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烹饪技法(二十八)

 隐士的书屋 2014-10-01
烹饪技法(二十八)——熘(七)
糟熘:糟熘与滑熘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在调味汁中必须加入白糟或红糟汁。

定义:将加工成片、丁、丝的鲜嫩无骨的原料进行基本性调味,上蛋清浆,热锅温油滑开,另起锅倒入兑好的白糟或红糟调味汁,迅速翻炒均匀的一种方法。

特点:质地柔软滑嫩,色泽洁白或殷红,糟香浓郁。

操作要点:

1、原料一定要切的薄厚、粗细、大小一致;

2、滑油时要热锅温油,锅要7—8成热,油要3—4成热;

3、芡汁的多少和浓度要适宜,兑入适当的白糟或红糟汁,与菜肴原料要恰当,略有汤汁。

代表菜:

烹饪技法(二十八)——熘(七)

糟熘鱼片(闽菜,红糟)

主料: 鲻鱼 125克

辅料: 木耳(水发) 15克 鸡蛋清 25克 淀粉(蚕豆) 5克

调料: 香糟 20克 白砂糖 10克 姜汁 5克 盐 1克 猪油(炼制) 30克 各适量

糟熘鱼片的做法:

1. 将鲻鱼宰杀治净片取鱼肉用凉水泡2 小时(使肉质嫩白),捞出沥去水;

2. 将沥水的鱼肉坡着刀片切成2.6 厘米见方,0.17 厘米厚的片;

3. 将鱼肉片用鸡蛋清、湿淀粉抓匀浆好;

4. 将炒锅置于微火上,倒入熟猪油烧到四成热时即刚一起白泡时,把鱼片逐片下入锅里,用筷子拨散,勿使粘在一起,滑到五六成熟,倒入漏勺里沥去油;

5. 水发木耳放在开水里烫一下,捞出后散放在汤盘里;

6. 把鸡汤、姜汁、精盐和白糖等一起放入汤勺里,用旺火烧开后,下入鱼片,撇去浮沫,倒进香糟酒;

7. 接着把湿淀粉4克用5克水调匀,慢慢地淋入汤里,使淀粉汁与汤混合均匀;

8. 然后,沿着勺边先淋入熟猪油5克,翻勺后再淋入熟猪油5克,倒在盛木耳的汤盘里即成。

烹饪技法(二十八)——熘(七)

糟熘三白(京菜,白糟)

[主料辅料]

熟鸭脯肉75克、味精2.5克、熟鸭掌75克、鸡鸭汤100克、生鸭肝150克、湿淀粉20克、白糖7克、香槽卤50克、精盐0.5克、葱姜油50克

[烹制方法]

1.熟鸭肉片成7厘米长、3.5厘米宽、0.3厘米厚的薄片。熟鸭掌腕部切去,只用脱骨的掌部。选择白色的鸭肝片成0.2厘米厚的薄片。

2.将切好的鸭肉、鸭掌和鸭肝分别用开水余一下。鸭肝再用清水洗净。

3.将鸡鸭汤、香糟卤、白糖、精盐、味精放入炒锅内烧开,下鸭肉、鸭掌,上面放鸭肝,待汤烧开后,撇净浮沫,淋入调稀的湿淀粉勾芡。然后,先从炒锅四边淋入一半葱姜油,再颠动炒锅,使鸭肉鸭掌面朝上、浇上另一半葱姜油即好。

[工艺关键]

1.葱姜油:鸭油50克,加葱丝、姜片各10克熬成。

2.必须用鸡鸭鲜浓汤,以增加三白的鲜味。

3.香糟卤在汤烧开后再放入,保持香味浓郁。

4.勾芡时,用稀薄的湿淀粉,勾二流芡。

[风味特点]

“糟熘三白”起源于山东。清朝时期,山东厨师取用鸡肉、鱼肉、冬笋,以鸡汤、香糟卤等调味制成一道糟味浓郁、独具特色的菜肴。因它取用于三种白色肉食和香糟制成,故名“糟熘三白。”后来山东厨师纷纷入京,此菜使在北京出现。因北京填鸭闻名于世,改用鸭脯肉片,鸭掌掌心,白色鸭肝,槽熘而成,仍称“糟熘三白”,现已成为北京许多著名菜馆的拿手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