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位于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西半部,东起西藏中路,西迄延安西路,全长3866米。
“商业街的形成”:
186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为维护在华利益,帮助清政府攻打太平军。由上海英租界跑马总会出资,强行越界辟筑一条从泥城浜(今西藏中路)到静安寺的跑马道,取名涌泉路,亦称静安寺路。初为泥土路,1866年,太平军被镇压后,英租界当局开始派巡捕维持交通,行使管理权,并对该路埋管、设沟等。1890年,静安寺路铺上石子路面,马路两边种植了悬铃木。1921年又往西筑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上海市,将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的开发从二十世纪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的十余年间,在上海经商致富的洋行大班们纷纷选择静安寺路兴建大型独立式花园别墅,不久,这条马路沿线就形成上海最早的一片高级花园住宅区。
1920年至1930年,静安寺路两侧风貌迅速发生变化,从以独立式花园住宅为主演变为以公寓和新式里弄为主。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沿路陆续开设众多商店,渐渐形成上海西区的商业中心。不过,静安寺路商业街的气氛与东面喧嚣的南京东路截然不同,经营方向趋向高档。以高级舞厅(如百乐门舞厅)、电影院(如大光明电影院)、咖啡馆(如凯司令咖啡馆)和时装店闻名。1934年在静安寺路东段派克路(今黄河路)口,落成了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这是南京西路旧照片。
1. 南京西路上的著名老建筑:
(1).金门大酒店。(原华安大楼、金门饭店)。(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104号。
华安大楼由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投资,1926年落成,大楼高36.16米,占地1973平方米,建筑面积2526平方米。大楼建筑平面呈工字型,外观为新古典主义式,采用多种风格的装饰,大楼为立体三段式,一、二层用爱奥尼克柱廊,大门划为三间,多立克式柱,两侧凸出,形成横三段,券窗口七八层之间有挑檐,中央顶部有塔楼,下层柯林斯式环柱,上层塔什干柱,顶部为馏金穹顶,底层外墙砌花岗石,内部装修华丽。
(2).金门大酒店。1939年香港华侨租下这幢大楼,开设了全门大酒店,1958年改名为华侨饭店,现为金门大酒店。
(3).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4).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5).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6).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7).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8).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9).金门大酒店的精美建筑造型。
(10).《体育大厦.市体育总会》。(原西侨青年会).(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地址:南京西路150号。
西侨青年会大厦建于1932年,是近代上海西方侨民体育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与中西体育交流比赛最重要的场所。大楼作为上海近代史上最早、最现代化的复杂高层综合体建筑(包含有温水游泳池、蓝球馆、手球馆、保龄球馆、交谊大厅、宾馆等各种文体设施)。是近代建筑中复古主义与装饰主义相结合折衷风格的杰出代表。
(11).《体育大厦》的部分建筑造型。
(12).《体育大厦》的部分建筑造型。
(13).《体育大厦》的部分建筑造型。
(14).《体育大厦》的部分建筑造型。
(15)《体育大厦》内的体育健儿雕塑像。
(16)《体育大厦》内的体育健儿雕塑像。
(17)《体育大厦》内的体育健儿雕塑像。
(18)《体育大厦》内的体育健儿雕塑像。
(19)《体育大厦》内的体育健儿雕塑像。
(20).《国际饭店》(原四行储蓄会大楼)(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170号。
国际饭店由4家银行联合投资,于1934年竣工开业。面对当时的上海跑马厅,由匈牙利藉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全部建筑工程。大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度83.8米,它是当时全国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记录达半个世纪。由于当时楼高惊人,故有“仰观落帽”之说。
(21).《国际饭店》。
大楼建筑风格完全是当时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楼风格,外墙使用深褐色面砖,竖线条处理,顶部层层收进,显示出强烈的立体感。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底层至3层镶贴黑色花岗石,4层以上镶贴棕色泰山面砖。在第2、3层和14层以巨型园角玻璃镶贴,大楼总建筑面积15650平方米,但地基只有1176平方米。
(22).《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3).《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4).《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5).《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6).《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7).《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8).《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29).《国际饭店》中室内装饰富丽堂皇。
(30).《国际饭店》中上世纪30年代的布置,让旅客回忆起旧上海的十里洋场。

(31).《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325号。
这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是1933年由上海外商把持的跑马总会投资建成的俱乐部。马海洋行的设计赋予这个建筑有一个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外貌,而结构则已经是钢筋混凝土的,整个建筑沿着当时跑马的跑道一侧展开,是个长条形的4层楼房,沿跑道有看台,在建筑的北端树立起这个高53.3米的钟楼,作为它的标志。解放后改为上海图书馆,1996年图书馆迁至新址,改成上海美术馆。2012年底上海美术馆迁至中华艺术宫,现暂关闭。
(32).《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33).《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34).《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35).《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36).上海跑马总会大楼,外墙咖啡色面砖和花岗石块砌筑,顶部是钟楼。
(37).三至四层景观:三角形楣饰,墙上有精美花饰。
(38).底层至三层景观:底层表面以花岗岩砌筑,入口带有巴洛克风格。
(39).大楼钟楼侧面景观:钟面为罗马数字。
(40).西立面转角处景观:墙上有花岗石雕塑。
(41).大楼景观:三角形楣饰,墙上山花、雕塑。
(42).大楼西立面二楼有贯通的4根塔士干式柱廊。
(43).塔士干式柱廊,方形、圆形钢窗,花岗岩雕塑。
(44).三角形楣饰,花岗岩雕塑。
(45).圆形雕塑,墙上山花。
(46).《原飞星公司大楼》。(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702号。
该楼建于1917年,西班牙伊斯兰式与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立面三层均采用马蹄形连续拱柱廊构图。
(47).《原犹太人总会大楼》。(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722号。
该楼建于1911年,仿文艺复兴府邸式。主入口有双柱拱券门廊,两翼二层墙面后退,下为塔司干式券柱廊,上为大阳台,底层假石饰面,2层清水红砖墙,假石窗口,四坡红色平瓦屋面。
(48).主入口有双柱拱券门廊。
2.南京西路上的高级老公寓。
在1919年至1941年的20多年间,南京西路上由东向西落成了数十幢高级公寓:东莱大楼(1927年)、静安新村(1937年)、静安大楼(1931年)、同孚大楼(1936年)、德义大楼(1928年)、麦特赫斯脱大楼(今泰兴大楼)(1933年)、大华公寓(1932年)、中央公寓(1931年)、重华公寓(1939年)、花园公寓(1926年)、平安大楼(1925年)、安登别墅(1937年)、爱登公寓(今常德公寓)(1935年)等。
(1).《原同孚大楼.中国银行西区分行》。(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801号。
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大昌建筑公司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36年竣工。现代派风格。立面强调横线条处理。

(2).《德义大楼》。(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778号。
德义大楼是上海较早设单身宿舍的公寓大楼。克明洋行[英]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转角处2层窗口上有一花岗岩带饰,其上原有四座立雕人像,现已不存在。上部窗间墙,顶层窗口略后退,突出立面竖线条构图。

(3).《大华公寓》(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868-882号。
普益地产公司建造。陶达洋行[美]设计,创新建筑公司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32年建造。现代派风格。由前后四排多层公寓楼组成,弄堂口处设过街楼,立面简洁,窗下墙及檐部作白色宽带状横向构图,两端以褐色面砖作宽带状竖向构图,形成对比。

(4).《原麦德赫斯脱大楼》(现泰兴大楼)。(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934号。
新瑞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成,1934年竣工。现代派风格。立面中高两低对称造型,中间主体后退形成主入口前场;中间竖线条构图,两翼横线条构图。

(5).《原切尔西住宅》(现上海市少儿图书馆)。(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962号。

(6).原切尔西住宅外观。

(7).《静安别墅》。(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1025弄。
静安别墅原是潮州会馆的墓地,1926年由浙江富商张家购得这块地皮。1928-1932年建成。典型的新式里弄住宅,行列成布局,总弄和支弄垂直交叉,三层,砖墙瓦顶,装饰简洁,每单元均有小庭院、阳台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是银行职员的聚居地,一幢房子要几十根金条。
(8).静安别墅。
(9).静安别墅。
(10).静安别墅。
(11).静安别墅。
(12).《原旅沪德侨住宅》(现市政府外事办)。(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1418号。
该建筑1926年竣工,法国文艺复兴式,东西两楼风格一致,对称立面,中部层叠柱廊,底层塔司干式柱,2层爱奥尼式柱,3层科林斯式柱。
(13).《花园公寓》。(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1522弄。
里弄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前后4排,后3排均有独立花园,砖墙瓦顶,有老虎窗,入口饰山墙状门楣,两坡顶,山墙墙面露木构架。
(14).花园公寓.
(15).《东莱大楼》。
地址:南京西路577-587号。该楼建于1927年,6层,砖木结构。
(16).《平安大楼》。
地址:南京西路1189-1213号。
该大楼建于1925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七层。1939年美商雷华影片公司投资将大楼底层改建成平安大戏院。西班牙王国也在此设立过驻沪领事馆。现又将原平安大戏院和珠江饭店改做了西班牙ZARA的专卖店。
3.南京西路的老戏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南京西路陆续建起了一批影院,其中有名的有:大光明大戏院(1928年)、夏令匹克影戏院(1914年)、卡德大戏院(1917年)、平安大戏院(1932年)、美琪大戏院(1941年)。
(1).《原大光明大戏院》(现大光明电影院)。(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地址:南京西路216号。
大光明大戏院创办于1928年底,开张时,请梅兰芳、包天笑、严独鹤等名流揭幕,可谓轰动一时。可不到四年,因为放映丑化中国人形象的美国影片《不怕死》,引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影院卖座率一落千丈,终于在1931年11月宣告歇业。
1932年,英籍广东人卢根与美国国际抵押银公司经理组成联合电影公司,租赁大光明及其附近一带房产,用110万两白银,拆除旧屋,重建1万平方米的建筑,并聘请当时上海著名的外籍建筑师邬达克承担设计。通过一年的努力,不仅使这个为了追求商机而在黄金地带见缝插针的工程毫无拥挤、狭窄之感,还使其因时髦醒目的外观、豪华精美的内室环境以及舒适的观演条件而成为沪上最大最摩登的影戏院。观众厅分上下两层,共有2016个软席坐位(楼下1259座,楼上757座),并获得了“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

(2).大光明电影院豪华精美的内室环境。
(3).大光明电影院豪华精美的内室环境。
(4).大光明电影院豪华精美的内室环境。
(5).大光明电影院夜景。
(6).《美琪大戏院》。(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西路江宁路口,江宁路99号。
美琪大戏院建于1941年,当时定名“美琪”,原是取其“美伦美奂,琪玉无瑕”之意,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亚洲第一”。美琪大戏院典雅,独特的风格,融合现代与古典建筑美之精华。入口处圆形巨塔,气势磅礴。大型水晶吊灯灿烂缤纷。大、小两座灯光喷泉流光溢彩。青铜艺术雕塑造型典雅。观众休息大厅视觉富丽庄重,宏伟壮观。观众座位共1328座。
(7).美琪大戏院大堂。
(8).美琪大戏院大堂。
(9).美琪大戏院大堂。
(10).美琪大戏院青铜艺术雕塑造型典雅。
(11).美琪大戏院大型水晶吊灯。
(12).美琪大戏院二楼装饰。
(13).美琪大戏院二楼装饰。
(14).美琪大戏院剧场。
4.南京西路四大舞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南京西路上有四家舞厅:百乐门、新仙林、大都会、仙乐斯,合称上海的“四大舞厅”。
(1).《百乐门舞厅》。(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地址:南京西路与愚园路口,愚园路218号。
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70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娱乐场,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该娱乐场由杨锡缪建筑师设计,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建筑共三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最大的舞池计500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大舞池周围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舞厅全部启用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三楼为旅馆,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当舞客准备离场时,可以由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他代号,车夫可以从远处看到,而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
该娱乐场建成后,向社会招聘舞女,当时舞女的月收入高达三千至六千元,是普通职员的十倍以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拒绝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派人枪杀在舞厅内。1954年,由于“百乐门”亏空严重,而由政府接管,舞厅主建筑改为红都戏院,其他附属建筑则改建为商场。后又改为红都电影院。1990年6月11日,影院大门口的雨棚因年久失修倒塌,压死行人一名。改革开放后,百乐门又恢复了舞厅业务。
(2).百乐门舞厅中旧照片。
(3).百乐门舞厅中娱乐厅“桌球厅”。
(4).新仙林舞厅、大都会舞厅、仙乐斯舞厅。
今天的江宁路靠近南京西路的地方,相对而立着两座大型商场,梅龙镇和中信泰富。而当50多年前,这条马路两侧最著名的却是两家舞厅-新仙林和大都会。当时的上海舞厅大多数都是用的菲律宾乐队,1946年,中国吉美金大乐队在新仙林舞厅登场伴奏,可以说是华人乐队第一次进入上海的一流舞厅。
1934年圣诞节,房地产大亨新沙逊洋行的老板跷脚沙逊(因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过伤,走路时脚一跷一跷而得绰号)来到百乐门舞厅,服务小姐不认识他,又见是个跷脚,想必不是来跳舞的,于是就没搭理他,作为在上海滩能呼风唤雨的洋大享,岂能厌下这口气,于是转身回到公司,命令其助手立即在南京路最繁华地段新造一舞厅,把百乐门的气焰压下去,果然时不多久,在南京路临近跑马厅的西侧,就出现了一个“仙乐斯”舞厅,亦是霓虹灯铺天盖地,乐队和舞女的阵势一时超过了百乐门,算是沙逊板了一箭之仇。现这三个舞厅都已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