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达院线〗IMAX的前世今生大起底

 来来永胜 2015-11-21

 IMAX的前世今生大起底

《唐山大地震》:一部正在热映的冯式悲情大片;一段国人悲痛的记忆,加上冯导的演绎,让台下观影的人们泪眼婆娑。不过对于来自加大拿的I-MAX公司,则是另外一种情绪,因为《唐山大地震》标志IMAX公司迈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尽管影片《阿凡达》让国人首次认识IMAX,但《唐山大地震》是IMAX公司签约的亚洲首部转换成IMAX格式的大片。接下来IMAX公司正与华谊、中影等多家公司谈判、签订合作计划。IMAX公司在中国已经有23家签约的影院,2012年这个数字将变成57家。中国已成为IMAX公司的第二大市场,IMAX公司在中国院线的迅速扩张,源于它的“源头战略”,即通过将影片转换IMAX格式,延伸至绑定支持IMAX放映的设备,从而以扩大IMAX格式的影片数量,达到IMAX设备的热卖,让装有IMAX公司设备的影院逐渐占领更多市场。

  不过,IMAX公司的分账模式,正因在放映设备价格纷纷大幅跳水的情况下,还保持高昂的设备费、后期的管理费,并无太大的性价比,而遭到质疑。

  分账模式

  IMAX公司1967年成立于加拿大的多伦多和美国纽约,其在中国的第一套设备在2001年装在了上海科技馆内。IMAX公司是IMAX格式影视设备的全套提供商,但想卖出自己的设备并不容易,必须有充足的内容提供,这些内容就是转换成IMAX格式的电影。

  IMAX公司从成立的初期就跟电影的导演进行合作,把很多著名的好莱坞大片转换成了IMAX格式。第一部好莱坞大片是2002年环球公司的《阿波罗13号》,从那之后,好莱坞影片与IMAX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而IMAX公司就是依靠帮助影片转换成IMAX格式来进行内容提供,从而达到自己设备输出的目的。

  首先,IMAX公司要挑选影片与其合作,从将胶片影片转换成IMAX格式,这个过程,会花费IMAX公司巨额的成本,但它却是免费的,损失会通过与影片方分成票房来弥补。因此,挑选影片就变得尤为重要。

  据IMAX公司亚洲区影院运营副总裁周美惠介绍,他们首先要考虑题材,其次会考虑导演。“IMAX格式的影片具清晰度非常高,音响效果也很震撼,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这两项比较震撼的影片,就例如《阿凡达》。”对于导演,周美惠认为影片的票房很难从剧本阶段就能预测,而导演就更容易,此前的影片号召力,就是很好的考量。

  敲定了题材和导演,基本就保障了IMAX公司分账模式弥补损失的效果,而且一旦电影大卖,他们将获得收入

  在公司与影院签订的协议上,对于票房分账有明确规定。

  与影院合作之初双方会签署一份协议,协议会涉及三方面,首先是买卖协议,即将IMAX公司的设备与后期维护打包卖给影院,这份买卖协议签订时效较长约10年,而且它属于一种附条件协议,因为在影院与IMAX公司的合作到期后,公司可能会将设备回收,处置权重新归IMAX公司所有。其次是授权协议,即影院须经IMAX公司授权后才能使用上映IMAX格式的影片。协议中对于和影院的票房分账,要求影院要将在IMAX影院中产生票房的5%作为后期的管理费。周美惠介绍说,这笔管理费还包含了设备的知识产权费。

  价格掣肘

  事实上,国人认识IMAX完全是因为《阿凡达》。而院线经理们也从中认识到对于大片,IMAX影院不能少。

  经历了数字化,IMAX格式影片从只能是胶片拷贝升级成数字化硬盘,成本得以降低,也加大了院线的供应量。即便如此,院线依然普遍共识价格偏高,IMAX的影院很难挣到钱。

  一位院线负责人对记者说:“说实话,真不想装IMAX!”他解释,“IMAX影院的一次性投资在一千万以上,而且每部电影还要交票房5%的管理费,基本上挣不回来钱。”相比之下,大型屏幕的成本不到IMAX的十分之一,效果相差不大,并且属于一次性投资,只需要购买放映机,还无需交纳后期管理费。在院线经理看来,IMAX的投入远没有想象中划算。

  而且在电影内容方面,IMAX影院并不是适合所有影片。IMAX影院更适合场面宏大的,多数来自好莱坞的大片,但外来大片并不容易审查通过。邱洪涛向记者介绍,“虽然在2010年有13部电影被转换成IMAX格式,但是很多影片并没有引进到中国。”至于目前正在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也仅仅只有几分钟的灾难特效,他认为对于不是特别追求效果的观众,普通影院更加划算。

  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袁鑫也认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很多高新技术加速更新,这意味着新设备短时间内会大幅度降价。但IMAX公司则选用很讨巧的方式,将各种放映设备打包卖给影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设备无可代替。”袁鑫说。IMAX影院一次性投入大,外加签订的合约时间长,这就使得很多院线在购买了IMAX设备后,合约尚未到期设备已经落伍了,必须更换,又再一次投入。

  对于院线的抱怨,IMAX公司并不认为这样的价格太过分,在他们看来,IMAX的屏幕的回报率还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之上。例如,《阿凡达》在中国14家IMAX影院上映总票房收入超过1.5亿元,占该片中国内陆市场总票房的11%以上,平均每块屏幕票房超过1000万元,票房最高的影院达到2000多万元。

  随着《阿凡达》的热映,很多观众知道了IMAX影院,使得影院不得不配备IMAX,以备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来到中国时,他们不会流失大量的观众。“当观众想看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哪怕平时赔钱也得给观众备着。”邱洪涛说。甚至很多商业地产商在选择院线合作方的时候,都要强制要求安装IMAX设备,而多长时间才会出一部《阿凡达》,他们不会考虑。

  目前院线安装IMAX设备很大程度上不是在成本考虑之上,更多的是为了 “品牌效应”。目前星美国际已经向IMAX公司购买了两套IMAX设备,分别安装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星美影院之中。“我们是为了品牌,不能别人有了,我们没有。”袁鑫说。(李丽)

 

IMAX豪赌:在中国“吹个大气球”

本报记者 张孜异重庆报道

一部《阿凡达》让地球人都知道了IMAX。近日,这家致力于打造电影“终极体验”的加拿大公司宣布,其中国扩张战略会进一步深入,将会向国内的三四线城市投放可移动充气式影院,提升票房收入。

当前,国内主要城市总共有23家IMAX影院,中国已经成为IMAX公司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不过,这些IMAX影院的收益却大多不尽理想,此外,片源亦不稳定。

国内放映的IMAX格式影片都是好莱坞制作,每年大约只有3到5部能够引进中国。就算把这些影片都排上1个月的放映期,IMAX影院的巨幕也有大半年的时间无所事事。

我们对于中国市场未来的潜力很有信心,加上与中国伙伴的合作顺利,相信这个市场还会不断扩大。”6月23日,IMAX回复本报表示。

扩张

在好莱坞,IMAX耐心地用了数年时间来说服电影公司和院线商,人们会愿意花更多的钱坐在一块有五层楼高的超大屏幕前,感受电影的“终极体验”;在中国,IMAX则倾向于选择急行军的步伐。

IMAX首席执行官葛尔方(Richard Gelfond)表示,希望通过在中国三、四线城市投放可移动充气式影院,进一步发掘中国市场的潜力。

这种新型影院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气气球,每个“气球”里可容纳450名观众,用特殊塑料制成的IMAX大屏幕就摆放在里面。可移动式影院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帮助IMAX把市场扩大到尚无标准IMAX影院的地区。

目前,中国是IMAX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根据IMAX计划,到2012年,将在现有的23家IMAX影院基础上翻番,至少开设50家影院,其中超过30家影院是位于新兴的城市综合体里面。

IMAX媒体专员Sarah Gormley表示,中国的扩张行动只是其全球扩张的一部分,不过却是尤为重点的市场。当前,IMAX在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地都在寻找更多的市场潜力,并且已经与当地片商和院线商达成合作协议。

IMAX在全球共有430家影院,今年内还将再增加50家左右。在全球扩张之前,IMAX在主力市场北美的业绩一度停滞,接连亏损。

目前,IMAX在国内的运营体系与北美地区类似。IMAX将其设备技术授权给中国的影院开发商,后者向IMAX支付前期费用和版权费。此外,IMAX还有10%-15%的票房收入。不过,这些IMAX影院均由院线独立运营,而在北美则是院线与IMAX合营。

“IMAX此时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力度,说明它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试验期,一年时间把影院数量翻番并不为奇,接下来它的发展速度可能还会更快。”熟悉IMAX的纽约Morgan Joseph银行分析师Jeffrey BlaESer说。

根据IMAX年报,2009年,IMAX的收入增长了67%,净利润达到2005万美元,其中,来自影院和技术方面的授权收入占到很大比重。

押注

22日,普华永道发布了对中国娱乐媒体业的预期报告,认为中国电影娱乐行业将取得两位数的增长,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正是出于这样的预期,IMAX决定在中国市场上狠狠地押注。

就像在美国的发展需要好莱坞的支持一样,在中国的扩张,IMAX需要中国片商和院线商的帮助。如今,这两步棋布局已经完成,至于收效如何,则要等到下月《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方知。

2009年,IMAX先后接触了五家国内的片商。随后,IMAX与华谊兄弟[31.10 -0.42%]就联手推出国产IMAX格式大片达成了协议。

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将是第一部国产的IMAX电影。该片只是IMAX计划推出的“中国大片”的第一部,接下来还有两部国产IMAX电影会上映。

在IMAX看来,其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扩张,找到一个中国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如果中方没有批准引进国外的IMAX格式影片,那么至少影院还能放映本土的IMAX格式影片。

与此同时,IMAX与院线的合作也在进一步推进。4月,IMAX与万达院线再次合作,将会在泉州、武汉和大连开设新的IMAX影院。到2012年,万达院线将营运14个IMAX影院。目前,与IMAX合作的国内商业院线还有上海联合电影院线、北京华星国际影城等。

虽然IMAX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不断升温,但业内对于其却仍然保持着观察态度,过高的投资成本是阻碍更多院线与IMAX结缘的主要原因。行业内普遍认为投资IMAX影院收回成本至少需要九年。

一个巨幕影厅的硬件成本就高达1500万-2000万元左右,差不多是7个普通影院的费用,此外还有放映成本和运营费。以拷贝为例,普通影片的成本是几千元,IMAX需要50万-70万元。《阿凡达》的票房的确不不错,但不是每部电影都是《阿凡达》,现在运营中的IMAX影院在收益上的表现都不行。”某院线区域负责人表示。

不过,IMAX表示现在的投资门槛已经降低至900万元左右,如果影院的放映厅够大,还可以选择改造的方式,不用新建。

普通影院的投资通常为100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改为3D影院则需要20万-40万元。

IMAX尝鲜电视机会

  全球首个3D电视网年底开播

  本月初,IMAX公司、探索频道、索尼公司共同宣布,将在美国合资建立全球首个专门的3D电视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播送3D电视节目。这一合作将整合三家业界翘楚所具备的屡获奖项的3D内容、技术积累、电视发行和运营优势,向家庭电视观众传递高品质的三维视听体验。这也是IMAX在电影之外,首次涉足电视领域。

  据了解,新的3D电视网将以高质量的内容吸引观众,节目内容包括博物学、太空、探索、冒险、工程、科学技术、电影和儿童节目等,这些节目来自于探索频道、索尼、IMAX及其他第三方供应商。

  在具体分工上,探索频道将提供网络服务,包括相关销售以及技术支持,如在3D电视上播放探索节目内容的权利。索尼公司将提供广告或赞助的销售支持,并为眼下以及未来的3D电影寻求电视播映拍照做出努力,同3D内容相关的音乐以及游戏内容在商店的销售也需要许可。IMAX公司也将通过授权未来的3D电影在电视上的播映权,并且推广、增强专利及专利图像和3D技术套件。

  在新的合资公司中,探索频道、索尼美国子公司和IMAX公司将拥有同等地位,在未来的家庭3D市场中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他们也将共同探寻国际市场并且选择市场机会。合资公司将由三家公司的董事会出面组成,日常业务则会安排单独的人员或团队进行管理,合资公司的总经理正在招募中。

  目前,三方已经签订了一项非合作意向书,该合资公司的具体财务条款未予透露。他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执行最终协议,不受任何监管审批。

  对于这次合作,三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极为重视和看好。“探索频道的商业战略一直致力于通过新的平台提供突破性的内容,包括1996年发起的首套数字频道,以及2002年的基本高清频道。”探索频道创始人兼董事长约翰·亨德瑞表示,2010年是探索频道开办25周年纪念,探索频道将继续为改变电视的面貌做出自己的贡献,开办第一个全天候播出的三维电视网络。探索频道CEO大卫·扎斯拉夫则表示,同索尼和IMAX在3D方面的合作,将让探索节目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下一代家庭视觉娱乐体验的革新者。

  索尼公司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表示,索尼是惟一一家在3D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公司,与探索频道和IMAX公司这两家3D领域开创者的合作,将在世界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娱乐体验。

IMAX公司在认知3D技术方面是先锋和领路人,早在25年前,它们就已经尝试在世界各地的剧院同观众沟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我们所吸引,随着现在IMAX剧院网络的日益成熟,3D电影内容也已经相对普及。”IMAX 公司CEO Richard L. Gelfond这样提到,“这个新的业务还只是第一步,我们会努力将3D推进家庭,并且打造IMAX 自己的品牌,我们已经有强有力的同盟军,过去我们与探索频道和索尼曾经在电影业务方面有合作,下一步,我们将为3D走进家庭成为现实而共同做出努力”。

 

独家对话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先生

  Ruru:现在全球经济状况并不明朗,为什么IMAX选择这样的时机开拓中国市场?

  理查德-葛尔方:虽然最近经济不景气,可是从很多国家的票房数字分析来看,特别是以北美为例,票房其实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我个人认为虽然经济不好,人还是必须要有休闲的,而看电影正是在不景气的时期消磨时间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因为IMAX公司刚刚经历了一个在技术上面的很大的转变跟演进,以前我们是完全以胶片系统为主的设备,在九个月之前,完成了数字化。在数字化了之后,因为这个拷贝成本的降低,所以我们每一年可以做的影片的数量也比起以前来讲是呈倍数地增长,对于院来讲,更是一个可以获利的运营模式。

  Ruru:您能具体为我们介绍下这次技术变革吗?它能够给中国的观众

  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理查德-葛尔方:首先拷贝费用几乎免除,所以过去一年做个五六部的商业影片转成IMAX版本,到现在可能一年可以做10到12部,中国观众可以有更多选择观看电影,而不是原来每年仅有的几部电影。

  第二点是因为进入了数字之后,在排片方面也给了影院方有非常大的弹性,以前是在胶片的环境之下,因为拷贝是非常重的,大概一支拷贝是300镑左右,所以一天大概就是只能演一部电影了。进入了数字化了之后,白天的时候其实可以演像是这种科普的短片,影院方可以跟一些学校来合作,带学生到影院观看,对于中国的孩子们来说,这是绝妙的体验晚上的时候就可以放一些商业的电影,好比说像《星级争霸战》等等这样的影片。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目前还没有完全地开发出来,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很快问世,就是在提供其他的一些节目源上面,例如以后就可以在IMAX的数字的影厅里面观赏到NBA的直播比赛,或者是可以看到纽约等大都市的歌剧。

  Ruru: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体验。这样的话是需要再投入一些新设备吗?

  理查德-葛尔方:研发的工作大部分是由我们来进行的,对影院来讲只是一个软件的升级,它不需要另外再投入其他的设备;

  Ruru:主要是集中在哪些城市呢?比如说是北京、上海还是二三线城市。

  理查德-葛尔方:IMAX新技术优势就在于此,在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来做,只要有这个设备、只要有这个网络接上去就可以做。

  Ruru:IMAX电影是高端的观影体验,能否提供在中国的票价区间。

  理查德-葛尔方: 我们能够带来更多的电影,票价这方面主要是运营商来决定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比如会收的这个票价会跟伦敦不一样。那当然也跟当地的35毫米一般电影平均票价也有关系,不过这个价钱是由影院的运营商来定的。

  Ruru:你是否看好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呢?

理查德-葛尔方:在中国来说,我觉得消费在中上水准以上的人数还是相当多的,我相信他们是会愿意付一个稍微比较高一点点的票价,来观赏全世界最好的一个观影体验。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应该不算是富裕的国家,可是像是在播放《大战外星人》这部电影的时候,它的IMAX版本的平均票价是1张票15块美金,也创造出惊人的票房。这是物有所值的。(王少茹/文)

IMAX发展战略

越来越为观众所熟悉的IMAX电影(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的核心理念很简单,那就是营造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自从电影成为一门产业,人们就一直在寻找更大的屏幕、更好的剧院。技术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阻碍在于经济性,高昂的投资门槛让新的放映技术始终难以商业化,电影院没办法小规模、逐步尝试性地投资。

因此,在用来放映商业电影之前,IMAX技术也在各个博物馆和大型展览之间辗转多年,年票房收入停留在区区几万美元。最终一家名叫Ontario,总部位于加拿大东部城市米西索加的公司相中了这项技术,并决心将它推广成为下一代影院的标准。

现在,IMAX在53个国家拥有超过400多家影院。2009年有14部好莱坞大片转制为IMAX影片,其中包括票房大热门《阿凡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和《变形金刚》等,共获得1.57亿美元的总收入,较2008年1.06亿美元的年收入继续大幅增长。IMAX是如何跨越那道高昂的成本门槛的?

赢得盟友

IMAX曾经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来说服好莱坞片方和美国院线相信这样一个前景:观众将会愿意花比普通电影票更多的钱,在5层楼高的银幕前看电影。196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多银幕组合电影曾引起极大的轰动。几位加拿大制片人着手设计了一部高功率放映机,取代笨拙的多机放映设备,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巨幕电影,这就是IMAX系统的起源。早期的IMAX混合了实验精神与理想色彩,这家公司的专利电影技术仅仅局限于博物馆、科学中心以及主题公园,只能播放时长不超过1个小时的科幻短片和纪录片,满足少数爱好者的想象。

如同任何一种新技术一样,IMAX用了近十年时间自我完善。1970年IMAX技术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首次公开亮相;1971年第一套永久性IMAX放映系统在多伦多的安大略湖滨公园安装完毕;1973年IMAX?Dome球幕影院亮相于美国圣地亚哥鲁本.H.弗里特科学中心太空影院;1986年IMAX 3D系统在温哥华世界博览会的加拿大馆内首次亮相。在第一代IMAX银幕下长大的一代人,很难忘记“巨幕”的出现带给他们的冲击:八层楼高,从地面到天花板,从左到右,占据一整面墙的银幕,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般的观影体验。

第一代IMAX对场地和放映设备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它不仅要占用大量的不动产资源,影院投资方还要为IMAX放映系统支付巨额成本。往往只有博物馆和科学中心才负担得起。这种高门槛使“巨幕”只能成为稀缺资源,出现在少数几个城市。公司主要盈利方式是向商业影院收取IMAX放映系统租赁费用。

【链接】巨幕的黑洞

IMAX系统包括以I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虽然视听效果比现在更加优越的电影放映系统在技术上一直存在诸多可能,但由于原有的剧院、胶片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产业标准,采用新的标准成本会非常高昂。这就像传统的QWER键盘,虽然并非最科学的字母位置设计,却因为先入为主而成为了主流标准。这种高切换成本让巨幕电影乃至后来的3D电影难以跨越早期市场的鸿沟,比如在IMAX之前,曾经出现过两种大画面放映系统:Cinemascope和VistaVision。IMAX的三名加拿大发明者早先就曾研究与前者相仿的多投影机大银幕放映系统。但这两种系统都由于难以大规模商用而最终销声匿迹。因此,产业分析师曾经一度为巨幕电影的前景画上句号。

15年前,理查德.葛尔方(Richard Gelfond)与布莱德.魏斯勒(Bradley Wechsler)一起买下IMAX公司,尽管当时IMAX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年票房收入仅为3.5万美元。葛尔方和魏斯勒的计划是,把IMAX转变为播放好莱坞大片影院网络。为新产品开拓市场的过程极为艰难,最大的障碍来自IMAX影片高昂的放映成本。在2008年之前,一套完整的IMAX系统,由银幕、音响、放映机和胶片共同组成。仅仅购买一块IMAX银幕就要花费200万美元,一只胶片拷贝的成本是2.5万-4.5万美元,胶片拷贝通常要冲印两套。就连放映机,都是个重达500公斤的设备。很显然,院线并不愿意为“巨幕”和新的放映系统花费大量的银子。更何况,就算买了放什么影片呢?

IMAX转而进攻好莱坞。事实上,与院线商相比,制片商对观影技术的提升有着更强烈的需求。电影上映的“时间窗”很短,每一部电影都需要在短短几周甚至几天内迅速“抢钱”。与普通影片相比,IMAX影片震撼的视听效果,成为打动制片方最有力的武器。作为“制造梦幻的产业”,电影业始终在寻找那种无法被电视、电脑等小屏幕所替代的视觉奇观效应。2002年,IMAX终于说服好莱坞片场将35mm格式的电影转换成它独特的70mm格式,出现了第一部转制成IMAX格式的商业电影《阿波罗十三》。以此为起点,IMAX影片终于走出了博物馆、科学中心等细分市场,进入主流商业市场。

对于制片商来说,最为惊喜的发现莫过于:IMAX难能可贵地创造了一个增量市场,它俘获大量18-24岁的极客们,以前他们更喜欢待在家里玩游戏而不是看电影。美国票房跟踪网站 Hollywood.com 票房部总裁德加拉伯.迪安说:“这个人群是电影票房增加的驱动力。”分析师估计,在美国市场一部票房价值1.75亿美元的电影,如果以IMAX的形式上映,票房收入能够轻松飙升到2亿美元。

合作接踵而至。2003年,《黑客帝国》成为首部在IMAX银幕和普通影院同步上映的好莱坞影片;2004年11月,华纳兄弟制片的《极地特快》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全片以IMAX立体格式放映的好莱坞大片。在一次次尝试、试探的过程中,片方逐渐改变了谨慎的观望态度。从2006年开始,除环球影业(Universal)之外,包括梦工场动画、华纳兄弟、迪斯尼等,好莱坞绝大多数的制片方都与IMAX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这个过程中,IMAX逐渐构建了在娱乐业中的品牌影响力。

梦工场动画制作公司(DME)总裁杰弗瑞.卡曾伯格就是IMAX的信徒,他说:“IMAX电影拥有一种创造旧有时尚的能力。”在美国,一张普通电影票10美元,但一张IMAX电影票为15美元。与全美总计39000块普通银幕相比,全美只拥有280块IMAX银幕,还不到0.7%,却能创造将近10%的票房。IMAX总能在电影上映的首周就取得令人目瞪口呆的票房收入。2009年3月,IMAX银幕首周票房就为《怪兽大战外星人》贡献了总票房的10%。福克斯把《阿凡达》14%的票房成绩归功于IMAX 3D电影,认为《阿凡达》的票房能够迅速达到10亿美元,部分原因在于这部影片在全球261个IMAX银幕上放映了。

有分析师认为,IMAX的拐点发生在赢得好莱坞片方青睐之后。而现任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则认为,真正的拐点发生在IMAX实现数字化之后。这一切得益于两大措施:一是积极游说好莱坞片方拍摄适合用于IMAX格式放映的影片,并与各大电影院线签署协议,以设备投资的形式参与影片票房分成;二是持续研发数字放映系统,降低IMAX影片的制作成本和放映成本,为大规模商业化铺平道路。

在影片制作的问题迎刃而解之后,为了寻求市场份额的增长,IMAX展开与院线投资公司的合作。它提出以新的票房分成方式共同投资建设IMAX影院网络。

从1995年开始,IMAX影院以每年增加12家的速度稳步增长。2007年年末,AMC娱乐公司与IMAX公司签署协议,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运营超过4600块银幕。AMC娱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院线投资商。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将建设100家IMAX影院。IMAX公司以专利技术参与投资,为新影院配备100套IMAX数字放映系统。相应地,IMAX将获得这100家影院10%-15%的票房收入。

IMAX之所以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影院投资,基于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2008年3月,IMAX成功推出新的数字放映系统。数字化成为IMAX公司扩张的助推器。过去,一部普通格式的电影要转换成IMAX电影,需要高达400万美元的成本,单个胶片拷贝成本在2.5万-4.5万美元之间。

数字技术让每部电影的转换成本降低到150万美元,存放在硬盘上的数字拷贝只需要200美元。在成本大幅降低之后,作为提升票房的重要砝码,每个片方都想把自己的电影转制成IMAX格式。就这样,IMAX终于克服了高成本的门槛,迎来了在全球市场的高速成长。

本地化的全球扩张

今年8月,冯小刚导演的首部华语IMAX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41天创下6亿元人民币的天量票房。尽管在影片上映之前,IMAX对票房进行过预估,结果竟远远超过了预期。葛尔方有几分得意地说:“平均每一张IMAX银幕的产出是20万美金的票房。” 根据Morgan Joseph投资银行的数据,去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收入仅为6.35亿美元,与美国市场41亿美元的总票房收入相比,差距很大。但中国市场的票房却颇具增长性,这个数字比2007年的票房收入提高了30%。

美国是IMAX最大的市场。根据2009年全球票房数据,美国电影总票房为280亿美元,仅占全球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IMAX在全球市场还有足够的扩张空间。在大多数新兴市场,IMAX暂时不会放弃传统的电影放映系统租赁业务。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很难仅仅依赖独立院线追踪到真实票房收入。但这些国家同时也是最有潜力的。

选择一个合适的中国伙伴,对于IMAX在亚洲的扩张相当关键。IMAX一直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制片方的合作。近年来,理查德.葛尔方多次来到中国,在与广电总局、中影集团频繁接触的同时,也与一些制片方、导演建立了联系。2009年6月16日,IMAX宣布与华谊兄弟公司签订三部IMAX电影合同。与华谊兄弟建立联盟,至少为IMAX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某种保障。众所周知,中影集团每年能从国外引进20部进口分账大片。如果当年引入的20部外语电影中没有IMAX影片时,至少还可以上映中国本土制作的IMAX电影。

IMAX与华谊兄弟采取了较为简单的合作方式:华谊兄弟负责拍摄,影片制作完成之后,交给IMAX进行格式转换。其中,IMAX承担格式转换成本,华谊兄弟负责拷贝成本和影片宣传费用。IMAX最终将以票房分成的形式收回投资。《唐山大地震》取得的票房成绩,在中国其他制片方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华谊兄弟之外的其他中国片方,也纷纷看到了IMAX带来的营销效应和票房成绩,计划推出更多的IMAX电影。

如果说早期的片源不足曾经是摆在IMAX面前的难题之一,那么在《阿凡达》获得全球票房的巨大成功之后,则出现了新的挑战。在片源过于饱和的前提下,如何选择电影类型以放大观影体验,同时平衡各大片方的需求?从影片类型来看,这家公司主要选择的电影类型是家庭电影和大制作的科幻电影。从影片数量来看,每年上映十几部影片,档期容量已经处于满载状态。比如,IMAX与日本东急影院(Tokyu's theaters)原计划于2009年11月上映的IMAX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由于东急有自身的放映计划,而不得不推迟两周上映。这意味着,IMAX无法从电影开幕周的热映中获利。

IMAX亚太区影院运营副总裁周美惠说:“2009年我们做了15部IMAX电影,已经处于满载状态了。我们能做的是挑选当下最好的影片,但在数量上很难再增加,对影院来说难以容纳更多的片源。”在选择电影时,IMAX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电影故事的情节、档期安排、导演品牌以及主创团队。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影片是否适合转换成IMAX格式,达到提升观影体验的效果。她认为IMAX的优势在于,对电影导演的吸引力,“创作者能够尽他所能,在我们提供的最好的画布上挥洒”。

面对影片数量的瓶颈,IMAX的对策是加速拓展全球影院网络。实际上,IMAX在每个国家都有适应本土化的独特战略。在北美市场,由于对影院地理位置比较熟悉,IMAX与美国各家院线以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票房分成。相比之下,亚洲市场则是全新的陌生的,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

到目前为止,IMAX在中国采用的仍然是系统销售的模式。在进入中国市场超过10年之后,通过积累本地经验,理查德.葛尔方正在准备从原来的系统销售模式向票房分成模式转变。在中国市场摸索的十年间,IMAX通过与院线运营商的合作,逐渐加深了解,甚至具体到一些关键指标:了解票房透明度、票房回收能力和票务系统。此外,对商业地产也要深入了解,投资电影院跟零售行业是一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葛尔方发现,在影片营销宣传上中国与北美市场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唐山大地震》的合作,他得到重要经验,就是要尽早与制片方的营销团队沟通,就营销主题签订合约,让IMAX版本在宣传上面做得更好。

到2012年,IMAX期望在中国拥有42家IMAX影院,并且在亚洲拥有更多的影院。但IMAX在亚洲市场采取较为谨慎的战略。2009年6月18日,它与日本的Tokyu Recreation共同投资建成了三家影院,并适时首映了《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葛尔方说:“在日本,我们的想法就是先把小规模影院做好,让它们运营一段时间,看看日本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再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

印度是另一个颇有潜力的市场。IMAX已经在印度建成了6家影院,并获得再建4家影院的合同。在2009年8月,它在印度的Mumbai影院,安装第一套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如果IMAX与中国华谊兄弟公司的合作,被证明是有利可图的话,IMAX将会考虑把这种合作模式运用于宝莱坞。理查德.葛尔方说:“我正在印度寻找,看是否存在合适的伙伴,愿意参与进来建造足够多的IMAX影院,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我们还没有做出决定。”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更像IMAX进军亚洲市场的前站。一方面,IMAX在拥有消费能力的超大型城市,积极投资影院;同时,为了更好地介入中国市场,这家公司还针对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特别设计了可移动的充气式IMAX电影院。理查德.葛尔方做出判断的依据很直观:中国有31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没有商业电影院或多厅电影院,并且当地收入无法支持一个全年性的IMAX影院。IMAX创造性地设计出一种充气影院,卸下来以后可以用卡车运送到不同的城市,让更多的人看到高质量的电影。他透露说,全球第一台移动充气式IMAX电影院,已于9月中旬送到多伦多总部检测测试,最快会在2011年来到中国。

对话IMAX首席执行官

21CBR:自1994年收购IMAX之后,哪些条件促成了公司的商业转型?

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IMAX原来为什么没有办法在商业领域成功,主要是太昂贵了,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们过去16年来,一直去尽量降低成本。在影片内容制作上,研发了数字原底翻版技术,让普通电影以数字形式转换成IMAX格式,而不是利用IMAX格式的摄影机去拍摄电影。其次是,我们设计了一套设备,让现有的商业电影院能够直接改造成IMAX影院。而不必像以前那样,必须在科技馆、博物馆有七八层楼高的影厅才行。此外,IMAX与好莱坞片方、导演、院线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新进入的市场也是如此。

21CBR:IMAX在扩张的过程中,如何维护院线和片方的盈利性?

理查德.葛尔方:我们比较独特的一个商业模式,是能够为影院或片方带来新增加的观众。如果不是有IMAX版本,可能有的观众就不会到电影院去看。所以在电影爱好者之外,我们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首先,IMAX是一个品牌。不一定会有观众说我要去看某个片方制作的电影,但一定会有人关注某部影片的IMAX版本。第二,导演也是一个重要元素。现在很多的导演会特别为IMAX版本设计一些创新的独特的画面。如果说创作者像画家,IMAX提供了最好的画布,可以让画家尽情地挥洒。

 

21CBR:“巨幕”的标准,在美国市场上存在很多争议。因为第一代的IMAX银幕很大很高,但新一代IMAX银幕更多要去适应小型影厅。是不是只有72英尺银幕才是真正的IMAX?

理查德.葛尔方:巨幕当然有一些技术上面的数字,但我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说明它的标准。我们要提供给观众这样一种感受,当他进入到影院时会发出“哇噢”的惊叹。基本上IMAX银幕是一个比例问题,不是一个尺寸大小的问题。有些银幕尺寸会小一点,但是仍然达到了巨幕的观影效果。

从《阿凡达》浅谈IMAX发展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一,什么是IMAX

1.1  什么是IMAX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汉语发音可读作“爱麦克斯”)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以I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

IMAX分为胶片IMAX和数字IMAX,早期建设都是胶片IMAX,如上海和平影城,现在建设的新IMAX多为数字IMAX 。

  胶片IMAX优点:色彩好,画面稳定。解析度大约可以达到6K水平 。

数字IMAX优点:放映成本低。数字拷贝即可。解析度大约可以达到4K水平。为2台2K放映机提供画面。

数字放映机目前正在测试2台4K放映机。到时,IMAX将可达到8K解析度。数字成像水平将超越胶片。

1.2 技术标准: 

 IMAX放映机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水平。其运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是采用了独特的'波状环行'(ROLLING L00P)进片技术;这项技术是使电影胶片如波浪般沿水平方运行。在放映过程中,每一画格都由真空装置牢牢吸附在镜头的后部,使画面的稳定性大大超过任何常规标准,而图像更是水晶般清晰。IMAX放映机15千瓦的灯箱的功率之大,人的肉眼可以看见它在月球上发射出的光点。

  IMAX体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音响。IMAX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包含有超低音频道。专门为IMAX影院设计的Sonics声源均衡喇叭系统是影院内每个地方的 IMAX影片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采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专用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传统70毫米胶片的影像尺寸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胶片的影像尺寸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胶片每格上有15个齿孔。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这种胶片的拷贝非常笨重,放映时需要专门的起重设备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动。由于尺寸比一般的胶片大得多,所以IMAX胶片的进片速度也是一般胶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钟放映的胶片长1.7米,每分钟则是102.6米,因此,时长两小时的IMAX影片,其胶片长度有12.312公里。

因为传统70毫米胶片在放大500多倍(即布满银幕)后图形不稳定,因此IMAX特别采用一种“波状环行”(Rolling Loop)的技术用于影片放映,增加了一个压缩空气装置来加速胶片传动,并把一个圆柱形镜头放在放映机前端,在放映过程中保持真空状态。IMAX放映机用螺钉固定,四颗螺钉和齿轮把放映机固定在完全水平的状态。IMAX放映系统还通过增加凸轮控制臂来抵消放映过程中的细微晃动,而其快门长度也比传统设备长大约20%。放映机的灯泡亮度惊人,功率最大(15千瓦)的IMAX放映机发出的灯光,甚至在月球上都能看得见。所以,IMAX放映系统造价高昂,而且重达1.8吨以上。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观众无论坐在哪儿都能享受同样质量的音响效果。为了使声音传播畅通无阻,银幕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小孔。同时,大坡度的座位设计使得每个观众的视野无阻碍。


                                                  1.3 IMAX
电影的优势

IMAX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高精密度电影系统该系统集电影技术之大成,拥有最大的银幕、最清晰的图像、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六声道多喇叭音响系统。给予观众世界上最身临其境的电影观赏体验。IMAX的矩形银幕可高达七八层楼,球形银幕的直径可长达三十米,让逼真的图像呼之欲出,巨大的震撼力惊天动地。观看影片的观众们尤如身临其境,与电影场景浑然一体,能够获得与其他各类电影截然不同的,全身心的感受。

IMAX公司开创了3D特效拍摄的先河。其电影使用的70毫米15齿孔电影胶片的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3倍,其3D影像技术能使你有如置身戏内的真实感觉,经由大银幕播放出来的3D影像,其逼真程度使观众喘不过气来。

IMAX使用15/70格式胶片比常规的35毫米格式大10倍。15/70格式胶片的大画幅,结合独特的IMAX放映技术,就是IMAX影片画面能独具高亮度、高清晰的关键。

IMAX3D影片,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同时在银幕上投射出两组独立的影像:一组给左眼看,一组给右眼看。观众戴上特制的3D偏光镜把看到的影像合并。各种影像似乎从银幕上一跃而出,漂浮在影厅各处!

沙万德:银幕的高度要在9米到13米之间,宽度要达到16米至22米之间。包括目前中国内陆的27家IMAX影院在内所有IMAX影院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看IMAX电影的一大好处就是,观众无需担心影院放映设备不够好,因为无论在美国、中国、俄罗斯,还是南非,全世界所有的IMAX影院在硬件上都是采用相同的高标准建造的。我们可以保证,中国内陆的IMAX影厅硬件配置都是一流的。                                         

 ——百度百科、东方早报

 

  数字化,让IMAX电影的成本降低了,同时放大了IMAX的优势。在北美市场,不到2%的IMAX银幕,能够创造超过10%的票房份额。这是早报记者从IMAX上海办事处了解到的情况。排除了弱势,凸显了优势,IMAX和3D技术,正以市场难以预测的速度发展。

         2010年6月2日,中国电影业发生了一件静悄悄的大事。为提升品牌价值,国内最大的影院和院线运营商之一的星美国际集团与加拿大IMAX公司在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签约,协议购买安装两套IMAX放映设备,其中,第一套计划安装在上海商业中心区陆家嘴的正大星美国际影城,并且将于今年7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2010年票房产出将在10亿以上的超级电影市场上海拥有了第二面IMAX银幕,对观众来说,IMAX电影一票难求的局面会大为缓解。另一套IMAX将会落户北京,预计开业时间在明年年初。相信随着这两个放映厅的先后投入使用,今年年初《阿凡达》点燃的IMAX电影热将会进一步升温。同时,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放映业格局也会因此而发生重大改变。据悉,这也是星美今年在影院建设发力扩张的一部分

        3.3 中国内陆IMAX影院

 

 

四,IMAX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意义

4.1 对中国一些导演的执导影响

IMAX公司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沙万德

沙万德:因为IMAX后期处理成本高、IMAX影院技术规格要求高、影院数量有限,因此只有高投入、票房前景好、画面音效有冲击力的大制作电影,才适合转制成IMAX版本。在好莱坞,我们只跟有大明星出演的高投入商业大片合作。在中国,我们也会挑选一些有票房保证的知名导演合作,比如冯小刚。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膨胀,我们将来也会尝试更多电影类型,当然,优秀的导演和好故事是我们首要考虑的条件。

沙万德: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先进的IMAX 3D摄影设备,一些好莱坞电影已经开始采用我们的摄影系统拍摄。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些中国导演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技术,拍摄他们喜欢的目前,国内一些片商也已经看到了巨幕电影的市场前景。

2010年暑期档,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将实现国产巨幕电影零的突破,出品方华谊兄弟公司对这部国产大片的票房预期是5亿元,其中估计巨幕版本的贡献是3500万元,这将开启中国大片的巨幕电影时代,对于缓解巨幕电影片源紧张的局面也将有所缓解。
    直到年初《阿凡达》上映之后才开始大量的讨论imax,今年暑假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imax大片--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

4.2 3D将带来电影创作方面的巨变

  很多导演不轻易采用3D倒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排斥新技术,恰恰相反,他们深知这种技术将带来电影制作理念及艺术创作方面的巨大变化。正如无声片到有声片、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一次电影的重大技术进步都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与繁荣。从2D到3D虽然只增加了一个纬度,但对摄影、构图、讲故事的手段等方面都是一次颠覆,将给导演带来巨大的挑战并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4.3 对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如果说《阿凡达》IMAX版火爆还能用“意外”来形容,那么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IMAX版票房火爆,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在早报记者此次采访中,一个事实被反复强调,《唐山大地震》不仅是国内首部IMAX版电影,也是全球首部非北美制作的IMAX电影。而且《唐山大地震》得到的优惠政策是其他IMAX电影所没有的。据了解,该片转制IMAX的费用是由IMAX公司负责的。中国内陆目前只有12块商业IMAX银幕,其15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的转制成本要收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但IMAX公司依然愿意尝试。理由是,他们希望今后每年在中国内陆制作两到三部IMAX电影,内陆的IMAX影厅每个月都有新片上映。由于中国内陆有些档期是被保护的,在这些时候,进口大片可能进不来。此时,中国内陆本土制造的IMAX电影,就可以填补片单上的空白。

沙万德:我们已经与华谊兄弟签下三部电影的片约,此外我们还在和其他几家中国的制片公司谈合作,我们计划未来每年推出两三部IMAX版本的华语片。

4.4 对家庭娱乐产业的影响

 

 

顺应发展趋势:

  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是国内第一部IMAX电影。与此同时,由阿甘监制、郑保瑞导演的真人魔幻动作电影《大闹天宫》,由张纪中导演的《美猴王》也加入3D-IMAX影片制作行列。这是不是在好莱坞后面“跟风”呢?阿甘解释:“3D已经是电影技术发展的潮流之一,中国电影并非跟风,而是顺应潮流。”至今年3月初,国内影院的立体银幕已经增至1100块,并且正以每月30%的速度增长,到10月预计将至少有2000块,今后几年则更多。这些立体银幕不能只给好莱坞的3D影片专用,制作中国自己的3D影片顺理成章。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3D影片与国外相比,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和经验。这只有在不断的拍摄制作中才能得到。 

 全面开拓进步:

瞄准世界电影放映市场,必须在艺术表达上能与海外观众对话。《美猴王》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尝试,是剧本由好莱坞的一流编剧完成第一稿。2012年这部巨片在全球上映之后,还将冲击奥斯卡奖。导演张纪中算了一笔账:投资3亿美元,折合20亿元人民币,如果要收回成本,单从票房上说,就得在全球赢得60亿元以上,分散到三部中,每部得有近20亿元的票房,才能成功。这个数字虽然惊人,但与好莱坞巨片相比,并不算高。中国电影的雄心是走向世界,那么必须走上高制作、高回收的道路。“当然了,我们不是为钱而战斗,只是希望这些钱能化作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为了创造最大效益,一个中国原创的“美猴王国”主题公园已在考虑筹建之中。由此可见,进军3D-IMAX影片,给中国电影带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学习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