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农村的“男孩偏好”

 平等新视野 2014-09-22
    “男孩偏好”,是指人们生育时对男孩有着强烈的期望和偏好,甚至为了满足“生男”意愿,不惜堕掉
女胎、遗弃女婴。这种现象,在农村社区尤为突出。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经常下乡,和众多农村妇女结下了亲如姐妹的关系,因此也听到了许多她们真实的
“生育故事”。她们告诉我,在农村,虽然到处都刷着“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标语口号,但实际上生男生女
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任何一个方面。比如某家生了孩子,邻里前来祝贺,如果是男孩,大家
会以高昂的声调发表祝词:“吃了定心丸啦!积德好呀!老祖坟风水好呀……”如果是女孩,则会变为安慰
口吻:“先开花后结果,还会引出个弟弟来!”
    对于产妇来说,孩子的性别,直接决定着她在家中的地位。她们说:“头胎生了男孩,妇女在家里的地
位就提高了,在公婆和丈夫面前理直气壮,走路都觉得腰板挺直;如果生的是女孩,自己都觉得没本事、不
中用,躲在家里不好意思出门。”一位姐妹亲口讲述了她的故事,听得我心惊肉跳:她头胎是个女儿,为了
保证第二胎生男孩,她在黑诊所做了性别鉴定并且连续4次堕胎或引产,最后一次在手术中昏厥,差点丢了
性命。可是,她依然坚定地表示,自己还会再生下去:“不相信我这一肚子都是闺女!我找医生、寻偏方,
不生男孩誓不罢休!”
    可是,当我问她为什么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也要生男孩时,她却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
“农村就这样,大家都这样,自己也不得不这样……”
    的确,“男孩偏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是性别不平等在生育问题上的表现,背后有着复杂的社
会文化原因,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需要我们花时间、花力气讨论清楚,并找出
纠正“男孩偏好”的途径和方法。
    令人高兴的是,《农家女》杂志适时地开辟了“纠正男孩偏好,推进性别平等”专栏,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姐妹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围绕“男孩偏好”问题,一步步深入地展开讨论:
    ●在农村,人们为什么一定要生男孩?有人说,男孩能“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但是,“传宗接
代”传什么?怎么传?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养儿防老”是生活的真实或者仅仅只是人们的愿望?为
什么许多农村的老人用一生的努力去“养儿”,最终却不能“防老”?为什么儿子越多的家庭,越容易发生
赡养纠纷?
    ●“男孩偏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人们最常说的是,大家都生男孩,造成男多女少,将来男的不好找
老婆。那么,对女性的危害是什么?有多少女胎没有出生就被扼杀于母亲腹中?有多少女婴被狠心的父母遗
弃?女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怎样的忽视?拐卖人口的案件中,妇女和儿童遭受怎样的伤害?
    ●在全国大多数村庄的乡风民俗中,存在着大量的“重男”习俗:如婚俗中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祝
愿,迎亲时,要有男孩压车压床;生育时,人们只去“求子”,从未听说有人“求女”;葬俗中,一切仪式
由儿子操办,女儿不能插手等等,无一不体现着“重男轻女”的原则。这些司空见惯的民间习俗,对人们的
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有着怎样的影响?
    ●还有在村规民约中,不是按照法律而是按照性别分配集体资源。男性是永久性村民,天然享有各项村
民待遇(如宅基地、责任田、土地补偿金、集体福利等);妇女则是“临时村民”,她们的身份会因婚姻而
受到影响,不少出嫁女、离婚女因为婚姻流动而失去土地。这些性别歧视的村规民约,是否为“男孩偏好”
提供了制度性支持?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想、去讨论,讨论清楚了,才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来。
(作者系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组副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