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路673弄10号,1930--1931年6月中央阅文处弄口
戈登路恒吉里1141号(即现址)、金陵中路顺昌里7号及16号、新闸路金家巷嘉运坊1839号、新闸路 488号、小沙渡路合兴坊15号、新闸路1859号和成都北路972弄3号等地,都曾是中央文库所在地。先后派张唯一、陈为人、韩慧英(夫妇)、徐强、李云(夫妇)、吴成方、缪谷稔、李念慈和陈来生等人负责管理。
张唯一、韩慧英曾被敌人逮捕;陈为人和李念慈病逝在工作岗位上;陈来生为保护档案默默无闻地工作了7个春秋,终于在1949年上海解放时将档案安然无恙地交给了党组织,完好无损地交给了中央档案馆,受到中央和华东局的嘉奖。中共中央阅文处旧址2011年被列为静安区不可移动文物。
江宁路673弄10号,1930--1931年6月中共中央阅文处
1930年中共中央在江宁路673弄10号一幢两楼两底的旧式石库门房子里设立了阅文处(从属于中央秘书处),党内同志称为“中央文库”,这里也是中央政治局开会的秘密地点。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周恩来派人紧急通知张唯一“立即携带文件全部转移”。张唯一雇用了两辆黄包车,连夜将20余箱文件分几次运往金陵中路的一幢独立小楼里(张唯一的家中),借此躲过一劫。1932年下半年白色恐怖极为严重,中共中央机关不得不陆续由沪迁往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中央文库在险恶的环境中存在达18年之久。
江宁路702弄11号,中共领导的十五民众学校旧址现江宁卫生中心
1945年8月抗战后顾毓琇出任国民党市教育局局长,聘请俞庆棠任社会教育处处长。俞选定胶州路601号原日本第三国民学校开办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自兼校长,1945年10月8日开学。与此同时市立民众学校也成批建立。市立民众学校负责人会议每月一次在实验民校召开。1945年12月起,中共地下党安排冯援等去实验民众学校建立党组织。第二年8月改为由教委领导,全市民众学校都成立党总支。这里便是中共领导的教育机构——上海市第十五民众学校现为江宁卫生中心。
江宁路713弄26号,中央第5排字所旧址边门(拆除中)
1932——1933年春,中共中央在江宁路713弄26号开设的第五排字所。
江宁路713弄26号,中央第5排字所前门旧址(拆除中)
1932——1933年春,中共中央在江宁路713弄26号开设的第五排字所。
长寿路
长寿路东西走向,1900年由工部局越界辟筑,原名劳勃生路。东起苏州河长寿路桥(长寿路桥建于1953年),西至万航渡路(曹家渡),全长3.14公里。1943年汪精卫政府收回上海公共租界,改名长寿路。
长寿路160弄1号,著名掌故学家郑逸梅旧居(已拆迁)
长寿路160弄养和村1935年建筑商王氏集资建造,原有砖木结构二层楼房8幢,占地约186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后因长寿路拓宽,拆除临街的2幢,剩余6幢外墙已作修整。1号为著名掌故学家郑逸梅先生(1895—1992年)故居。

长寿路1186号,原沪西电影院现沪西大剧院
1926年春,奥飞姆大戏院(今长寿路1186号)开幕。该院由旅法归侨朱佐朝建造,为上海最早放映无声影片的电影院之一。1933年后多次易主,曾先后改名为鸿飞大戏院、天乐大戏院、沪西中华大戏院、沪西大戏院。1950年由市文化局接管,改名为沪西工人剧场,1962年改名为沪西电影院。
长寿路1186号,原沪西电影院现沪西大剧院
沪西电影院坐落于静安、长宁、普陀三区交界处,1997年2月经改建为综合性的影院。改建后新影院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电影业务属上海联和院线旗下的首轮影院,是普陀区唯一一家四星级影院。影院主业有电影大厅、电影小厅,副业有咖啡厅、游艺厅、OK厅、棋牌室,同时入驻影院的有宋记香辣蟹、嘉福牙科诊所、东北饺子馆、战斗文具店等企业。曾获上海市广电系统“市级优质服务影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