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arrett食管的胃镜表现和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哪些

 白龙书屋 2014-10-01

Barrett食管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来诊断。

    Barrett食管的内镜下形态有三型:

    全周型: 病变粘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与胃黏膜无明显界限,其游离缘距食管下括约肌3cm以上。

     岛型:齿状线处1cm以上出现斑片状红色粘膜或红色粘膜内残留岛状灰白色粘膜。

     舌型:与齿状线相连,伸向食管呈舌形或半岛状,在我国,全周型发病率为22.58%,岛状56.81%,舌型21.08%。

       Barrett食管根据内镜下长度分类分为长段BE(long segment Barrett esophagus, LSBE)和短BE(short segment Barrett esophagus, SSBE)两种类型。长段BE指粉红色粘膜病变累及全周,并且长度>3cm,未累及全周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3cm的为短段BE。LSBE发病率为21.81%,SSBE为78.19%。LSBE比SSBE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食管下端蠕动功能低,食管下端Ph更低、反酸强度更强,合并症要多,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也多。据研究上皮演变为异型增生的发病率在长段BE为19%~24%,而在短段BE为8~12%,但是短段BE与长段BE之间以及长短段BE与食管腺癌之间有何演变关系尚无法确定。

      病理组织学分型:

       Barrett食管组织学分型:

      胃底型:可以见到主细胞和壁细胞;

      贲门型:有胃小凹和粘液腺,但无主细胞和壁细胞。

      特殊型肠化生型:不完全小肠或结肠表型,表面有绒毛和隐窝,杯状细胞是其特征性细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