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针线活

 汉韵915 2014-09-22

母亲的针线活

 

    母亲心灵手巧、一生勤劳,从很年轻的时候就练就了一手很好的针线活,那个年代没有缝纫机,所有衣物都是手工缝制。母亲的心灵手巧,一是活上细腻、功夫不一般,所缝制的针线活,针揪大小相宜、横竖见线、整齐划一,可与缝纫机活比美。我们兄弟姐妹小的时候所有穿戴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兄姐直至我小的时候经常穿着母亲用大人过时的衣物改制的得体、大方,又比较时髦的衣服,如:姐姐们穿过的连衣裙、我们兄弟几个都穿过的粗呢子大衣等等,都曾经被小伙伴和周围的邻居所羡慕。二是式样新颖得体,一些新式的样子,只要母亲看过一眼,就可以自己缝制。那时家里没有软尺,母亲通过眼看和手量,就能缝出非常得体的衣服,因此母亲缝制衣服的手艺周围邻居远近闻名,不少当时比较时髦的职业女性,经常求助母亲缝制或改制服装,如当时很时兴的双排扣的列宁服等。母亲的手艺与母亲的勤劳是分不开的,那个年代一家人只靠父亲一人挣钱养家,母亲一人拉扯我们兄妹五个,除了每日照顾我们日常吃喝穿戴外,为了添补家里日常花销,母亲一年四季赶外活,经常为了赶活一直干到深夜。由于常年缝制衣物,日积月累双手都变形了,是母亲的辛劳造就了高超的手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改善,母亲不再缝制外活,但母亲自己的衣服始终自己剪裁自己缝制,包括全家人的棉衣,直至年近八十实在干不了为止。记得最后一次为我缝制的是一身路服棉衣和一件家作蚕丝棉袄,当时怕老母亲累着,我一再不让老母亲做,老母亲的话至今印在我的脑海里,老母亲说:“趁我现在还能做活,给你再做一次吧,以后也做不了,活不如过去啦,你就将就着穿吧,也留个念相”。三件棉衣做好后我一直未舍得穿,至今始终在衣柜里存放着,虽然正如老母亲说的针线活确实不能与过去相比,但它是老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慈母之心,每每看到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虽然当时因我上班,老母亲为我所付出辛苦的过程,没有亲眼看见,但老母亲慈祥、勤劳的影子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