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医保健】小儿喂药时应注意什么

 blue.sky 2014-09-24

小儿生病,治疗用药的方式一般会首选口服,家长应懂得有关服药的常识,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喂药前的双查阅三查对。

(1)先查阅病历记录上医生嘱咐的喂药方法,再查阅药物说明书,这样对药物的用途和用药注意事项都会有了解。

(2)药物取出后先查对药品名称是否和医嘱相符,查对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变质,药物剂量要查对清楚后再喂服。


2、根据医嘱和药物说明书选择服药时机。

(1)服药次数是医生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决定的,不要自行随意调整。例如:“一日三次、一次10毫升”,不能为了图方便随意调整为“一日两次,一次15毫升”,这样可能会影响疗效或有加大副作用的风险。

(2)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药效和最大限度减轻不良反应,有的药物对服药时间有要求,最好遵照执行。例如:有的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会提醒您饭后喂服。


3、服用多种药物时,服药顺序有讲究。

(1)抗生素类药物与益生菌服用前后间隔至少2小时,前者对后者有直接杀灭作用会影响后者的疗效。

(2)止咳糖浆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以免冲淡药物影响止咳效果,所以一般选择最后服用糖浆。

(3)两种治疗腹泻药不要同时服用。在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中常会有两类,一类是吸附剂,例如必奇、思密达;另一类是活菌制剂,如妈咪爱、培菲康、思连康等。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在给患儿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把两类药品分开。正确的服药顺序是空腹服用活菌制剂,饭后再服用吸附剂,两者之间要间隔一到两个小时。但同样是活菌制剂的培菲康却应该在饭后服用,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4)先服用苦味药,后服用甜味药,小儿容易接受。


4、溶解药物有讲究。

(1)不宜将药物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可能会降低效果,一次为服完还会影响对补充剂量的判断。

(2)不宜直接用开水溶解药物,温度过高会破坏药物某些成分;宜选用温水,尤其是益生菌类,宜用冷水或温水冲服,水温应低于40度,切不可用开水冲服。

(3)药品名称里注明是混悬剂,要充分摇匀再取药服用。

(4)服用剂量很小的水剂,可在药杯内加入少量水摇匀,以免药物粘附在杯子上影响药物剂量,也可直接用滴管滴入小儿口中。


5、不能盲目补服药物。很多家长在遇到小孩吃药后又呕吐时,有的置之不理,也有拿药盲目给孩子补服的,这些做法都不对。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的和不能随意增减剂量的药物,遇到孩子服药后有呕吐或服药时有浪费剂量的现象,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补服药物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