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支撑电影发展

 百眼通 2014-09-23

 

伊斯曼和爱迪生

  今天的电影放映业是以35mm的胶片电影的发行和放映为核心运转的,这是现代史上寿命最长的技术标准,超过了100年。这一切始于1891年,是从威廉姆迪克森·向乔治·伊斯曼订购35mm宽的赛璐珞硝酸胶片,并在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原始摄像机上运行时开始的。5年之后,35mm胶片再次用于美国的首次电影放映中,当时是在纽约用放映机放映的一系列几分钟长的短片。在一开始,电影放映是一种危险的生意:由于电尚未出现,需用氢氧燃烧的“灰光”灯用来放映高度易燃的赛璐珞胶片。后来碳弧灯很快取代了灰光灯,安全性提高了一些。直到1915年电动马达出现之前,电影一直是靠手摇以每秒16格放映的。此后,更长的故事片被生产出来。到1920年,电影成了全世界主要的娱乐形式。每星期有6500万美国人走进超过15000家电影院,这是当时最时髦且豪华的场所。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

  所谓的默片在其鼎盛时代也常常有音乐或者声效相伴,1926年8月,由约翰·巴利摩尔主演的《唐璜》在纽约的华纳剧院首映。这次首映采用了Vitaphone声音系统,来使电影声画同步。过不了多久,新的发明很快就跟来了,1927年10月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敲响了默片的丧钟。到1930年为止,只有5%的好莱坞的影片还是默片,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需要采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从而诞生了这一今天仍然采用的放映标准。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电影胶片的形态。

  35mm默片的满画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或4:3,像电视画面)。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从而创造了新的1.37:1比例。随着这一整个业界技术方针的确立,电影中的对白、歌舞急剧增加。在上世纪30年代,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电影工业继续寻找新的发展,很快就经历了彩色电影,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逼真的色彩

  自1896年开始,许多简单但是富创造性的彩色处理方式都曾出现过。1915年,卡尔摩博士建立了特艺色公司,提供了独特的双色处理技术,结合红、绿两层颜色来模拟全色。这一技术首次应用于1922年的电影《海逝》,获得了25万美元的收入,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特艺色又开发了“三色染印法”,需要用特殊的摄影机分别在三卷影片上同步拍摄图像,分别记录蓝、红、绿色之后再结合到一卷胶片上以得到更自然的颜色。这一技术首次应用于沃尔特·迪斯尼1932年的动画片《花与树》。这是该公司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第一次应用于故事片中是1935年发行的《名利场》,从而树立了特艺色公司在好莱坞首席彩色洗印作品供应商的地位。从1935到1936年,该公司发行的胶片从2200万尺到3700万尺。特艺色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像《白雪公主》(1937)这样的动画片以及《乱世佳人》(1939)这样的巨片中,因为特艺色的摄影机重达500磅,需要很强的照明才能以得到完全的曝光。

  上世纪50年代初,柯达公司的单带伊斯曼彩色胶片处理技术——将三层染色集中在一卷胶片上——结束了特艺色在色彩处理方面的垄断,在短短几年中,伊斯曼彩色胶片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电影院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障碍,由于电视进入了美国家庭,观众人次从1948年的9000万下降到1952年的5100万。

宽银幕电影

  由于受到电视的威胁,电影摄制者们致力于将银幕做得尽可能大,采用了包括宽银幕、大格式(70mm)技术来制作史诗式的电影。

  西涅拉玛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技术是最不寻常的一项革新,发明家弗莱德·沃勒于1952年采用三台同步35mm放映机在一块弧度很大的银幕上放映出了2.59:1的画面。5条磁性立体声带协助完成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但由于拍摄用的摄影机的体积庞大,只有1962年的两部影片《西部开拓史》和《奇妙世界》采用了这种格式。在上世纪30年代,人们开发出了CinemaScope宽银幕技术,并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50年代获得了专利使用权。CinemaScope是一种更实用的宽银幕处理技术,在电影拍摄中,应用特殊的变形镜头将2.35:1的全景式画面压缩到1.33:1的35mm胶片上。福克斯公司采用这一技术拍摄了《圣袍千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让影院都开始在放映机上安装了新的宽银幕变形镜头。

多厅影院时代

  尽管制片和放映技术自默片时代就不断地迅速发展,但影院及影院中的放映技术却一直不变。1963年7月12日,多伍德影院在堪萨斯城的购物中心开办了第一家两块银幕的多厅影院。多伍德影院随后发展为AMC院线公司,而多厅影院的概念则开始流行起来。

  新设计的多厅影院中出现了大功率的氙灯以及自动化的放映循环片盘,不但淘汰了双机放映方式,同时也将专业的放映员淘汰了。如今一个操作员就可运转整个多厅影院。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有超过2万多张银幕,放映商开始建造多达30个观众厅的多厅影院,在同一屋顶下为几千个观众放映十几部影片。同时,电影银幕再一次变得更大了。1967年,Imax公司为蒙特利尔展览会制造了第一台15片孔70mm大格式放映机。

数字立体声

  上个世纪后25年,电影技术的革新主要集中在声音质量领域。上世纪70年代,杜比实验室研制了降噪技术,电影的声音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录音时采用新的形式对音频信号进行了压缩和扩展编码,并在放映时进行解码。这一技术首次应用于1971年的影片《发条橙》。

  1975年,杜比开发了更具实用性的四声道光学立体声影片格式,1977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科幻影片《第三类接触》和《星球大战》采用了该项技术,提高了公众对高品质音响的兴趣,同时也推动许多影院开始安装杜比声音系统。

  为保障影院的声音,乔治·卢卡斯为1983年发行的《星球大战IV:新的希望》开发了THX影院认证程序。为了保证对放映和还音设备的调试之后还能拥有高质量的放映效果,THX与所有声音系统兼容,并在超过300部影片和超过2000家影院中获得应用。1993年,另外两家公司在影院声音方面走上舞台并扮演重要角色:DTS开发了6声道数字声,并应用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中;索尼公司开发了8声道数字声SDDS,在35mm胶片的两个片边记录声音,首次应用于影片《最后的动作英雄》中。                        

 


                       
                       

                        在线浏览PDF 点击下载PD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