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心_《上海赋》_01

 公司总裁 2014-09-22

木心_上海赋_01

(2007-10-29 22:21:54)

木心_上海赋_01

 

    1935年3月上海欧亚航空公司从国外购进的当时最新式飞机

 

    在易风书苑网站,就木心的《上海赋》,有篇署名蔚蓝海岸的文章:

 

    木心的《上海赋》原载《上海文学》2001/7 p.50-p.55。

 

    陈村说:“依我私见,读过木心先生的上海,其他人写的上海都是伪作。”这话直指凭《长恨歌》拿了茅盾文学奖的王安忆。陈村的比较非常尖锐,但是看过《上海赋》的人,但凡对所谓的典型上海或者上海人有所了解,都无不叹为观止。

 

    就把陈村的“比货之言”作为此篇的介绍吧,虽然王安忆在长恨歌中的开篇弄堂一章不至如此不堪,但木心先生的功力实是也无人可及。

 

    若是对上海的开埠言说有不耐烦之情绪,请诸位看官直接往后拉。个人尤喜其中的《只认衣衫不认人》。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假如没有木心对上海小弄堂这种力透纸背的写照,那么王安忆的上海小弄堂物语,可能会成为经典,至少在李欧梵那类教授的心目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木心的出现,让王安忆尴尬之极。名牌有正牌和冒牌之分,上海人也有真上海假上海之别。一个假模假样地把上海弄堂称之为“壮观的景象”,一个直截了当地命名为“发酵的人世间”。仅此一句,高下立判。在木心面前,王安忆关于上海的文字,不仅显得夸张,轻浮,而且十分虚假,充满一个外乡人的胡乱唠叨。至于其中的诗意,假如可以称作诗意的话,让人联想起的则是国人久违了的杨朔散文或者秦牧散文。至于文字根底,无论从上海口语的提炼上说,还是从古典文学的修养上说,木心都足以成为王安忆的老师。假如木心愿意收学生的话。

 

    木心对上海小弄堂的写照,不要说王安忆的文字望尘莫及,就是当年被鲁迅和胡风交口赞誉的萧红《生死场》,也达不到那样的生动和那样的深邃无比。木心的文字有血有肉不说,还有一个灵魂徜徉在整个场景的景深处。木心文字的这种风骨和这种功力,乃是王安忆难以抵达的修为。王安忆的文字假如退到当年《雨,沙沙沙》的话,可能还有一份清纯,可以站立在木心老叶客面前。但进到《长恨歌》,女人经常会有的毛病,比如唠叨,或者比唠叨还要让人受不了的自说自话,便一览无遗了。按照《长恨歌》呈现的图景,王安忆误以为上海的历史是从文化大革命前后开始的。她以为她只消告诉读者,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上海是怎么样的,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上海是怎么样的,一切都搞定了。至于所谓的旧上海,随便一笔带过也就带过了。好像那时候的上海人都是飘浮在空中度过的。谢天谢地,幸亏有个木心,把个发酵的人世间写得如此维妙维肖,从而把上海连同上海人从王安忆的唠叨中救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