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世申城浮世绘——木心《上海赋》

 公司总裁 2014-09-22


 

 
 

木心《上海赋》


  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的老先生,在世纪末的时候回望,在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时期的旧上海,民生心态社会浮世绘。从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以及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解释。虽是些细节有失片面,但百态俱佳,短小精悍之中描绘甚好。是极好的散文杂文。却不是华丽优美歌舞升平的真“赋”体。


下载地址
旧世申城浮世绘——木心《上海赋》

  木心是个妙人,这是事实。无需否认。
  
  但是否他真的前几年那般歌颂是被高抬,亦或只是被擅长舆论之道的弟子炒作起来,因我并不关心,倒也无所谓。他的文字不错,颇有底蕴,但是否真为著者大家,各自见仁见智就是。
  
  无所谓独此一家最高,其余都是伪作的嫌疑。草木有本心,文以载道,更是表达自己的本心。便是木心笔下的旧上海,也不过是他主观意识里的旧时光,他的记忆里留下的那部分旧上海往事罢了。他写出来,我们窥就。大抵个人能力未及不能评价,也不喜吹嘘或拔高到什么思想高度,仅为读书笔记罢了。
  
  当他第一本书出版那年就急匆匆买下,结果稍翻发现文字言词读来稍有费劲。并不是说不好,究竟作者位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并饱读国学老式做派的老先生。虽行文用字平实精湛,似可玩味再三,但究竟时不常出现的冷僻字,偶尔的用典,究竟让人在不得不龟速阅读的时候心生几分知难而退。因此书买的早也束之高阁搁得久。
  
  待到看见《上海赋》一篇下载,多少解放前旧上海的人世百态,桀骜难懂却偏几分生动地被展现出来,很生几分探究之心。再看作者后记中言及“本篇原定九章,既就六,尚欠三。写完第六章,因故搁笔数日,就此兴意阑珊,再回头,懒从中来,只好这样不了了之了。”对文档一番细数下来,只得一二三四五。遍寻不果,才知原来《上海赋》整篇竟是有被收在那本尘封许久的散文集里的。终嗟然。
  
  《上海赋》其文原载《上海文学》,九章中既已得六,分别是《从前的从前》、《繁华巅峰期》、《弄堂风光》、《亭子间才情》、《吃出名堂来》与《只认衣衫不认人》六篇。下载里缺第五篇。
  
  第一篇《从前的从前》究竟旧时上海的历史与渊源。
  
  即所谓翻翻旧上海畸形繁华背后的老账。他对“近世的这番半殖民地罗曼蒂克”,是用“暴发的、病态的、魔性的”来形容。于是早些年十里洋场里那番纸醉金迷惑人沉醉,在旧时光过去以后回想,是“东方一枝直径十里的恶之华,招展三十年也还是历史的昙花。”
  
  第二篇《繁华巅峰期》言及旧上海能达到十里洋场的虚伪繁华的缘由以及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算是究竟繁华根源,总体概括。
  
  繁华之一面可以从各国豪强、资本纷纷进入上海滩,中、英、俄、德、 法、日等各种语言的报刊、电台纷纷占领阵地,各国间谍大秀舞台,从侧面形容了当时时局纷乱程度及“繁华”的泡沫。至于本地旧上海小市民勾心斗角锱铢必争里那些“牌头”“派头”“噱头”,解其因由的同时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待到后四篇,则是各自抓住某一角度拓展开来,从细节角度表现当时旧上海寻常市民日常生态,算是细致处人生百态浮世绘之一种,只是因了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背景,益发散发出某种别致的味道来:《弄堂风光》自然是底层小市民的寻常生活光景;《亭子间才情》自说的是日常“住”之一种;而《吃出名堂来》自然说“吃”一途;而最后一篇《只认衣衫不认人》是说“衣着”的同时,意在表现寻常市民因过分看重穿着而或虚荣、或势利的嘴脸。
  
  第三篇《弄堂风光》自然是讲旧上海城特色之一的弄堂的。
  
  作者先从矮墙寂寞的北京胡同、高墙窄巷的杭州的巷说起,是为参照,最后才说到旧上海的弄堂。弄堂里的景致在木心笔下并不美好,而是很“世俗”的,很真实的。
  
  从视觉上,弄堂里脏乱嚣骚、群蝇乱飞,不是天堂更靠近地狱。从听觉上几家收音机声音嘹亮却又各自打对台,一家的收音机唱着“一马离了西凉啊界唉……青嗯的山唉,绿的水噢噢……”①另一只收音机认为“桃噢花江是美唉人窝,桃噢花啊千哀万唉万朵喔喔喔,比不上美唉人嗯嗯嗯多。”②一堆拟声词干净利落地使用下来,无论是在收音机里也好,窗外生意人的喊腔也好,似那时节的声音唱腔能袅袅缠绕其韵在耳畔流连不去,总觉得旧上海的歌声里一半的当时韵味就在这些拟声词里了。然韵味缠绕是缠绕,饶有趣味的是那些拟声词夹杂的言语却又词句清楚,不见混沌。如果说看到的听到的景象更多还是静态的,至于弄堂里的人情世故,日常与心态,那些个都包含在“兴兴隆隆”一次里了。这些“兴兴隆隆”的小细节林林种种被一古脑儿倒出来,一盘弄堂故事里的主角儿们便活色生香生动了起来。(注:①绿的水噢噢……一句,“噢”字当作“口欧”,原字更有意趣。②千哀万唉一句,“哀”为“口哀”,同上。)
  
  《亭子间才情》则是讲诉住在类似阁楼但条件远不如阁楼的“亭子间”的小人物心态。他们居住条件恶劣,但照样活得有滋有味,烦恼希许一如寻常,住在“亭子间”的人们日常一样是出兴味盎然的折子戏。
  
  第五篇《吃出名堂来》自然是“考吃”。作者只是随意罗列一下,就列出了寻常食物五十余种,只用顿号,一溜儿顺下来,很有“马不停蹄”之感。在那辰光,当时吃景,旁的不说,光品种作者就研究透了,很是此道中人,说是饕餮也不为过。反倒后面一十六种菜系风味一一道来,或小吃或西餐或其他顺溜排开,都没一开始那时候来得震撼。
  
  至于各档酒楼的格局,请客时主宾心态,宴席上众生相,堂倌恰到好处的言行举止,都细细道来。至于小店里阳春面几碗的不一般叫法,豆浆店滑头地偷换概念推销鸡蛋,虽为细枝末节亦有趣,都是浮世绘里俗世的那一面了。这一面最见功力,也最生动。作者遣词用字绝妙,自然不能不栩栩。
  
  最后一篇《只认衣衫不认人》最长,细节也最多。有关旧上海衣衫的诸多旧事尽数道来,从材料面料的选择,款式的先后,着装者、裁缝、侍者、甚至是浴室里的人对“衣衫”的执念等等。很多时候的“只认衣衫不认人”,观者势利,哪怕只是浴室里无关紧要地位低下的侍者,自家虚荣,没了应时应景的衣衫不肯出门,唯恐让人耻笑了去。说到底旧上海人过分讲究穿着“为来为去为了面子,因此服装的涵义或可三而述之:虚荣,爱好,自尊。”因此衣着相关百态,蔚然有趣。“只认衣衫不认人”这一句,最是狡猾可喜,偏又合题得很。
  
  几篇虽只是些断章末节,但衣食住行较上层的层面生态木心先生信手拈来、娓娓道就,虽然旧上海人当时的景况决定了其日常受许多西化影响,但细节处如此考究,眼光毐辣至此,虽是真实,但木心能一一道来,不能不感慨其实作者本身就是家境不错,生活在当时社会较上层并深谙其中之道,平日生活能看透乾坤的同时必然也是极其讲究的。才能以己度人,看透世情种种罢。老先生,大抵本也是如此这般讲究的人。
  
  不说其他,光“吃”与“衣”两篇,甚多细节能如数家珍全都道来,精致的食物点心也好,风尚的衣衫款式料子也好,能一一枚举,罗列出十几几十个例子来,在当时世代过去几十年亦历历在目,只能在感慨老先生印象深刻与“博识”的同时,不能不感叹,其实在当时当地那幅浮世绘里,想来先生入戏亦是深的。
  
  寥寥几篇写就,旧时上海寻常小市民的日常点滴、各种现实的心态与做派、狡猾的言行,尽都跃然纸上。虽然这仅是木心老先生一个人眼里并表达出的旧上海景象,在十里洋场欢喜祥和的浮华背后,是真实的小市民嘴脸与算计。虽只是属于木心一个人印象里的旧上海,但毕竟是真切地经历过那段时光的,尽管表达的多是丑陋的一面,但毕竟也是真实的一种,而非虚饰过的旧上海风情,也不是后人遐想里的虚假,更不是你侬我侬的洋场背景情爱故事。
  
  从木心先生写文的阅历看来,尽都是穿越浮华虚妄表面之后的真实。也许真实的旧上海不尽然如此,但如此这般必然是真实之一种。如此旧上海浮世绘,不美丽不童话或许光鲜背后是其他,但毕竟真切。在木心的笔下亦庄亦谐地写来,加上几句上海话或唱腔活泼生动,顿时那些小人物们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那些小市民们虚荣而势利的背后那些故作算计与姿态,赤裸裸地有几分难看,细究起来却又很有几分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木心先生的本意。
  
  然饶有兴致地看似贬意的笔调之后,木心先生却是很有几分褒扬其狡猾或势利背后暗藏的小聪明的意思。故虚荣也好浮华也罢,在后记里作者如是说:“有道是凡混血儿或私生子往往特别聪明,当年的上海,亦东西方文明之混血也,每多私生也——我对海派辄作如是观,故见其大,故见其失,故见其一蹶不复振一去不复返。再会吧上海。”大致几分贬却又暗藏地几分狡猾或精致的褒扬来。作者的心思看来也是偷摸着小得意小狡猾着的。
  
  几篇散记先历史后根源再细节纠纷几回,先总后分该当最后总结并展望为结束。但作者所说,意懒心怠,没有后来几篇。虽有预想,然究竟是未结之意,总若有所失。最后三篇《黑眚乾坤》、《全盘西化之梦》与《论海派》,大致本意为评点并为整系列文章做结之意。
  
  至于《上海赋》中“赋”之一字,古时用之必然是如骈文体洋洋洒洒精致华美的一篇,通篇赞誉,文字华丽胜于内容。而木心先生本篇,去虚华而就真实,并无多少虚饰的人世百态,大致与精致华美是套不上边的,大抵,是为了制造反差并有反讽之意。不能说针砭时弊,起码是针砭当时社会风气。
  
  通篇行文,木心先生用字用词考究,讲究古意,虽言简意赅简洁之至,我们这些年轻人看来多少些许吃力。虽语气亦庄亦谐,究竟比起白话文字句词工不同寻常,冷僻字几个读下来顿觉晦涩,很是失了些咀嚼的兴味。不知道算不算我本身的问题。木心本身文字端方,入木三分,只缘读者我力有未逮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