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云阁在千禧钟的东面,坐落于蛇山高观山山顶,离黄鹤楼约270米。海拔75.5
米,阁高41.7米。
-
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
-
说白云阁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如今“湖北中国画研究院”和“黄鹤楼美术馆”入驻,没到上班时间,不知是否对外开放?倘若不开放,“极佳景点”形同虚设。

-
白云阁的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由周谷城题写。

-
侧面有程十发题写的匾额:“视通万里”,意为仿佛看到万里之外的风光。

-
白云阁西南角约10米处还有一座有点特别的建筑,叫“涌月台”。在明清时期曾与黄鹤楼并存。
-
涌月台取唐杜甫诗“月涌大江流”之意,始建年代无详细记载。后人只能根据传世的诗文来推测,一说大致创建于16世纪前后的明朝;又传为元至正年间所建;还有说为宋绍圣年间所建。再弄清其源已无实际意义,反正今台重建于1992年。
四方框架形,方石柱,柱高约4米,柱间距3.4米。
“涌月台”三字由当代书法家黄绮书。楹联“月色无玷;江流有声”,也像是黄绮的书法,但介绍上没说。

-
没进一步细究,这样一座既不遮风又不挡雨,视野也不开阔,也没说纪念何人何事的建筑,在当年有何实际用途?哪位博友知晓,请指点一二;要不大家来猜测一番,也是件趣事。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和景区的介绍,特此说明。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