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脉就是命脉5

 剑舞彩涅磐人生 2014-09-28

                           21、肢体语言暴露内心世界

所谓的肢体语言是指人通过喜、怒、哀、乐、举手、投足等肢体动作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在肢体上的外在表现。据统计,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中,非语言性的占了70%!
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所以,关注谈话对象的肢体语言,是了解对方心理变化的重要手段。
眼神镇定毫不慌乱,说明对方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如果对方眼神迷离,不能长时间注视一个地方,说明对方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对解决问题毫无把握。
如果对方眼神犀利,说明对方心里正考虑着一件跟他个人关系极为密切的事情,最好不要打扰。 
如果对方眼神委靡,说明对方异常疲惫,懒于进取,最好不要触及他厌烦的话题,如果对方的两眼冒火,那就赶紧退避三舍,千万不要引火烧身。
从笑容中看出对方的内心。从肢体动作和姿势看出对方的意图。

                                 22、把话说到心坎上

最令人高兴有交谈是让大家听到,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就是你说的话能够让人听懂、引起听者的共鸣,能够说到对方的心里去。   
会说话的人在说话的时候特别注意对方的反应,尽量不说让对方“脸色一沉”、“眼睛一瞪”的话, 
 会说话的人能够用更温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尽量不用刻板生硬的话语传达自己的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要提反对意见、要拒绝他人、要提出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这种时候,直截了当的话语往往会给人留下不愉快的感觉,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路,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告诉对方我们的心里话。   
会说话的人知道话题内容的取舍,能够用最经济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一言不发,也不会滔滔不绝。  
会说话的人非常重视说话时的礼仪和面目表情,一个受人欢迎的说话者,他的发音基本正确,语速适中,话题新鲜而切合实际,语言风趣幽默,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优雅和谦逊,他的表情会随着自己说话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对方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也许我们不完全具备这些素质,但是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23、轻轻松松地打开话题(1)


怎么打开话题呢?投其所好,从别人和自己共同的兴趣点开始。
跟一个陌生的人在一起谈话,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影视作品、名人逸事、股市行情、健身美容等等,在对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也比较喜欢的话题,跟对方开始交流,就很容易谈到一起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争取你对所选话题的评价和对方基本一致,不然谈不了几句就会话不投机,并且你要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如果对方说的你懂,可以跟着对方的话题一路谈下去,如果不懂,可以采取仔细倾听、适时发问的方式来满足对方的倾诉欲,或者巧妙地转移到下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中去。
 主动自我介绍,给别人靠近你的机会。 
在公众场合,用别出心裁的开场白介绍自己,是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的一条捷径。很多名人都非常善于做自我介绍,他们或沉稳,或风趣,言谈举止间都能让人觉得他平易近人,值得信赖,从而为结交新朋友打下了基础。
恰当地运用媒介,拉近你和他人彼此间的距离。
和陌生人交谈,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距离,力求使双方的关系融洽起来,让双方很快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运用媒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大家都和东道主有关系,那就从东道主谈起,既然都是朋友的朋友,那么大家也是朋友了,这样一来,关系立刻就感觉近了。比如对方胸前佩戴着预防艾滋病组织标志“红丝带”,而我又是一个义务献血志愿者,那好,就从献血、防病和为社会献爱心谈起吧。有了媒介,我们很容易让彼此的心灵连在一起。 

                                  24、说话要把握分寸

一句话就可能决定一个机会,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在我们和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和精神状态,不要自顾自地高谈阔论:明明有人心情苦闷,我们却在人家身旁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明明有人刚刚再婚,我们却在人家身旁大谈蝎子尾巴马蜂针,最毒不过后娘心;明明有人刚刚被免了职,我们却在人家身边放声高唱:天地之间有杆秤,大秤砣是老百姓…… 
怎样才能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呢?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三思而后说”。在交际场合,我们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在倾听的同时开动脑筋,考虑好怎样回答比较得体。其次,我们要熟知一些谈话的禁忌,避免造成尴尬,如在西方,女士的年龄是不应该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方的健康状况、家庭财产、个人的不幸是比较敏感的,对方单位的“秘闻”、关于其他人的流言蜚语最好也不要讨论,在有女士的环境里,最好不要讲荤笑话。第三,要注意谈话对象的整体素质,最好谈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谈话成了一言堂,或者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后说到分道扬镳为止。
简而言之,把握好说话分寸要有三个前提,一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二是要清楚地知道对方是谁,三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三个前提做好了,把握说话的分寸就容易多了。

                                  25、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
我们有时候要请求别人允许或帮助我们做某一件事,在提出请求的时候,你可以把要求提的高一些,然后再降下来,这样,你先让对方在“热水”里泡一下,他就会认可“温水”了。
我们经常要做一些让别人感到不高兴的事,比如让下属换一个不太理想的工作岗位,比如准备给员工降薪,这些事都关系着别人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会使事情陷入僵局,弄得里外不是人。如果合理地运用“冷热水效应”,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有一家公司的盈利大幅度下降,要想保住公司不倒闭,就必须节约开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降低所有领导和员工的薪水。
公司的总经理为了这件事情伤透了脑筋,他首先担心的是大家不接受降薪方案,其次又怕降薪导致核心员工的远走高飞。
思忖良久,他采取了两步走的办法,首先,他通过各部门的联席会和职工大会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难,并暗示有可能对公司进行裁员。这下大家心里都不踏实了,都在琢磨:自己要是被裁掉了可怎么办呢?
等了一段时间,总经理再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提前告诉大家,有重要的事情宣布,这下大家心里更发毛了——肯定是要宣布下岗工人名单啊!里面可千万不要有自己的名字啊!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大家来到了会议室。 
总经理告诉大家:虽然公司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考虑到大家都是一起打拼过来的,对企业有功。所以实在不忍心让大家离开,可公司目前负担很重,强撑下去,最终也会被拖垮,导致大家都丢了饭碗。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公司高层决定一个员工也不辞退,而是全体降薪,共度难关。当然,如果不同意降薪,可以选择离开,公司还会为他保留一段时间的职位,万一出去不如意,还可以回来继续工作。这时大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大家对总经理的计划都深表理解和支持,总经理打一个漂亮的降薪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