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词话考述

 百城主人 2014-09-30
作者: 谭新红
ISBN: 9787307072664, 7307072661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9-01
定价: ¥64.00
  0.00
还没有人评价过此书
非常喜欢   0.0%
喜欢   0.0%
还行   0.0%
不喜欢   0.0%
很不喜欢   0.0%

>>写书评

在线阅读:
内容提要:
《清词话考述》是系统论述清人词话的专著,为研究清代词话做学术上的导引。首先,正本清源,系统梳理了《词话丛编》所收清人词话的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和内容特色,让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每种词话的来龙去脉和优劣得失。其次是拾遗补佚,全面清理了清人词话的存佚情况,让我们对清人词话的整体面貌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谭新红,1970年12月生,湖北省建始县人。1988年9月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200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回湖北省建始一中任教4年。1996年9月再入湖大,师从王兆鹏教授研习唐宋文学。1999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专业,师从吴熊和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后至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1年。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词学。曾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武汉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几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上编
《词话丛编>所收清词话考述
1.贺裳《皱水轩词筌》
2.王士祯《花草蒙拾》
3.邹祗谟《远志斋词衷》
4.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5.沈谦《填词杂说》
6.彭孙通《金粟词话》
7.李渔《窥词管见》
8.王又华《古今词论》
9.毛奇龄《西河词话》
10.沈雄、江尚质《古今词话》
11.先著、程洪《词洁辑评》
12.王奕清《历代词话》
13.田同之《西圃词说》
14.许昂霄《词综偶评》
15.查札《铜鼓书堂词话》
16.李调元《雨村词话》
17.毛大瀛《戏鸥居词话》
18.焦循《雕菰楼词话》
19.张惠言《张惠言论词》
20.黄苏《蓼园词评》
21.冯金伯《词苑萃编》
22.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23.郭磨《灵芬馆词话》
24.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25.宋翔凤《乐府余论》
26.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
27.孙兆淮《片玉山房词话》
28.叶申芗《本事词》
29.陆蓥《问花楼词话》
30.邓廷桢《双砚斋词话》
31.谢元淮《填词浅说》
32.孙麟趾《词径》
33.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
34.钱裴仲《雨花庵词话》
35.江顺诒《词学集成》
36.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
37.刘熙载《词概》
38.陈廷焯《词坛丛话》
39.杜文澜《憩园词话》
40.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41.冯煦《蒿庵论词》
4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43.沈祥龙《论词随笔》
44.谭献《复堂词话》
45.胡元仪《词旨畅》二卷
46.沈曾植《菌阁琐谈》
47.胡薇元《岁寒居词话》
48.李佳继昌《左庵词话》
49.张祥龄《词论》
50.李宝嘉《南亭词话》
51.陈锐《袌碧斋词话》
52.张德瀛《词征》
53.徐珂《近词丛话》
54.王国维《人间词话》
55.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
56.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57.王闽运《湘绮楼评词》
58.郑文焯撰、龙榆生辑《大鹤山人词话》
59.朱祖谋撰、龙榆生辑《疆村老人评词》
60.潘飞声《粤词雅》
61.况周颐《玉楱述雅》
62.况周颐《蕙风词话》
63.蒋兆兰《词说》
64.陈洵《海绡说词》
65.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
66.夏敬观《忍古楼词话》(即《映庵词话》)
67.周曾锦《卧庐词话》
68.蔡桢《柯亭词论》
69.陈匪石《声执》

下编
一、《词话丛编》未收清词话经眼录
1.毛先舒《词辩坻》
2.毛先舒《鸾情词话》
3.毛先舒《填词名解》
4.范柽、周采《诗学鸿裁》
5.邹祗谟、王士祯辑《倚声词话》
6.董以宁《蓉渡词话》
7.金圣叹《唱经堂批欧阳永叔词十二首
8.《香严斋词话》评龚鼎孳词
9.《棠村词话》评梁清标词
10.朱彝尊《曝书亭词话》
11.曹禾《珂雪词话》评曹贞吉词
12.《咏物词评》评曹贞吉词
13.《怀古词评》评曹贞吉词
14.吴宝崖《浣雪词话》评毛际可词
15.夏基《隐居放言》
16.《菊庄词话》评徐釚词
17.《柳烟词评》评郑景会词
18.《锦瑟词话》评汪懋麟词
19.王晫《兰思词话》
20.洪昇《兰思词评》
21.王晫《吴山草堂词话》
22.卓回《词汇缘起》
23.张星耀《词论》
24.徐喈凤《荫绿轩词证》
25.蒋景祁《名家词话》
26.蒋景祁《刻(瑶华集)述》
27.徐釚、周在浚《词苑丛谈》
28.徐釚《南州草堂词话》
29.许田《屏山词话》
30.卓长龄《羡门臆说》
31.沈雄《柳塘词话》
32.王士祯、郑方坤《五代诗话》
二、仅被征引之清代词话
三、清词话待访书目
四、被误当作词话而非词话者
五、被前人征引为词话而非有是书者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清代词学与清词并时而起,且独具规模,门类周备,开宗立派,各辟门户,两者相辅而行,同臻于盛。清人词话,是清代词学重要的一翼。唐圭璋先生1986年版的《词话丛编》,凡收清人词话六十余种,占全编八十五种的绝大部分。《例言》中说到尚有九种仅知其名而未得寓目,另有新辑稿本多种,今后再谋续刊。据有人统计,存世清人词话,或许不下于一百二十种。可广为访求,以睹其秘。最近看到报道,新的《词话丛编续编》编辑就绪,即将出版。这就可以实现唐先生二十多年前的宿愿了。
  清人词话丰富多彩,内容很广。议论、纪事、品藻三者之外,声律乐理,古今韵部,考辨举证,版本校勘,细大不捐,都有涉及。而论词主旨与词风评判,自然是一些名家词话的中心。从康熙间朱彝尊崇尚雅词,瓣香白石,小令主北宋,慢词主南宋;嘉、道时代张惠言、周济推尊词体,力主风雅比兴,尤重寄托;光绪庚子以后,王鹏运、况周颐标举重、拙、大与声律气格,直到王国维融会中西,以境界论词,词学进入近代的学术视野,有清三百年词学观念的演进与词风的嬗变,就在诸家词论词话中相继展开。
书摘:
  抑南宋扬北宋,欲立宗派之言,故语多偏激,况周颐即批评道:“周保绪济止庵集《宋四家词序》以近世为词者,推南宋为正宗,姜、张为山斗,域于其至近者为不然。其持论介余同异之间。张诚不足为山斗,得谓南宋非正宗耶。”①
  示人途径后,还须教人词法,是书多有涉及词笔词法及词韵之语,如其论词笔云:“词笔不外顺逆反正,尤妙在复在脱。复处无垂不缩,故脱处如望海上三山妙发。”论词韵云:“阳声字多则沈顿,阴声字多则激昂。重阳间一阴,则柔而不靡;重阴间一阳,则高而不危。”论词的押韵特点颇为精到,此外如对词的四声、双声叠韵、换头煞尾等皆有论述。常派开山张惠言论词标立意为本,协律为末,周济则甚重视音律。潘祖荫《宋四家词选序》云周济曾作有论调一书,以婉、涩、高、平四品分之,惜未知藏所。周济论音律主要体现于《词调选集序》及《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
  周济论词,影响甚巨,近人陈匪石对其评价颇为精当,其《声执》卷下云:
  周氏之造述,更有进于张氏者。《词辨》所附之论词杂着,《宋四家词选》之叙与论及眉评,皆指示作词之法,并评论两宋各家之得失,示人以入手之门,及深造之道。清季王半塘为一代宗匠,即有得于周氏之途径者。其‘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二语,尤为不二之法门。

我来评论这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