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离故土把城进

 枣阳国土zhangh 2014-09-24
    郭希庄是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甘棠镇的一个普通农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的他,却因建设乡村新型城镇化家园而蜚声当地。“这套房子,我是2008年住进来的,共有105平方米,交了5.5万元,自己装修花了2万元。”住在郭希庄建设的聚贤家园的刘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样既无压力,又无风险,房子这么好,和住城里没什么差别。”

  近年来,娄底市从“大小搭配、统筹规划、宜居乐业、湖湘特色”四个方面着手,帮助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让农民不用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就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舒适、方便的生活。目前,娄底市城镇化率已达40.96%。

  统筹规划,构建小城镇发展新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娄底市提出了“1+4+6+12+X”的总体布局,即以市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以4个县市城区建设为节点,制定6个中心镇、12个特色镇的发展规划,构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双峰县的“聚贤家园”,正是这一整体格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解决用地,娄底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优化小城镇、村庄布局。一方面,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强土地资产活力;另一方面,通过改造旧城区、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等措施,拓展小城镇用地空间。

  聚贤家园原本是原甘棠区金家公社所在地,1989年撤区并乡后,医院、粮站、供销社等单位的办公楼开始闲置,大部分建筑都成了危房。为了盘活闲置土地,改变旧村面貌,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经过协调,依法将这块地出让给郭希庄建设聚贤家园。目前,聚贤家园已建成5栋楼房,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已有60户农民入住。这些农民建房原本按独门独户计算,至少需要占用30亩土地,现在建成楼房后占地不足4亩。

  “这里医院、学校都集中在一块,入学、办事非常方便。家里厨房、餐厅、阳台、卫生间一应俱全,建筑质量、建筑标准,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商品房差,住着很舒服。”正在楼前晒太阳的朱建瑞说。像他这样住进“聚贤家园”的,都是本村或周边村的困难户,他们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彻底改变。

  综合整治,城市掩映在田园风光里

  按照握紧拳头办大事的原则,娄底市把土地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到重点区域,跨乡镇成片推进,在提高耕地种植效益的同时,尽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让村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记得住乡愁”。

  经过土地综合整治,娄底市中阳村先后流转土地700多亩,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开心农场等,全村农民都分上了土地红利,当上了“股民”。涟源市国土资源局争取资金1215万元,将下属3个乡镇15个行政村的土地进行连片整治,种植优质水稻和良种葡萄。

  新化县洋溪镇有7.3万人口,其中一半以上为外出务工人员。为了达到既让农民进城、又不让耕地抛荒的目的,国土资源部门投资2000万元对14个村的7700多亩耕地进行整治,并流转给13个种植大户,种植水稻、玉米或发展特色养殖业。

  自2000年以来,娄底市共整治土地30余万亩,总投资6亿多元。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充分展现乡村的山山水水和田园风光,让城市掩映于田园中。

  安居乐业,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每天按时上下班,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打开天然气就能做饭,像城里人一样生活……这些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

  冷水江市三尖镇是村民集中“进城”的典型。该镇规划村民集中居住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鼓励村民下山集中建房。人口的集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三尖镇成了方圆十公里内最繁华的小城镇。

  冷水江市禾青镇有3.3万人,全镇靠种田为生的已不到1000人,土地大量撂荒。为实现务工、务农两不误,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投入资金,对零散地、边角地进行整治,土地流转后,建成了冷水江市最大的绿色大棚蔬菜基地,真正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新化县曹家镇水竹村按居民区、种植区、工业区、养殖区和旅游休闲区五大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村委会成立土地流转中心,把村民的土地租赁过来集体经营,年纪较大的村民安排到农业合作社工作,年轻的就近安排到村里的工艺厂工作,农民全部实现了就地城镇化。

  用足政策,破解新型城镇化土地、资金瓶颈

  近年来,娄底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紧抓政策、社会参与”的思路,破解新型城镇化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

  推进新型城镇化,资金是首要问题。娄底市积极整合资源,利用两型示范区建设、资源枯竭城市治理、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地质灾害防治等一系列政策机遇,争取专项资金。冷水江市成功申报了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3亿元;涟源市于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每年争取到资金1亿多元;双峰县坳头山磺矿、冷水江市锡矿山沉陷区、资江浪石滩等专项防治经费累计达6亿元……这些专项资金,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娄底市用足土地政策,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化县通过清理、收回、收购、储备、出让闲置地,用于城镇化建设、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二次开发”存量土地3000多亩,变现土地收益5.4亿元。双峰县对荷叶镇等特色镇开展新农村“五统一”集中建设试点,引导村居民建房向集镇、中心村集中,同时镇土地出让金按土地净收益80%的比例提留给镇里,作为城镇化建设资金。涟源市国土资源部门创新土地经营模式,通过土地融资、投资和滚动开发集聚资金,使境内160余家企业和项目顺利落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