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城县泰山行宫

 道场所志 2014-09-30
        虞城县泰山行宫位于虞城县城郊乡田庙村,始建于西汉朝,据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原有殿堂、房舍百余间、碑记二十余处。文革期间,多处房舍、古碑等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历代后人多年修善,基本恢复了原状,并从宫内陆下2米深处发掘石碑六通和雪花鸡血石门枕一对,经查证乃西汉、唐、宋、元、明、清六代数次重修时所立。碑文记载:西汉前206-公元23年,此处原有道教神庙一座,名为《泰山行宫》,虽历经沧桑,但文字清晰可辨,极具考古价值。目前,泰山行宫已被市、县民族宗教局确定为“虞城县道教协会基地”、“虞城县道教活动场所”、“商丘市社会民间组织团体先进单位”。
      泰山行宫庙宇占地五十余亩,基建于黄土岗之上。其山门宏伟壮观,金刚神塑屹立两侧,威风凛凛。整体布局为古建四合大院,并分为前、中、后三节院落,三座大殿及东西厢房內塑有神像108尊,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庙外四周林木参天,绿荫掩映,景色宜人,方圆数百里久负盛名。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祭祀之日,香客络绎不绝,院内人流如潮,香烟缭绕如云。每年四月初一逢会时,商贾云集,社戏连台,庙院周围九条大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公元一九三四年,泰山行宫,由当地名士张瑞林、杨中之两位先生将这座千年古庙改建为“学堂“,冠名为“田庙学堂”(后更名为“田庙学校”),育人施教六十七载。据考证:该学校人才辈出,业绩辉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该学校及房舍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2000年8月,新建学校建成搬迁后,此处仅留旧址。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自2001年开始,四方民众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义务出工,修殿堂,塑神像,缮房舍,美院貌,使千年古庙焕发了新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