脏腑.如出现恶心呕吐、纳呆腹胀为影响及脾。出现心悸憋气为影响及心.出现呼吸困难为影响及肺.出现拘急抽搐为影响及肝。邪实可有水湿、湿热、热结、气滞、瘀血诸项。
  [病机分析]
  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很多.各种病机也不相同,由感染性疾病引起者.或为邪热内结伤阴.或为深入营血所致;由严重水肿引起者,或为三焦气滞不通.或为命门火衰、阴无以化.或为湿热壅滞,水道不利,由热淋,血淋引起者.则为火邪结聚膀胱而热闭不通。由石淋梗阻引起者,则多为湿热结聚气滞不通:前列腺肥大引起者,则多属瘀血内阻所致。其他以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者,则为气滞血瘀所致。
  [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对药方进一步加减;得到最后的药方后,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少尿期 .
  其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腑泻热:用于气分热盛,阳明腑实。证见高热大汗,神昏谵妄、大便不通、无尿少尿,脉象洪大,可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方用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后下、厚朴lO克、枳实10克。以硝黄泻热通腑.厚朴、枳实行气散结,如邪热与水互结,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 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无尿少尿者,可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方用生大黄15克、甘遂末3克冲、芒硝10克后下,以硝黄通腑泻热,伍甘遂以逐水饮。如气营两燔,舌质红绛者,可用大承气汤合安宫牛黄丸以泻热通腑、清营开窍。如气血两燔、兼见出血者,可用加减桃仁承气汤(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后下、生甘草6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丹皮lO克、泽兰lo克、生栀子10克)以泻热通腑、凉血活血。方用硝黄泻热通腑,栀子清热泻火,生地.丹皮、桃仁、泽兰凉血活血,生草清热解毒.本法在应用中,一般在大便通利后,可得小便,腑气得通,邪热得解,可渡过少尿期。
  (2)行气利水
  用于全身高度水肿,小便不通,伴有腹胀或肢体肿胀而痛者,可用导水茯苓汤以行气利水,可参阅“肾病综合征”。
  (3)温阳利水
  用于全身高度水肿,尿少戒无尿,并有畏寒肢冷、面色咣白、舌体胖大嫩润者,可用真武汤加味以温阳利水,可参阅。肾病综合征”。
  (4)清热利水
  用于全身高度水肿而有热象者,热与水湿相合而成湿热水肿者,可用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以清热利水,可参阅。急性肾小球肾炎”。但热盛者,多见二便不通,亦可用己椒苈黄汤或疏凿饮子前后分消、通利二便,大便得通,小便可利,可参阅。肾病综合征”。
  (5)清热通淋
  用于热淋、血淋所致尿少或无尿,可用八正散清热通淋,方用瞿麦30克,扁蓄30克、车前草30克、滑石15、通草3克、生栀子lO克、生大黄10亢、生草6克,方以瞿麦、篇蓄、车前、滑石、通草清利通淋,栀子清热泻火,大黄泻热通腑,生草清热解毒所组成。由湿热引起气化失常,可用滋肾通关丸以清化湿热而通利小便,方用知母10克、黄柏lO克.肉桂]O克,用知柏清利湿热.肉桂化气通利, 或与八正散合用。湿热结聚成砂石者,可用沉香石苇散(沉香10克,石苇30克、冬葵子15克、滑石15克、通草3克、牛膝15克、王不留行30克、广木香10克、槟榔10克、陈皮10克、海金砂30克、鸡内金10克、金钱草60克)方以石苇、冬葵、滑石、通草以清利湿热,三金排石消坚.沉香、木香、槟榔、陈皮理气行滞,牛膝,王不留行以活血递利,共同构成清利排石之剂。
  (6)行气活血
  用于气滞血瘀者,可用六磨汤合代抵当汤加昧(广木香10克、沉香10克、槟榔lO克,乌药lo克、枳实10克、生大黄lO克后下,川牛膝15克、王不留行30克、归尾lO克、山甲10克炮、桃仁10克、芒硝10克),方以木香、槟榔、乌药、枳实、沉香理气行滞、归尾、桃仁、牛膝、王下留行、活血通利, 山甲、硝黄活血软坚,共奏还气活血之效。气滞得行,瘀血得消,则小便可通.
  以上各法应用,有助于解除邪热、湿热、水湿、气滞、血瘀,以不利、便排出,渡过少尿期。另外急性肾功能衰竭还可用生大黄30克水煎200毫升灌肠,4-- 6小时一次, 也可使病情 缓解。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大黄、红花等组成的中药结肠灌注液I号100毫升,加49b碳酸氢钠20毫升,由肛管灌入结肠。保留45~60分钟后放出,每日6次,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
  2.多尿期
  一般认为尿量增多,是正气恢复,驱除湿浊的表现,但尿量过多则亦伤阴耗气,故在尿最过多时可用益气固肾、滋养肾阴、气阴两补等法,具体方药可参阅慢性肾小球肾炎, 也有认为用金匝肾气丸可缩短多尿期的病程,可能是从阴以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阳上燕则能化生津液, 自无尿多饮多之害。 .
   3.恢复期
  恢复期治疗多考虑是肾阴未复,或气阴两虚,可以滋养肾阴或气阴两补,具体方药可参阅慢性忏小球肾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抢救及时,大部分均能恢复,治愈率可达89.6-'--92.195,惟应注意早期、及时抢救,避免合并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少尿期时间较长,有合并症,则预后不良。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由于肾功能的逐渐恶化所致。一般病情是进行性加重,在逐渐发展阶级,病情可以相对稳定,但每因遭受外邪,过度劳累。七情内伤.饮食失调而使病情加重。
  [临床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可见全身乏力,面色无华或萎黄,或有恶心呕吐、口有尿味,或见心悸憋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有手指蠕动、四肢抽搐,或有尿少水肿、大便溏泻,或有夜尿频多、小便、清长,逐渐纳呆食少,或厌食,全身极度无力,骨节疼痛,皮肤搔痒,各种出血或合并感染等相继而至,终至衰竭而亡.
  [诊断要点]
  根据既往有慢性肾病史,逐渐出现贫血,氮质血症,有全身乏力,纳食减退,恶心呕吐,口中尿味,皮肤搔痒,骨节疼痛等,不难,诊断。不少病人是以贫血而来就诊,也有不少病人恶心呕吐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还有以高 血压、心衰而住院,这些均应注意是否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也要明确,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有时可使病情缓解或停止发展.化验检查可见血肌酐、血尿素氮增高,尿检查比重低且固定,尿蛋白不一定增多, 由于肾的萎缩有时尿蛋白反而减少,有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
  中医辨证: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分正虚及邪实辨证。
  1。正虚诸证:凡具备任何三项者,即可辨为该型。
  (1)脾肾气虚;①面色无华;②少气乏力:③纳差腹胀、大便偏稀;④口粘、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⑤腰膝酸痛、手足不温;、⑥夜尿频多,⑦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
   (2)脾肾阳虚:①面色苍白或咣白:②神疲无力;③纳差便溏或有水肿;④口粘、口淡:不渴,⑤腰膝酸痛或腰部冷痛,或有畏寒肢冷;⑥夜尿频多清长:⑦舌淡嫩胖,齿痕明显,脉象沉弱。
  (3)肝肾阴虚:①面色萎黄:②口苦口干,喜饮或喜凉饮;③目睛干涩;④大便干结;⑤腰膝酸痛、脉细或弦细、手足心热;⑨头晕耳鸣;⑦舌淡红形瘦、无苔或苔薄黄。
  (4)气阴两虚:见脾肾气虚二证及肝肾阴虚二证即可确定。
  (5)阴阳两虚:见脾肾阳虚二证及肝肾阴虚二证即可确定。
  2.邪实诸证,凡具备任何一项者,即可辨证为兼夹该邪实。
  (1)外感:风热或风寒。
  (2)痰热:①咳痰黄稠;②咳痰血粘但舌苔黄腻。
  (3)水湿: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
  (4)湿浊:①呕吐频作,舌苔白腻:②口有尿味,口粘不欲饮.
  (5)湿热:①呕吐频作,舌苔黄腻:②口有尿味, 口干、口苦、口粘,喜凉饮;③小便灼热、涩痛,不利.
  (6)瘀血:①面色晦暗、唇暗;②腰痛固定或刺痛;③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④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7)风动:①筋惕肉困、手指蠕动;②抽搐痉厥。
  (8)风燥:皮肤干燥搔痒。
  注: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呈动态发展变化,正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且每种正虚都可兼夹数种邪实,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辨证,可以灵活地解决正邪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由慢性肾功能不全到衰竭,每个病人都有血虚的表现,故分型中血虚可以不单独标明.特别是尿毒症期,从正虚的角度看都是阴阳气血俱虚.故可归属于阴阳两虚的辨证中。
  [病机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正虚不外脾肾虚损及肝肾阴亏两类,由于阴阳互根,气损及阴,阴损及气,同时脾肾或肝肾还要波及其他各脏,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尿素症期的病机是错综复杂的,虚实并见,阴阳失调,寒热交错等情况都可以出现。湿浊停留可以寒化或热化;脾主升,胃主降,湿浊之邪困犯脾胃,使胃应降而反升,故见呕恶纳呆;使脾应升而反降,故见腹胀气陷,使次增多。由于湿邪困脾,脾阳更虚,可促使寒化;浊邪犯胃,使湿邪化热,故亦可热化。湿浊无论寒化或热化,皆可上溢于口,、放有口中尿臭;湿浊困犯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司,生化无权,以致发生贫血而出现面色无华或萎黄;由于血虚动风,故见风燥而皮肤干燥搔痒;肾主骨,肾虚而见脱发、足跟痛、全身骨节疼痛则每多常见;由于卫气出于下焦,肾虚则卫气不足,卫外无能。故易于感受外邪,肺气亦损,输布卫气功能更弱,因而导致恶性循环,不断反复外感,.促使病情不断加重.
  寒化是脾肾阳虚之极,除侵犯脾胃有呕恶纳呆.腹胀便次多外,还可出现厌食;水邪湿浊犯肺,可见形寒肢冷,喘促气急,咳嗽稀痰;水气凌心,可见惊悸心慌、气急倚息;湿浊蒙蔽,则可神昏嗜睡;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可见呕血黑便;肾阳衰竭则无尿少尿.气急不缓,面色惨白,四肢厥逆;脾肾及肝,亦可抽搐痉厥。
  热化则是邪热湿浊互绪,肝肾之阴更亏,湿热侵犯脾胃,除有呕逆外,尚有心下痞满、不思饮食;痰浊热邪壅肺,则见咳嗽气急,痰色黄粘;邪热扰心则可烦乱谵妄,神昏不清;肝风内动则见痉厥抽搐,手指蠕动,邪热入血,血热妄行,可见鼻衄牙宣、皮下痴斑:邪热耗损肾阴,热闭于下。亦可少尿至无尿.无论寒化或热化,促使五脏俱败.以致阴阳离决.
  [辨证论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比较复杂,要注意虚实、标本的关系,或扶正治本,或祛邪治标,或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即使扶正,也要分析何脏为主,何脏为从, 以纠正其阴阳气血的偏胜:如要驱邪,要分析兼夹几种邪实,何者为主,何者为次。驱除主要邪实以扭转病情。这样方可使病情稳定.延长生命,否则反而促使病情发展。今列举治法如下;
  1.健脾益气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脾虚,或脾肾两虚以睥虚为主者。症见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中尿臭,腹胀便溏,或四肢不温、舌淡而润、脉象沉弱,治以健脾益气,方如香砂平胃散(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5克、广木香10克、砂仁6克)方用苍术健脾燥湿,厚朴,陈皮、木香理气化痰,砂仁开胃醒脾,甘草调和诸药而构成,或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广木香lO克、砂仁6克),方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合陈皮、’半夏燥湿化痰,木香,砂仁理气开胃而成.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思饮食、腹胀便稀,皆可调理脾胃而用本法,过用滋腻之品出现不思饮食者亦可用之。
  2.健脾固肾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脾肾气虚者,如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口中尿臭,乏力气短、舌淡而润、脉象沉弱,方如五子衍宗丸加参芪(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0克、五味子10克、复盆子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 方以参芪健脾益气,菟丝.枸杞补肾益精,复盆、五味固涩肾气,车前渗利水湿,合而为健脾固肾之剂.
  3。温补脾肾
  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畏寒肢冷、身疲乏力.腰膝冷痛、腹胀尿少、恶心呕吐、口中尿臭、或小便清长、面色咣白、舌淡胖嫩、脉象沉弱,宜温补脾肾,可用附子汤合真武汤、金匮肾气汤、济生肾气汤,俾阳气得复,水湿可去,病情得以缓解.可参阅0J陉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
  4.滋养肝肾 .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而有肝肾阴虚者.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尿臭、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质稍红、脉象弦细,可用归芍地黄汤;阴虚阳亢者,可用建瓴汤加减(庄熟地各10克、生赭石15克、生龙牡各30克。山药10克,白芍3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方以二地,白芍滋养肝肾,山药滋肾补脾,赭石,龙牡.天麻,钩藤平肝潜阳。合而为滋阴潜阳之剂.
  5.气阴双补
  如前所述,脾肾两虚者可以阳损及阴,肝肾阴虚者可以阴损及阳,临床上表现气阴两虚者为多,症见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口粘口干,饮水不多、口中尿臭、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淡齿痕或舌质稍红、脉象沉细,可用参芪地黄汤或大补元煎(党参30克.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0克、枸杞10克.杜仲lO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方以生地、当归、萸肉、枸杞滋补肝肾.山药滋肾健脾,杜仲补肾壮腰,参草健脾和中.寓补气于滋肾之中,以气阴双补。
  6.阴阳双补
  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多呈阴阳两虚,症见畏寒肢冷,但手足心热,或上半身热下半身凉,口干饮水不多,恶心呕吐, 口中尿臭、纳呆厌食、大便或干或稀、或先干后稀、小便清长,或见尿少水肿,舌体胖大嫩润、舌苔黄褐而腻,脉象沉弱无力,治宜阴阳双补.可用金匮肾气汤、济生肾气汤、龟鹿二仙胶等。
  7.祛水除湿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水肿显著,有胸水、瞠水者,症见胸憋气急、腹胀满闷、尿少尿闭、口中尿臭、恶心呕吐、脉象沉弦,乃三焦气滞,水道不通,急宜通利三焦,行气利水,可用导水茯苓汤:如果效果不显,亦可前后分消,方如己椒苈黄丸、疏凿饮子.参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病人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症见响闷气憋,倚息喘促,不能平卧,虽患者身无水肿,亦届水凌心肺之征,急宜蠲饮利水,方如苓桂术甘汤介葶苈大枣泻肺汤(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葶苈子30克、大枣10克),方以白术健脾、葶苈泻肺,桂枝、茯苓温阳刊水、枣草和中,为温阳化饮利水泻肺之剂,如兼心气不足者.可加入党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以益气养心:起则头眩加泽泻30克、牛膝10克、车前子30克包煎,以加强利水作用。
  8.通腑泻浊
  通腑泻浊是指用大黄治疗而言,由于临床上多是正虚邪实,因此在扶正的基础上可以加入大黄,凡正虚诸证见恶心呕吐、口中尿臭明显者,皆可适当/Jnz.大黄,如脾肾阳虚,浊邪冷积,可用温脾汤(制附子15克、干姜6克、党参3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方以参附、干姜温补脾肾,大黄通腑泻浊,甘草调和诸药,构成温阳通腑之剂。脾气虚损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大黄。
  近年来,各地采用通腑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如用生大黄30克(阳虚者配制附子15克,热甚者配蒲公英15克,均再加煅牡蛎30克),保留灌肠,每日1—2次,可使血中氮质下降。也可1:1服大黄粉,每日3—5克。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效果较好,如果在终末期应用,不仅效果不明显,反能使全身情况恶化,病情加重,虚体难支。
  9。化浊降逆
  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湿浊阻于中焦而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宜化浊降逆。脾阳不足者.宜温化,可用吴茱萸汤(吴萸6克、党参30克、生姜6克、大枣5枚),方以吴萸、生姜温胃止呕,党参补中益气,大枣和中健脾组成。或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15克、生姜6克、茯苓15克)方以半夏,生姜温胃降逆,茯苓健脾利水构成。如是湿浊化热,痞满呕逆,舌苔黄腻者,宜清化,可用黄连温胆汤(黄连6克。陈皮10克、清夏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枳实lO克、竹茹6克)方以黄连清热燥湿,陈皮、半夏化痰降逆,茯苓健脾渗湿.枳实行气消痰,竹茹清热化痰,甘草和中调胃,共奏清化降逆之效。亦可用苏叶黄连汤(苏叶10克、黄连10克)苏叶辛温开泄,黄连苦寒降逆,辛开苦降.共奏降逆消痞之效。本法仅属对症治标,一俟恶心呕吐停止,即可改为从本治疗。由于关格虚实错杂,扶阳则伤阴,补阴则损阳,泻实则伤正,补虚则碍实,喻嘉言制定了进退黄连汤(黄连、干姜、人参、桂枝、半夏、大枣),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上下,听胃气自为敷布, 以通达营卫, 和调阴阳。格则吐逆,进则用本方,盖太阳宅开,太阳不开则胸间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复出;关则不得小便,退则以本方去桂枝,黄连减半,或少加肉桂,并服崔氏八味丸,使肾气交于胃,关门得开.可供临床参考。
  10.清热利湿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湿浊化热,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尿急.尿频,尿热,尿痛,皆当清利下焦湿热,方如八正散加减;如兼肾阴不足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可参阅“慢性肾小球肾炎”。
  11。活血化瘀
  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兼夹瘀血,如面色晦暗、唇色暗黑、舌有瘀斑、瘀点,或舌质淡 暗。由于病久入络。气机失调.必有瘀血内停,脾肾气虚或阳虚者,以补中益气汤合桂枝茯苓丸(党参30、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桂枝lO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丹皮lO克.桃仁10克)方以补中益气汤补气助阳,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如偏阴虚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参阅。慢性肾小球肾炎。。
  12.扶正解表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卫气不足。易于感受外邪,而感受外邪又常常促使病情加重,甚至急转直下,使湿浊化热,痰热壅肺,邪热扰心,血热妄行,肝风内动,热闭于下等证伴随而至。终于五脏俱败,阴阳离决。因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要积极预防外感,可用玉屏风散(生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 日一次),方以黄芪益气固.表, 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走表以御风,共为益气固表之剂,适宜于气虚、阳虚者;如阴虚可于此方加入麦冬10克、生地10克为汤剂,有益气养阴、固表御风之效。已感受外邪后,应及早治疗,对预防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可用小柴胡汤(柴胡15克、黄芩10克.太子参15克、半夏10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以扶正解丧,方以柴芩清热透表,太子参扶正益气,半夏和胃降逆,姜枣和营卫,甘草和中益胃,共为扶正解表之剂,慢性肾功能衰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肾两虚兼夹外感者皆可用之。小柴胡汤虽为和解少阳之剂,但慢性肾功能袁竭正虚突出,用之以扶正透表亦属可行,且临床使用效果较佳,值得重视.如肝肾阴虚兼夹外感者,临床多见风热,可用银翘汤(银花15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生甘草6克),方以银翘、竹叶辛凉透表,生地、麦冬甘寒养阴,甘草调和诸药,共为养阴解表之剂。如咽痛者可加桔梗6克、薄荷6克后下.以清热利咽.疏散风热。
  以上治疗方法,贵在早期发现, 早期扶本,可望减慢病情发展,延长生命。 已有湿浊、水湿、湿热.瘀血、外感、痰热等兼夹,则应急则治标,缓则标:奉同治,也可缓解病情。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浊阴化燥,湿郁化热,入营入血。以致血热妄行,肝风内动,邪热扰心,阳气外脱,虽可清营凉血、镇痉熄风.开窍醒神,益气固脱。但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之本已竭,后天之本已尽,治疗亦未必奏效,与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同,与一般急性热病的邪热入营入血更不相同。一般湿浊寒化者,病情发展较慢,治疗比较容易控制病情;湿浊化热者病情发展很快,不容易控制,而感染又是促使湿浊热化的重要原因.及时控制感染,将对扭转病情起重要作用,切不可忽视。
  慢性肾功能衰竭近年来有根据血清肌酑浓度的倒数(1/Scr)比时间的座标图作直线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判断肾衰进展的速度,可以看到中医药治疗后斜率b值大于观察期,回归直线下降的斜度小于观察期或略上升,说明了中医药的治疗的确可以使肾衰进展延缓,从而延长了病人的生命。目前由于各地判断慢性肾衰的疗效标准不统一,所收洽的原发病各异,病情轻重不等,很难准确地反映疗效,一般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显效率在10。9—13.2Q6。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水肿的病人,不要与肾病综合征一时性的氮质血症相混淆,后者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可误认;也不要把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混淆,两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上均不相同。还有在评价疗效时要注意病情的轻重,按照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分级判定疗效是比较客观的,这样更能科学地说明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突出治疗个体化的优势,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必将使疗效进一步提高,以稳定病情.延长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