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外眼里的中国家长:要给孩子最好的

 领巾工作室 2014-09-24

  在开家长[微博]会的间隙,我问过校长三人:“你们对中国家长的印象怎么样?”校长说,第一,她觉得中国的家长跟加拿大家长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总会把最好的给孩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是是最好的。

  第二,他们很紧张孩子的学习,总希望学校留下大量的作业给孩子,老是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他们老是觉得孩子太放松了,没什么事情做,好像是在浪费时间。“我这样自己分析,其实他们也是一种很懒的做法,希望学校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了,家长就不用管了。”

  第三,中国的家长很希望学校就像保姆一样,帮他们去照看好孩子,所以他们对于学校严格的寄宿纪律觉得是好的,其中有一个家长说好,越严越好,因为你要帮我们管好这些孩子。“这让我觉得有很大的责任,这个大家庭里面,我就是代替他们做家长,又做保姆,又做老师,又做监护人。”

  当然招生办主任也说了,其实校长也同意,说是的,有个家长就问她,我的孩子有什么要改进的。“我很不客气地说,希望他的孩子要学会跟我打招呼的时候,眼睛要望着我,甚至我开玩笑说,你的眼睛那么漂亮,为什么不看着我呢?”其实可能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在中国文化上不一样吧,他们总是觉得孩子有一点含蓄。

  发展部主管也说了一句话,好像中国的家长对学校的发展不大去重视,只是在乎现在学校能够给予孩子什么,当然是关于学业的东西,至于其他的兴趣爱好,他们觉得好像是不务正业。其实你知道对孩子的教育是全面性的,尤其是在将来,比如我们想建这些学生中心,或者要把孩子送到肯尼亚学习建房子等等,其实每个东西都有我们自己的想法,但是中国的家长们可能更多关注孩子能否考上大学等等。这么说的话,我说比较功利一点或者比较短视一点,他说也不是这样的意思,反正可能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要求的也不大一样,我们觉得这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一些教育过程。

  其中谈到一点,因为西方的教育模式是要求开放式的,所以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动手能力,而不仅是动脑子的能力,团队的合作,而不是个人的埋头苦干,这点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出去,有时候会比较僵化,跟不上节奏,有时候跟不上就会有自卑。

  他们三位也问到我:“你把孩子留到中国,其实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孩子在这边读完小学、中学,他们再回到加拿大读高中,你觉得孩子在中国里面读小学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说每种教育体制都有它特别的地方,可能也都不完美,但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第二,你到了一个地方,就要适应当地的教育制度,因为这两种教育模式是不能够移植的,我在中国陪孩子读小学,假如问我有什么收获,我觉得第一是训练孩子的纪律和服从,因为在中国,比如做作业,你每天要交,这就是服从,,而且每天比如在学校里面一小时要做作业,回来多少时间做作业,做完作业之后,我们还要签名,这就是纪律。

  第三,我觉得也培养他们好的习惯,比如在三年级,因为三年级是一个阶梯,上了三年级有了这样初步的铺垫之后,他到四年级、高年级的时候,他就更容易,我就抓紧三年级的学习好习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把一个闹钟放在前面,每天晚上他做完作业之后,自己收集东西,把明天要上课的东西收拾好,另外一个好习惯就是他一有空就给他看书,带他去图书馆,带他去书店,他就爱上了图书,他就会随时拿起书来阅读,爱好阅读。

  第四是在中国里面,我有时间陪伴他们,大概每个星期我都会带他们去公园玩,甚至写作文的时候,去写一些景的时候,带他们去外面体验风景,去书店、去博物馆等等这些,我想这也是能够陪伴他们的。最主要是他们打好了中文的基础,因为在中国,因为是以中文为主的,你把中文的基础打好了,其实在学习中文的过程当中,就培养了很多的一些习惯,一些学习态度,一些学习训练,就是能力的训练、思考的训练,所以这很好。当然最好的,在中国陪孩子读小学,我认识了一批好认识,也跟他们结识了,成为好朋友,所以这对孩子去到将来都明白,其实学校是一个建筑物,我们要读不仅是读这个建筑物,而是读这个建筑物里面活生生的这些老师和同学。我的老大去了加拿大之后,她说最怀念的就是在中国认识的这些同学。

  本文选自《加拿大朱凡》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