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在论述太阳病3/8中风而致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和太阳病8/4伤寒而致的葛根汤证时,都出现了“项背强几几”一词,所不同的是,有汗恶风是太阳病3/8中风的桂枝加葛根汤证,无汗恶风是太阳病8/4伤寒的葛根汤证,其中的“强几几”一词就是北方和中原地区惯用的方言土语,只是由于历代传抄之误,将原先的方言“强八八”误抄成“强几几”,一直延误至今,令人无法理解。其实,在我地农村,“强八八”一词至今仍然在某些群体人中广泛使用着,人们彼此之间都能理解它的含义,比如,当你在晚上睡觉时,由于不慎着了风寒或者睡觉姿势不正确,会导致俗称“落枕”的病,早晨醒来起床时就有一种自我感觉,头项背拘紧不舒服的现象,我们农村的方言土语就称之为“强八八”,“强”字的读音是jiang(僵),“八八”的读音是baba,即数字8的读音。同理,对于这种风寒客表而致的气血不通现象,有时也可发生于四肢,出现四肢活动不灵,但不是中风偏瘫的感觉,我们农村方言土语也称之为“胳膊强八八”和“腿强八八”,至于为何称“八八”,恐怕与太阳病中风3/8和太阳病伤寒8/4所指的病位在人身后背至头和以数定象的8的读音有关,而不称为“七七”,因为太阳中风也好,太阳伤寒也罢都有“八”这个特指的数字,离开《伤寒论》气数学说就无从解释这一语言现象。无独有偶,在内经中也曾经出现过“几几”一词,云“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强)几几.......”,几几”在此的读音是baba,也是方言土语,与《伤寒论》具有共同的语音环境。在《诗经》中也有类似之语,云“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公孙是人名,硕是大的意思,肤是美的意思,赤是红的意思,舄是古代木制的拖鞋,全句的意思是“公孙个子高大,身材优美,穿着红色木制的拖鞋,走起路来发出八嗒八嗒的声音,在此“几几”是个象声词,是“八八”的传抄之误,由此可知后世诸家之释非是,都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强加注释,因为他们不知道在这里是仲景使用的方言土语。 |
|
来自: soso library > 《1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