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辩证法》简介

 灵藏阁 2014-09-25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奉行的“斗争”哲学,是在传统辩证法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建国以来,“斗争”哲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实践中几乎放弃了“斗争”哲学,转而实现“和谐”哲学,但这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和现实的经验,在传统的辩证法中却找不到理论根据。我通过对系统内部矛盾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讲“和谐”,但很早就有人反对一团和气,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单位有人不能完成工作甚至站到我们的对立面去了,我们还要跟他讲和谐,那就简直可笑了。

辩证法中没有“和谐”范畴,从“主要矛盾论”中只能得出斗争哲学,问题源于没能对系统内部矛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只有对内部矛盾进行适应分类,才能确定哪些矛盾应该斗争,哪些矛盾却又应该保持和谐。以前主席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但问题还是没解决,因为这只是要讲究斗争方法,而不是不要斗争。

系统论为事物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却没有能与辩证法很好地结合起来,我通过辩证法与系统论相结合,根据系统内部运动结果不同,将系统的运动分为三种形式:新陈代谢、工作和进化,对应于这三种运动,将系统内部矛盾分为三种性质不同的矛盾:代谢性矛盾、功能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然后,根据系统三种运动的稳定性来分析三类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以及处理三类矛盾的不同方法:代谢性、功能性矛盾必须激化,就是“斗争”,通俗地说,就是系统必须代谢和工作;结构性矛盾则必须同一,保持结构的稳定,换句话说,就是系统不能够经常动大手术。结构的稳定性和矛盾斗争的有序性就是“和谐”。和谐的系统不是没有斗争,而是有序的斗争,团结和斗争缺一不可。

通过对系统的研究还发现:新陈代谢和对外做功是维持系统生存的必须,系统生长、进化才是发展,而这些都是系统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个结论意义重大,因为它解决了事物发展方向和动力两大问题。

发展不仅是运动,运动可好可坏,发展却是指系统向好的方向运动。但何为好呢?以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然发展是系统的生长和进化,就有了客观的标准:指系统与环境相互促进,系统从小到大,内部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

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辩证法内、外因理论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我认为把发展理解为系统的生长和进化,那么系统代谢性矛盾和功能性矛盾就是系统发展的基础,系统是通过与环境的矛盾斗争和系统内部矛盾斗争而改变结构,实现进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对系统内部矛盾的划分还发现,决定系统性质的是结构性矛盾,而我们的工作目的就是要实现结构进化即发展,但基础则是发展系统要素,为结构变革准备条件。所以,工作重点和系统的主要矛盾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发展系统要素还是变革。这就是“斗争”哲学能够成功指导社会变革,而不能成功指导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些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我们的管理思想就简单而清楚了,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即激化一些矛盾,推动企业运动,协调另外一些矛盾,保持企业结构稳定,实现企业对外贡献,对内发展的目标。

这些结论已经足够震憾了,但还很不够,相信顺着这个思路研究各种社会系统,还会取得更多、更重大的发现,极大地推动辩证法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这些思想还很不完善,我也希望专家和网友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并和我一起把这个研究深入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