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上水课”现象在大学蔓延

 laoxuesheng 2014-09-25

 新学年开始,大学生们又开始选课。目前,在大学里,现在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为了推高GPA(平均学绩点),抢着上一些容易通过且给分高的课,选了课并不认真学,被称为“上水课”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舆论很纠结:“上水课”显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选了一门课,老师要求严格,认真学习而成绩不高,将直接影响学绩点,进而影响奖学金评定、保研、出国留学等,面对学生的现实利益,一些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也开始怀疑自己这么严格要求究竟对不对,事实上,他们也面临现实利益的冲突——对学生要求严格,给分低,多半会被学生给差评,而差评将影响自己的评优和奖金。

这种纠结,是我国大学办学严重异化的结果。在健康的办学环境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水课”,要求严格的老师,也不怕学生的差评。我国大学之所以存在“水课”,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反而不受待见,是因为大学缺乏“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是实行同行评价,而采用行政标准、利益标准,大学的教育教学,被功利的办学追求左右。

要求严,高淘汰是国外大学的办学常态。在国外大学,很难出现让学生混学分的课,原因有三,一是学生上大学,大多不是冲着一张文凭去的。国外学位授予制度与我国完全不同,是学校自主授予,而非我国的国家承认,统一授予,由于学位是学校自主授予,因此文凭本身并不值钱,社会在评价学生时,看的是能力、素质,而非文凭,因此学生往往对大学老师、课程提出很高的要求,不认真上课的老师,会被学生抛弃。——可在我们这里,却恰恰相反。

二是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通常由学校教授委员会决策,教授有很大的话语权,学校每门课的开设,是经过充分的教育、学术论证的,而非教授随意开设,虽然每个教授的教学风格不同,但总体而言,课程教学都执行比较严格的标准。这不像我国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一些专业80%的课程都有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其中有些课程,不但不少学生有意见,就连教师自己也不愿意上,这为“水课”的产生制造了土壤,而且,对于这种状况,学校无力改变,因为学校无权不开设这些课程,这就让“水课”现象蔓延开来——既然有的课程可以轻松混学分,为何其他课程要求那么严?

三是国外大学,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都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学校对人才培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并实行严格的淘汰制。但我国大学,尤其是985高校、211院校,近年来都把学术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定的教师考核指标,都注重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教育教学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要求,如此一来,花精力投入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少,那些认真教育、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反倒变为“奇葩”。

不少学生,确实是把这些教师作为“奇葩”的,他们并不认为老师严格要求他们是对他们负责,而是在处处为难他们,比如,他们认为这门课程,本没有什么价值,老师还这么严格要求,是不是有毛病?还比如,他们认为在大学里就应该学习能派上就业用场的东西,哲学、数学、物理这样的课程,学好了对就业并没有多大帮助,而老师给这些课程打低分,反而拖就业的后腿。还有的学生,明明已经找到工作甚至考研成功,可老师“硬是”以他们为就业、考研不来上课为由,让其考试不通过、挂科,这样的老师当然令学生“可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学校方也不支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在考研、就业的现实压力之下,有学校还主动要求老师为学生找工作开绿灯,要是有学生因老师严格要求给自己低分,在网上发帖炮轰老师,得到同情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以至于有学生明目张胆地给老师要分数。

长此以往,大学的教学,可能会成为“鸡肋”,在学生们轻轻松松要高分混文凭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不再坚守教育的底线,也轻轻松松上课给学生高分得一个好评,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却是大学教育的堕落。——这样的大学,还是大学吗?

要遏制“上水课”现象在大学的蔓延,关键在于打破我国国家授予文凭制度,实行学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这是对学历社会的釜底抽薪,否则,混文凭的心态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同时,大学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现代治理,自主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实行教师共同体评价,即由教师专业委员会评价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大学也有学生对教授的评价,但受教育者求学的目的并不同(是要接受好的教育,而非混文凭),而就是学生对教授的评价,也非评价教授好坏的唯一因素,为防止作为教学矛盾共同体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恶意评价,专业委员会会从教育角度,评价教师是否认真投入教学,严格执行标准,这样的学校管理、评价制度,才能捍卫教育和学术的尊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