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灵魂深处咀嚼生命,作品

 江山携手 2014-09-24
林泉先生是当今菲华诗坛优秀卓越的现代诗人之一,是一位根基深厚、诗心饱满、才情横溢、经历丰富,且创作态度极为严谨的奇杰雅士。他的诗创须触,多涉及生命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泄灵魂深处的情感意识,通过社会现实的触动引发的种种感悟,全方位牵动历史、现实与梦幻,自生命的短暂程式中繁衍成浩浩江流。
  我原先对林泉先生诗作的了解,多限于菲律宾《万象》诗刊及部分海内外华文报刊、选本。今年春节前夕,有幸收到林泉先生自千岛之国惠赠的诗集《树的信仰》,通过再三拜读,终使我对林泉先生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
  毋庸置疑,由于受菲华诗坛特殊创作环境的影响,林泉先生诗作中确实带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但是,这一区域属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林泉先生一枝独秀的创作个性,显现出了其作品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林泉先生的诗作构思严谨,行文流畅,语言平白朴实,创作笔法较受旧体诗影响,遣词造句一板一眼颇费推敲,而且节律优美,音韵谐和,易于诵读。
  一切声响/都终归伟大的沉默/因为声响乃蜗居于沉默中    无数显赫的英雄事迹/最后,还是并入/沉默的悠久历史    如今,歌唱吧/于伟大的沉默中歌唱/当你还未完全趋向永远沉默的时候……(《沉默》)
  仅从这首短诗即可窥视林泉先生的创作笔法之一斑,整首诗在动笔之前即有充分的谋篇布局,在对死亡礼赞的吟咏中,首先阐述了一切的动皆归之于静,进而用轰轰烈烈的现实终归并入历史作为动归于静的典型例证,对主题思想作进一步的充实。最后一段,诗人笔锋一转,引领读者于存在的边缘高歌,简短的笔墨中表达了珍惜现实与直面死亡的双重节操。取材自然,主题宏大,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
  诗集中有不少精短作品手法细腻,对待事物的审美观感较为奇特,并非图解立意,整体构思尤显独到心裁,这类诗作中常有“烛炬成灰”的譬喻。
  极目处,几点流萤/翻飞于夜的脑壳里/有如我昔日梦想的闪现    宇宙的旅客,更谁像你?/在暗黑天地中/作无尽光的飘泊    用自己的微躯/铸造温暖/慰籍人间凄冷与孤独的心灵(《流萤》)
  林泉先生擅爱抒写怀古诗,借古喻今,抒发感慨,流露对人间至真至诚的呼唤。其诗对历史掌故化用自如,对历史文化深厚广博的知识功底常常显露笔端,文辞言简意赅,内蕴深广。怀古辞句于诗集中俯身皆可拾撷,但在怀古诗中,又尤以怀李杜二首更为出类拔萃。
  砍不断流水/流水乃时光乃你的忧愁/金樽玉碗盛的分明是诗/不是酒,不是琥珀/也不是自天上邀来的/青女素娥烛照的脸庞/白云绕笔在窗前飞翔/你呕吐成虹,成几道丹霞?(《怀李白》第一章)
  诗集中为数较多的作品,则隐隐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郁和伤怀。林泉先生有着漫长的社会人生经历,其生命中不乏苦痛和艰辛体验的灼伤,“此生能有几番十年?/其间还隔着一段战争(《沉思的人》)”。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类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对崇高人格精神的禅悟,用旺盛的诗心辛勤耕耘,致力讴歌与生存共有的绿色,讴歌于万象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
  树的信仰/在绿色/它就把它/由叶子伸出    无涯的空间高且远/收集阳光与雨露的脚步/圈就把自己的土地于空气中/寻求理想所及的界限/凡是苍翠的/都是它拓展的方向    树的期待是我们的期待/令土壤让路给根须/时光让路给成熟/在绿色中结丰硕的果实/静默中孕育芬芳/这就是我们光荣的命运!    而当深秋降临/当成熟把信念/烤成枯黄/它就得忍受枝上的摇落……(《树的信仰》)
  林泉先生热爱生活,热爱田园山水,并常此寓情于趣,以独到的视野窥视灵秀风光。他曾以大量的笔墨描绘山水风情、文物古迹,处处显露出诗人年轻的激情。《江南组曲》《碧瑶组曲》《西南组曲》可谓是“林泉三部曲”,囊括了历史地理、人情世故于一体,行云流水,情真意切,情景的融汇已臻炉火纯青。此外,尚有大量着笔于自然景致的诗作,亦是自心灵震颤的一斟一酌间任形象思维纵驰古今,从而产生了隽永的慨叹。
  于是我踯躅在夕阳里/追忆千古英雄殉难的昔日/历史的血迹已为草色淹没/老不生根的巍峨碑石/于冷漠的虚空中/却繁殖着它的意识/水泥道旁的蛮花/没有告诉我它的名字/梳剪舒齐的绿色圆颅/在微风中频频点头/而我乃人潮中的一滴水/不知自何处来?将流往何处去(《仑礼沓公园漫步》节选)
  有诗评认为,林泉先生是一位“出入中西,纵横古今”的资深老诗人,在其诗集《树的信仰》中,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今驰骋确实已足见大观,尤其是对李白、杜甫、孟浩然、张继、李颀诗文的崇尚与借鉴,对故国山水历史演义的了如指掌,对王勃《滕王阁序》的信手挪喻等等,都很大程度上显示出诗人对中国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精深研悟。对西方文化的涉及,诗集中收录较少,其中以《毕加索》一首最具代表性。
  走出狭小的巴塞罗那/穿梭于巴黎与塞那河之间/翻起生活教科书的第几页/蛛网上的苍蝇,变色龙/鼠目寸光的懦夫/总是折断于自己的音义内/在五光十色的艺坛/而他,毕加索/自众群峰中/伸出头来/而在他开辟的峰峦上/所生长的花木/乃扎根于现实生活/扎根于人民心中(《毕加索》节选)
  整首诗着笔于西方历史题材,娓婉地将巴柏罗·毕加索的凄惨命运及其在事业、爱情上的琐碎经历用诗的语言慢慢道来,诗中渗透着诗人对人民大众的钟贞热爱、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祖国无比怀念的赤子深情。这是一首特别成功的诗作,在诗集中起到了虽轻尤重的平衡作用。
  纵观林泉先生诗集《树的信仰》,心得颇多颇深,端正朴实的创作态度和平白自然的诗艺诗风,是我在细心阅读中最受启发的领会。林泉先生的诗创意韵优美,思维敏捷,立意深邃,启承转换适时得体。结尾处多设反问,加深语气,增强作品力度,又似促膝侃谈,易于读者接受。当然,其诗作也有过于精雕细刻的感觉,若能再适当添加一些轻松的意象或故有败笔穿插其中,更能产生跌宕起伏的美感,方可加强作品的耐读性与流传性,这对于创作似乎更为有利。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管见,或许尚显粗浅浮躁,甚至有违事实的本来面目。但可以肯定,林泉先生的诗创是丰硕且极富代表性的。他的不泯诗心,将为推动菲华诗创的发展,乃至为推动世界华文现代诗创作技艺的交流推波助澜,为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文化艺术之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自杯底茫然的岁月/你丈量树干上所有的春天/当雨痕涂抹过萧萧的枯叶/它就结束了一次翠绿/啜饮五杯啊五杯将尽/在灵魂深处咀嚼生命的凋零(《醉饮九歌》节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